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玩純音響,最近搞車內音響,所以只能給你重低音部份的建議,以下是我在別網站討論一部份,可以參考一下
低音在音響播放系統中往往被拿來作為好壞的指標,低音出不來,或出的不完整是會拖垮整個系統。因為要把低音表現的很好是音響中最困難的一環,偏偏大部的人就是喜歡這種震撼力。
由於低音再現有其高度困難,所以hi-fi在流行一大段時間後,低音系統漸漸地被單獨處理而產生重低音系統,也廣被大眾所接受,雖然違背hi-fi的規則,不過大家喜歡最重要,熱賣就是主流。
早期一般加重重低音作法有二,一是獨立低頻部份並放大低頻功率,這是大部份所謂的主動式重低音,第二種作法是將低頻部份再處理將頻率再減半,取得較多低頻,但這種方式成本高,音場又不佳,還是要加擴大器所以很少使用。
因此現在幾乎都是這樣作:
重低音系統主要需要一個大功率AMP,大尺寸喇叭,(尺寸越大越容易取得低頻效果),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音箱,沒有音箱產生共震效果,一切都是作白工,無法產生具震撼力的低頻,越低頻率就越需要音箱來輔助,否則100Hz以下的聲音很難產生,你只能看喇叭在那裡大幅來回伸縮。
單以重低音系統來說,喇叭除音箱的設計取得較低頻率的共震而產生音波,讓人的血液產生共震(共鳴,注意人對低音大部分是感受,由血液傳導,並不是完全由耳膜傳遞,超高音則一大部份是由毛細孔神經系統傳導,耳膜在對些頻率接受有限),另一部份就是聆聽空間的共震效果,這就是大家所說擺設錯誤也會讓高級音響出不來好聲音,重低音部份雖然號稱無指向性,但擺設位置最為講究,影響最大。
因為車內空間有限,喇叭擺放位置更是受限(根本就被定死啦,除非你不考慮內裝),所以家用喇叭與車用喇叭設計上就有不同,最好不要拿家用喇叭放到車上,音場會有點不同。
車內空間長度最長約二至三公尺,若由喇叭位置起算約兩公尺吧,就算三公尺,也只能提供一個產生約50Hz最小標準空間,音速除以頻率再除以二(半徑)340/50/2=3.4米,而一般指重低音是指150Hz以下頻率,斜率衰減會延伸至400Hz以上,所以車內重低音成敗音箱佔大部分,而不單是喇叭或AMP。
在家中那就要看你的空間夠不夠反應到那個頻率,一般希望有八米的空間,可以完整表現到25HZ的頻率,至於要用幾吋重低音,其實也不一定,有的八吋的30HZ也無法完美表現,德國早期有五吋半單體,它的低頻可以到25HZ
還有音箱,越大喇叭越要大音箱來配,音箱空間不夠,低頻也表現不佳,反而會輸給較小尺寸的喇叭單體,音響先考量自己使用的空間,搭配的好最重要
George
CITROEN N7 2004 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