• 8

台灣是不是沒甚麼人用JBL的監聽喇叭


Kenai Tier 3 wrote:
二音路最佳聆聽距離、喇叭距離耳朵:4"=1.2m(最小0.3m)、5"=1.3m(最小0.5m)、6.5"=1.4m(最小0.7m)。(恕刪)


4" 應該是 4 inch, 大概就10公分, 我知道樓主是指4 feet.
godjula wrote:
4" 應該是 4 inch, 大概就10公分, 我知道樓主是指4 feet.

我想 Kenai Tier 3 大說的這個 4" 5" 6" 應該是指監聽喇叭低音單體的尺寸.

所以若監聽喇叭的低音單體是 4", 那麼聆聽距離最小是 0.3m, 最佳為 1.2m.
godjula wrote:4" 應該是 4 inch, 大概就10公分, 我知道樓主是指4 feet.

不好意思我沒說明清楚、我指的是喇叭低音單體的尺寸。
正確的說法為您樓下Puff Daddy兄所述。

Puff Daddy wrote:我想 Kenai Tier 3 大說的這個 4" 5" 6" 應該是指監聽喇叭低音單體的尺寸.所以若監聽喇叭的低音單體是 4", 那麼聆聽距離最小是 0.3m, 最佳為 1.2m.


是的,感謝幫忙說明。

============================================================

基本上Neumann、Genelec及ME Geithain這類負責任的廠商在說明書上都會註明適合的聆聽距離與設置時的注意事項。
以5"為例,參考Genelec 8030跟Neumann KH120a的說明書:
 1.建議最佳聆聽距離是1.3m (8030),也就說兩個喇叭跟聆聽者需呈一個邊長為1.3m的正三角形。
 2.背面離牆最佳為0.05m~1m(越近越好)或2.2m以上(Neumann是0.8m以下、2m以上),前方與左右離牆至少1m,離地約1.2~1.4m。
 3.建議聆聽位置在房間的中央軸線上,意即聆聽者左右兩邊距離牆面為等長。
 4.若房間為長方形,建議聆聽位置設置在房間的前三分之一處。
 5.Neumann有特別說明若前方有螢幕的話,最好是將喇叭擺放至高於螢幕的位置,但建議不要超過俯角15度(=聽者的仰角15度內)。
光這幾樣就搞死房間不大的人了,等於至少要準備2.7m×3.6m的空間;更不用講還要依環境調整EQ:
 6.喇叭背靠牆Bass要Cut掉(8030 -6dB / KH120a -2.5~5dB),架在書桌後方也要Cut (8030 Bass -2dB / KH120a Low-Mid -1.5~3dB),
KH120a有另外針對靠牆角再追加Bass -7.5dB、Low-Mid -1.5dB。

對於聆聽距離的建議可參考Genelec這篇舊的PDF:
https://www.genelec.com/documents/other/Step-by-Step_Int.pdf
雖然這是他們家喇叭的測試數值,但我覺得這個數字±0.1m應該就可以運用在其他家上面。
因為比對過Neumann的說明書後覺得差不多:Min=0.75m、Recommended=1~2m、Max=4m。

買監聽喇叭記住不要把它們丟到電腦桌上就沒事了,記得參考說明書做簡易的環境與喇叭EQ調整。
不過也有像ADAM這類說明書上甚麼都沒寫的廠商就是了...
原來是4" 是指喇叭單體尺寸, 會錯意了, 真是不好意思.

目前是使用 JBL 305, 當作多媒體喇叭是完全沒問題的, 雖然有很多的進步空間不過以他的價位, 表現算是物有所值. 下次來試試看享有盛名許久的Genelec 好了.
godjula wrote:
(恕刪)
下次來試試看享有盛名許久的Genelec 好了.

身為前8030B使用者、建議您若沒有要製作音樂的話Genelec可以跳過去,
"我認為"音色並不會聽起來讓人覺得"好聽"。
要好聽的話可以找ADAM或同一個系統的EVE、HEDD...等廠牌。
如果一定要買Genelec、那可以考慮它們專門為家庭用戶推出的G系列。

=====================================================

題外話、可能有不少人認為監聽喇叭的特色就是還原度高、高傳真,
但其實就算是監聽喇叭、各廠牌都還是各有特徵,
沒有一定說百分之百透過監聽喇叭聽到的就是真實的音色。
我認為監聽喇叭是提供相對Flat的頻率曲線讓音樂製作者在錄音/後製時有一個相對可靠的調整依據,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Yamaha NS-10M,難聽得要死、卻是過往大小錄音室必備喇叭,
因為只要製作出的音樂在NS-10M上聽起來不錯的話、那在其他喇叭絕對會很好聽...
我的愛將,JBL Charge 2+到現在開聲,真的還是令人著迷,它雖然定位行動藍牙音響,但它的聲音真的很監聽喇叭的聲音,最近聽周杰倫的音樂,都可以聽到他每個時期唱出來的感覺,真的很可怕!
飄渺般淡去的回憶 wrote:
如題我PO JBL的...(恕刪)
這類小型主動喇叭
只能算是做工好些、耐用些
會場mixer外接"監聽"現場聲音用罷了

跟真正的音樂、劇院後製正統"監聽喇叭"
差很多
描述喇叭指向特性的圖有不少種類,不止2D/3D的極性圖、等高線圖、離軸頻響圖、指向性指數頻響圖,由於沒有原始測量檔案和軟體以輸出相同的圖樣做比較,看到不同的產品用不同的圖樣時,你只能在腦裡做轉換比較,越是不了解圖的意義越容易誤判那個更好那個更差。

不是全指向(無指向/恆定指向)才叫擴散性好,優化的指向性可能更適合多數人,這是不論娛樂用途還是專業用途。這裡有不少對指向性的誤解、對娛樂用專業用的誤解、對要不要toe-in的誤解。JBL M2那張~10 kHz 60度的圖跟無指向根本搭不上邊,監聽用途以低性能的喇叭來模擬普弱的娛樂級家用喇叭可能適得其反。

Genelec JBL(pro) Neumann都用上波導(ADAM後來的產品也有),企圖在自由(360度)和限制(高靈敏度號角)之間尋求甜蜜點,也就是受控制的、優化的的指向性。不過不論喇叭有沒有用上波導,在單體的大小與排列、音路的多少、分音設計、音箱的尺寸與外形設計等方面下苦工,才(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成果。

真和美是可以並存的,就像美女可以同時擁有魔鬼身材和天使臉孔,沒有見識過才會以為只能二擇一。
vicence wrote:
跟真正的音樂、劇院後製正統"監聽喇叭"
差很多

冒昧請教您提到的音樂、劇院後製正統監聽喇叭是哪些型號?
其中是否有價格是一般業餘音樂工作者負擔得起、大概在6000美元以內者?

網路上看過一些大中小各類錄音室,有些世界級的混音師私人工作室也多是用一些耳熟能詳的小喇叭,
例如我前面貼過的村上輝生就只用5吋的JBL 705P: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804599&p=3#73363541

------------------------------------------------------------------

Levelzero wrote:
這裡有不少對指向性的誤解、對娛樂用專業用的誤解、對要不要toe-in的誤解。

不曉得您是否方便為有誤解的人指點一下如何正確地看待:指向性、娛樂用專業用、擺放角度等知識?

Levelzero wrote:
JBL M2那張10 kHz ~60度的圖跟無指向跟本搭不上邊

那請教您如何解讀那張圖?

Levelzero wrote:
真和美是可以並存的,就像美女可以同時擁有魔鬼身材和天使臉孔,沒有見識過才會以為只能二擇一。

不知您是否願意分享您所提到真美並存的監聽喇叭有哪些?
而那些型號中又有多少的價格是一般業餘音樂工作者負擔得起、大概在6000美元以內?



低音尺寸5吋跟12吋的差別,音質當然差很大...
嚐到甜頭後,你應該會有動力想要升級到15吋低音,哈哈


BOA0803 wrote:
小弟我去年底買了一...(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