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數位串流的高速公路 SG-200-08 開箱

Bear4212 wrote:
我也順便再告訴你~~~是不是同一個人寫的對你人生重要嗎??對你薪水重要嗎??對你家庭重要嗎??加持 我也說過...我為何不PO在網路版....
1.因為我不是網路專業從業人員
2.這台交換器如上述專家也說了他不是CISCO的主力系列你當它是家用器材又何仿..況且他裝在家庭環境不是機房~~ok
3.既然是音響用的,我不想去踩各位專業領域的紅線所以我PO在音響版

我整篇開箱文就只一個目的,告訴玩音響數位串流的網友們,一台2000元台幣的CISCO小HUB,效能上也還不賴~~~就這樣,我甚至沒有提到2000元台幣能買到他內建的那些網管功能等等.....因為那不是我的目的,如果你認為你在網路是個專業者,那你應該在這音響版該做的是教導廣大的音響新手們如何把家用區域網路給加架好,讓音響數位串流可以更穩定更順暢......加持


1) 『是不同一個人寫的』重不重要? 你似乎很在意,連人生、薪水、家庭一個一個都提進來。

2) 不曉得你是不是搞混了,我做過MIXER,網路另有專家,我充其量也只上過CCNA課程。

3) 如果AA是某某專業、就應該教新手某某專業! 這句話有2個不合理處,一是你認定的事情可以己去,但您做了嗎? 您是『電視台系統工程』,是否在網路上教過新手『電視台系統工程』? 是否在網路上教授電視台系統工程? 二是你自己願意做的事,可能去要求/限制別人去執行?

你熱心開箱原意很好、小弟對你在聲音上形容也沒有提出任何意見。我進這主題是勸ChaoCheng兄別進入理性與感性之爭,沒錯吧?

###############################################################

若要說對你這主題內容有興趣的,也只有換了HUB傳輸速度可以有3~5倍那麼大的轉變的那段;我自己是幾年前把100m的HUB全換成G級,速度提升是合理。同樣G級換G級有3~5倍的升級、而且才2千多台幣,是讓人很動心。還好,下午自己試了一下,我的便宜HUB傳輸也不差,就打消了念頭。
原來您是在跟一台快壽終正寢的HUB速度計較啊~~~~,你現在可以跑半馬不代表20年後還可以吧!!人都會老...器材也會老.....更何況我說過,便宜的家用器材10GB~15分.....說真的啦!!我還沒換器材以前也以為這是正常速度,而現在只不過是回歸正常表現不是嗎?這更證明~~~之前的HUB已經快差不多囉!!

這台是小弟退役的老HUB



typist wrote:
1) 『是不同一個...(恕刪)

typist wrote:
1) 『是不同一個人...(恕刪)

這裡快被一些人弄成發燒神壇區了

Bear4212 wrote:
原來您是在跟一台快...(恕刪)


你嚇到我了。你是說我2017年底才買的i5 7400幾年後會變成celeron G4600? 如果你要說現在的i5 7400只有5年後新celeron的效能,我是相信的,但要說5年後變成Celeron G4600,我就無法接受了。

#####################################################################

我進這主題是勸ChaoCheng兄別進入理性與感性之爭。怎你著眼點會轉變到:把生物與機器混為一談!!
我也覺得蠻怪的~~~平時這些人都沒在開箱文的甚至沒PO任何文的紀錄,但斯乎習慣到各版找人討戰~~你不想跟他們戰他還會賴著不走 不知道是不是跟最近台灣電腦慘業的處境有關~~~~


ABONBOMB wrote:
這裡快被一些人弄成...(恕刪)

網路設備大廠都在做專業的音響 NAS 了。網路設備影不影響音質,這算不算解答?
參考文獻如下:
http://blog.xuite.net/auster.lai/twblog/123090719-USB%E9%9D%9E%E5%90%8C%E6%AD%A5%E5%82%B3%E8%BC%B8+%28Asynchronous+USB%29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210

樓主提供一些經驗值給大家分享。給大家經驗交流。
不同領域的專業,請提供專業上的正確知識,但也請尊重其他領域的專業。這又不是政論節目。
就算是绔領域有雙學位的博士們,也請收起專業的傲慢。除非,你能寫出論文說服自身專業領域的專家們。

先說,我是讀森林的,自然資源管理的,不是學電子的或材料科學的。
但自認國中物理當初讀的算不錯,最少有及格。
電路傳送過程中的介質材料,或數位資訊如果掉訊號,都會影響聲音的還原度。這個知識不知對不對?

不管類比,還是數位訊號,電阻、干擾雜訊與掉訊號,對想傳送的東西,是不是都是有影響的?

為什麼買數位串流音響設備時,說明書中常出現一個資訊,就是建議使用者如果要播放高音質檔,請使用有線的網路?

為什麼,賣DAC的廠家都宣導,有使用USB非同步傳輸 (Asynchronous USB)就是比沒使用的來的好?

為什麼高級的,非常貴的音響設備,要講究使用電源品質?

為什麼飛機起降時,不准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

可否請做網路、電信設備的人,請告訴大家,線路材質會不會影響傳送速度與訊號品質?
另外,有無做電工、電子的人,請告訴大家電路使用鋁合金、渡金、渡銀、或結晶銅、無氧銅的線,其電阻、電流安培會不會一樣?

傳送速度快,線路品質要求是不是就要更好?
無線AC 應比N\B 來的快吧? 5G 比2.4G 頻道來的干擾少吧?
HDMI 1.0 1.3 1.4 2.0 速度應都不一樣吧?對傳送影像品質有差嗎?


以光纖為例,等級也是有分的,能夠傳192K音質的光纖,就是貴一些。原理是什麼?貴在那?
網路線能傳送10GB、1GB為什麼就是比要比10MB、100MB的線貴一些,理由是什麼?

這些,都是我不太懂的東西。


說真的~~現在開箱文還真的蠻難寫的,貼幾張照片啥字都不寫也有人會說敷衍,寫多了也有人會說你唬爛、胡扯、寫手~~~但回頭看看那些吵的最兇的帳號半篇PO文也沒有整個帳號內容空空蕩蕩沒半點內容,所以說音響新手如何想要入坑~~~連我這半新不舊的人開個箱都會被這版不相干人等亂些不痛不癢的議題~~~ 新手哪撐得住,不過....i don't care 回歸主題吧!!

本來這次就想說先買個兩台試用看看效能如何~~看看CISCO這種低階機比起台灣大廠的交換器到底是"效能"還是"笑能",反正2000元台幣哪怕效能普普通通就當自己買了兩台D-link或TP-Link算了,不過這一個星期用下來真的非常滿意,不管是房間對房間在進行大量電影檔的拷貝也好直接串流觀賞也好那種真正不塞車的高速公路真的不是"爽"能形容的,最明顯的就是之前AppleTV電影串流看到一半關機,下次要從上次的關閉點繼續觀賞時都要忍受影片斷斷續續個5~6分鐘等AppleTV串流把Buffer充滿,而且中文字幕也得等個兩三分鐘才能顯示正常,換上這台SG-200-08 完全不需要等~~~~封包的傳輸只有"順"能形容,能有這樣的使用體驗說真的那些網友的酸言酸語...找不找碴 i don't care.....這種用"飆"的爽快早已勝過一切了,基於這段時間使用的經驗~~~小弟決心把家裏的其餘D-link都給換掉了....所以小弟再次購買兩台


整體資料傳輸順暢感跟以往那幾台家用D-Link比較起來真的就跟這幾天新聞上的這張圖一樣貼切~~~~

同樣2000元~~左邊的是我新CISCO~右邊的是我的舊D-Link

各位音響影音串流的愛好者~~~您家的網路是否就像台灣街道般充滿紅綠燈、違規停車、路面坑坑巴巴,走走停停怎麼行駛都不順....如何規劃一條有效率的國道絕對是接下來這十年在音響串流應用發展上必須建設的基礎設備,"網路不好音響不會好"共勉之

森林 wrote:
網路設備大廠都在做...(恕刪)



Bear4212 wrote:
說真的~~現在開箱...(恕刪)


我拆過Cisco的Switch. 裡面Ethernet也是用螃蟹卡(瑞昱半導體), 不知道是否還是沿用. 但是以Ethernet卡來說, 螃蟹卡還是比較好一點, 至少比Intel好. 快很多. 若是Switch看到Marvell. 那就要有心理準備, 不耐操, 很快就要買新的.

Cisco 產品最主要是在韌體的支援性與電源供應器的用料較好
這道理就跟DAC一樣的晶片ESS、CS、AK大家都在用,但為何有人的DAC就是內麼甜美動人但有些就是那麼生硬,韌體寫的好晶片效率事半功倍,寫的不好效能就變成笑能~~~

vspebrian wrote:
我拆過Cisco的Switch...(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