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環繞擴大機聽雙聲道音樂的迷思

QUAD606 wrote:
環繞擴大機對於錄音現場的還原比較不是重點,而是多聲道聲音的效果展現,是否高傳真不是重點,震撼度才是重點

難道沒有環擴是走高傳真路線的嗎?trinnov算不算?
我相信應該有少數玩家會建構專聽音樂而沒看電影的Hi-end 多聲道系統,市場上應該也有相對應的產品?或者這類用家都是訂做器材?
Levelzero wrote:
殘酷的現實是這樣,這些人對音質的評論僅止於個人對音質的想像、偏見或偏好而已。

不知道這是不是受音響20要的影響,音響20要中的第一要就是音質,但最後還是沒有定義出到底什麼是音質,而是說『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音質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這等於沒有定義,最後變成大家各自的心證、口味與偏好。

然後我認為大多數人所謂的音質,其實是一種失真的音染,像我個人喜歡有金屬光澤般的聲音質感,但若原本的錄音或現場並聽不出這種質感,系統卻把所有的錄音都播放出這種質感,應該就是失真了。

ps.我不是說失真不好,畢竟有許多人反而偏好失真的聲音(而且真實的聲音不見得好聽),只是想提醒大家,不要把某些聲音的質感誤以為是高傳真。
現在隨著ar沉浸體驗的普遍,新的立體空間效果的音樂也會越來越多,用環擴比較有適應的空間。
個人淺見,傳統音樂當初編曲與混音不是設計成5.1的模式,所以播放時是用模擬的,像madonna,lady gaga...原本就是設計5.1甚至9.1,實際效果就不錯。
音質評價不同於個人的音質偏好,是嚴肅而且嚴謹的事,音響迷不應該以為買音響玩音響會送音質評價的的能力、買的音響越貴送的音質評價能力越高。音響20要是這幾天才惡補的,一些專業機構如歐洲廣播聯盟、國際電信連盟的建議書或說明文件也是很好的學習參考。

就算只看音響20要,把自己在意的項目「加分極大化」、不在意的項目「扣分極小化」是人性面難克服的事,使得見樹不見林的評價比有意義的評價還常見。

再來的亂象是「用臆測代替做功課」,未審就先判定超低音喇叭和環擴就是為了誇大的聲音效果而生。事實是什麼,只要不加掛DSP、亂調超低音喇叭、亂搞音響系統,音效誇大還是不誇大是跟導演或負責聲音的主事者的意圖有關,而不是由擴大機在譯碼後才加料。也就是說「忠於原始錄音的目標是一樣的」。
ldw406 wrote:
不知道這是不是受音響20要的影響,音響20要中的第一要就是音質,但最後還是沒有定義出到底什麼是音質,而是說『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音質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這等於沒有定義,最後變成大家各自的心證、口味與偏好...(恕刪)
Levelzero wrote:
音質評價不同於個人的...(恕刪)

請教Levelzero大,若有對音響一竅不通的新手(或者像我這種自以為有些經驗,但其實連很多基礎都不懂的人)想買一套音響,您會建議他如何評價音響的音質?先請他看歐洲廣播聯盟...等組織的文件嗎?(要先看哪一份?文件名稱是?)英文不佳者,可以先看哪些中文資料?
路過

https://blog.xuite.net/thxisf/twblog/539232878-%E4%B8%BB%E8%A7%80%E8%81%BD%E6%84%9F%E6%B8%AC%E9%87%8F%2F%E8%A9%95%E5%83%B9+%E4%B9%8B+%E5%8F%AF%E8%AE%8A%E5%9B%A0%E7%B4%A0%28%E5%AD%90%29%E6%8E%A7%E5%88%B6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thxman.tw wrote:
路過https://...(恕刪)

這些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實務上做不到,所以選購音響時,除了看一些規格與認證,還是只能靠主觀聽感和口碑(行銷)瞎子摸象
音響迷何苦為難音響迷,當然不會建議新手學這個學那個才好入門。新手只要認清楚音質評價不是靠文筆和吹牛皮的本事,能看得清網路世界什麼可信、什麼不可信,就能少踩幾次雷了。

不過好像不給個什麼建議,就變成說屁話,一點建設性都沒有。我的建議是玩音響想要玩得比較輕鬆一點,先從挑喇叭開始。喇叭有對擴大機驅動力需求低的類型、有對空間聲學處理需求低的類型、也有對前述兩樣需求都低的類型,挑中不會因為吃不好住不好就鬧脾氣的類型,就能少掉許多折騰。要找到這樣的喇叭,看數據和實際試聽都成,試聽也不難,不同的器材搭配、在不同的環境都有一定水準的表現就是了。
ldw406 wrote:
這些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實務上做不到,所以選購音響時,除了看一些規格與認證,還是只能靠主觀聽感和口碑(行銷)瞎子摸象


ldw406 兄

呵,您會錯意了。

您將 Levelzero 兄近來幾串對您等較淺白述知文再讀一讀,思索思索,後再尋余所及,洞察本質,深思深思,或/應 能思過半矣。
理性與感性 科學與藝術 https://thxisf.pixnet.net/blog
不是想為難人啦,是真的希望有一些容易實行的原則供知識經驗不足者參考。

Levelzero wrote:
我的建議是玩音響想要玩得比較輕鬆一點,先從挑喇叭開始。喇叭有對擴大機驅動力需求低的類型、有對空間聲學處理需求低的類型、也有對前述兩樣需求都低的類型,挑中不會因為吃不好住不好就鬧脾氣的類型,就能少掉許多折騰。要找到這樣的喇叭,看數據和實際試聽都成,試聽也不難,不同的器材搭配、在不同的環境都有一定水準的表現就是了。

筆記筆記,以後我也這樣去建議新手

這樣子的話,某些針對宅錄的主動式喇叭(如jbl 305p)應該滿適合新手的,連挑擴大機的麻煩都免了。不過缺點是要升級時得整組換掉。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