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驚覺PC的HDMI音效音質貌似是個悲劇?想聽發燒音質還是得自己另接音效卡(盒)?

亮哥+ wrote:
哇!很好的參考資料....(恕刪)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從播放軟體一直到裝置輸出音訊的過程中,是不是哪個階段造成了Clipping的現象
因為HDMI Clipping這個問題在XP系統並不會產生,而XP跟Vista / Windows 7所使用的驅動程式剛好是兩種不同的架構

會不會是驅動程式造成的?? 因為你使用Creative USB音效卡(盒)的時候是需要另外安裝專屬的驅動程式所以沒有Clipping的問題,才會造成HDMI有失真的問題而USB音效卡(盒)卻沒有

我會提到WASAPI是因為這樣可以讓播放器的音訊直接送到音效裝置上,跳過中間不知道哪個階段造成的失真問題,其他類似的方式應該也是一樣的目的

維基百科的介紹可以快速簡單的了解 Clipping (Audio)

所以Clipping的問題是會發生在所有的頻率上



會使用1KHz測試主要是因為在類比的信號上高低頻容易有衰減的現象
所以在AC97的時代,Frequency Response規範的標準是±3dB
而1KHz則屬於中間的頻率,比較不會有這樣的衰減問題,習慣上不管是數位還是類比也就都使用1KHz來做初步的檢測

嚴格來講應該是使用997Hz,因為997Hz是最接近1KHz的質數,他除不盡的特性可以讓檢測儀器的ADC做更多次確認頻率的動作
對於影片音效,我的經驗是音效卡的數位輸出比顯卡HDMI強,不過由於HDMI的頻寬夠大,能傳輸無損壓縮的True-HD和DTS-HDMA新規音效,就算和全碼的DTS相比,也等同FLAC比320Kbps的MP3,不贏可以去跳樓.
所以等軟體(電影,電玩)都上去True-HD, DTS-HDMA 規格後,一般光纖(SPDIF,同軸)的優勢就消失,到時大家也沒選擇的餘地,要不就是AV RCA,要不就是HDMI,沒其他選項好選,就像色差端子與HDMI,現在新的機器為省成本已逐漸砍掉色差端子一樣.

以後的玩家級機器應該是另有一個小HDMI只作為音效傳輸的介面,和影像傳輸的大HDMI分離,音質肯定會好很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