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三對天朗 + 四台馬蘭士 — 從 HIFI雙聲道 到 HIFI多聲道

yah302 wrote:
當年,除了買少量的...(恕刪)


如果你還聽卡帶,我強力推薦去找一台Nakamichi CR-7E (E是Europe規格,應該適合大陸的220V,A是美國規格),這一台是當今二手市場上最搶手的卡式錄音座,保證你以前在聽卡帶時不曾聽過的好聲音,都會在這台高級卡座上完全重現,讓你聽到感動不已!



我的年代基本上跟你一樣,也許小差個幾歲,當時1970年代也都是聽黑膠唱片與卡式錄音帶長大的. 我還保存了一些卡帶,所以在前不久去蒐集了一台Nakamichi CR-3A (CR-7A太貴買不起),真的是音響效果好到令人非常感動,都不知道以前的卡帶音質還能這麼好. 你的器材既然已經建立起來了,別忘了去加上一台高級卡座喔!

如果買不到或不願意碰二手卡座, 全新可考慮的是Tascam CC-222MKIV,還可以把卡帶音樂數位化. 只是Tascam的卡座音質表現不如Nakamichi就是了.

Monte920 wrote:
如果你還聽卡帶,我...(恕刪)


多謝推薦,記住了,以後看看有沒有機會玩兒一下。

兄弟在美國生活,無論軟體、還是硬體,二手市場都非常令人嚮往。目前,正在考慮是否到那邊養老,如果真的過去了,興許哪天還能碰面呢。

兄弟的頭像是個校徽,犬子上學時也在德州,只不過在奧斯汀,不是休斯敦。

yah302 wrote:
多謝推薦,記住了,...(恕刪)


對也 您不提我還沒發現 T.H. Rogers School真的就在Houston..

小弟當初也曾在Houston住了幾年 不過後來還是搬回北加州了

話說 Houston的雷陣雨真的是又大又猛 當年住apartment時剛好遇到lightning strike造成的power surge..

TV / PC / HTIB都燒掉了 還好有保renters insurance加上當年玩的都是便宜貨所以損失不重

不知道M大您家裡有沒有做whole house surge protection??
justthinking wrote:
對也 您不提我還沒...(恕刪)


我也搬離幾年了,當年在該校讀小學到初中的兒子今年已經在申請大學了,當年在德州平地開的2WD SUV也早換成可應付雪地的AWD了.

當地因為打雷而使電器損壞的事情的確時有所聞,只是從來沒發生在我們身上. 有一次是整個家裡跳電,但電器沒有損壞,這也許就是保護吧? 否則我平常就是電腦與音響插在一般的不斷電APS插座上而已.

話說矽谷同面積的房價至少是Houston的三倍以上,(Austin房價也有Houston的1.5倍以上),兄臺想必當年是從Houston滿載黃金回加州吧!

不過近年來Houston住的亞洲人也是滿坑滿谷,中餐美食也是跟LA看齊,房價也漲了,我已經買不回當年賣掉的房子了!

樓主要搬來美國應該很好,美國房子的聆聽環境要安排好的視聽效果應該比住在公寓的台灣或大陸容易得多,一方面面積通常較大,另一方面房子是木造的,繞射干擾會比水泥牆好解決,而且通常房子住的是獨門獨院,隔壁離你家很遠,你要怎麼放音響就怎麼放. 我聽音樂時唯一會跟我敲門的是我家女王!

Monte920 wrote:
我也搬離幾年了,當...(恕刪)


應付雪地,應該是在北方了。

小兒自德州畢業,從西到東、又到中、再返西,目前在洛杉磯,也是高房價的地方。想去美國,就是看上了那邊的房子,可以搞專門的聽音室,土地也是自己的,還有常年的藍天白雲、放心的食品、大馬力越野車,哈哈。
幾十年來,HIFI雙聲道系統一直是播放各種古典音樂音頻的傳統方式。但是,近些年來新錄製或製作的SACD、DVD-A、Blu-ray Audio等古典音樂高格音頻,BD、MKV、TS等芭蕾、歌劇、音樂會高清視頻,大多採用多聲道錄音或混音,特別是藍光音樂、藍光視頻的數量越來越多,似有取代其他傳統載體的趨勢。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聽、看這些高格音頻、高清視頻,是固守HIFI雙聲道,還是改弦易轍HIFI多聲道,或是兩者兼顧?
我的建議是兩者兼顧。就音質來説,二聲道還是最好。但SACD或bluray所能提供的多聲道音場效果,即使是古典樂也有很不錯的感受。

Monte920 wrote:
話說矽谷同面積的房價至少是Houston的三倍以上,(Austin房價也有Houston的1.5倍以上),兄臺想必當年是從Houston滿載黃金回加州吧


我是大學畢業後因為工作關係所以搬到休士頓 在那邊待了四五年後覺得留在休士頓發展有限才決定搬回北加州碰運氣

現在這個房子是前幾年金融風暴房價大跌時購入的 還好當年有買下去 不然以現在的房價 想要有個自己的房子我看要搬離矽谷才有可能

美國東岸的話 房子很多都有地下室 M大也是把地下室拿來當作專用的音響空間嗎? 如果是的話那真的讓人羨慕啊
Monte920 wrote:
我的建議是兩者兼顧...(恕刪)


不謀而合,這也是本人踐行HIFI雙聲道與HIFI多聲道並行不悖的取向。
通過近些天的初步實踐,我認為HIFI雙聲道為主、HIFI多聲道為輔,彼此兼顧,並行不悖,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應該是相對合適的玩法。即以傳統的HIFI雙聲道作為根本,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領略超越傳統的HIFI多聲道觀看、聆聽模式。鑒於此,本人所謂的HIFI五聲道系統,並不等同於5.1或5.2家庭影院,此多聲道系統主要是為聽(看)古典音樂而搭配,家庭影院只是作為從屬(故而暫未加入低音炮),出發點是其盡可能出色的音樂性,而非一般的音響性。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