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環擴Marantz SR7009提升音質的辦法

1.現在成8的喇叭並非大食客,2.連續動態展現的力道看的是水庫量體不是推力大小~~~小弟把我的FS267用SR7008主聲道去推 比起用PM15s2包圍感與動態上就弱上很多...軟軟的,更何況是PM11s3~~~

justthinking wrote:
不要陷入數字的迷思...(恕刪)
justthinking wrote:
不要陷入數字的迷思...(恕刪)


我完全了解你的意思, 所以我上面有說"關鍵在於擴大機的動態輸出是否能夠綽綽有餘的應付喇叭的內部阻抗".

但是,平均功率值仍然是有其參考意義, 尤其是你若是要幫原來的環擴加上另外一台不管是綜擴或純後級來接上主音道(L+R)當成後級時,那一台另加的平均功率值最好不要少於環擴的平均功率值太多(基本上是功率數字寧可比原來的環擴大,也不要少). 否則,在配合整個環繞音場的平衡時會很難搞,即使有像Audyssey之類的矯正程式也不容易矯正得好.

就是說:
E370 (100W)當成二聲道時, 動態與音質會遠勝 X4200W (125W)的二聲道表現.
但是,若把E370當成X4200W的後級,叫它融入X4200W支配的環繞系統, 那環繞音場的平衡並不好搞.
若是把E470(180W)當成X4200W的後級時,這時主音道平均功率較強,環繞音場的平衡會比較好搞. (當然很浪費E470的整體功能就是了)

因此,我的建議是不要特別考慮幫原來的環繞系統"加力"多少, 而是若要購置高級的綜擴,就大大方方的讓它另成一套系統(如熊大建議的分開立體DAC輸入綜擴),而不用很彆扭的套入原來的環繞系統中. 希望你懂我的意思.
您到說出了個雙修完法的盲點~~前後級兩者的阻抗搭配,如果不是同廠牌時確實這樣玩確實有可能是反效果,這也就是我為什麼確定要這樣配置時選擇的是Marantz 因為環擴、綜擴、後級都有產品可選,搭配上也都沒有問題相當合拍
Bear4212 wrote:
您到說出了個雙修完...(恕刪)


同牌的也不一定搞得好,我的經驗也完全都是Marantz的:

1. PM KI Pearl (90W, PM15S2的進化限量版)的二聲道在動態與音質上遠勝SR7009(125W)的二聲道.
2. PM KI Pearl 在當成SR7009的後級時對環繞音場的平衡並不好搞, 你若run Audyssey之後會發現Audyssey調出來的數值跟SR7009 native跑之後的數值差異很大,聽久了之後反而覺得回歸SR7009本身來推環繞會比較自然.

所以我後來把SR7009換成AV8802A + Anthem PVA-7後就讓環繞與立體(PM KI Pearl)完全獨立,各盡其職,才得到最佳的效果.



我的經驗與您一模一樣如果我的搭配是SR7008+PM11s3推的喇叭是B&W時確實如您所說,但如果是ELAC的話動態包圍感等比起B&W時有著天壤之別~~~所以我才會毅然決然離開B&W~~
Monte920 wrote:
同牌的也不一定搞得...(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