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房間,桌面的空間也非常有限。即使是很普通的小型書架喇叭,都嫌有點太大。上網逛了逛,意外地發現了新基音學的小喇叭,看看尺吋,和我原本的電腦喇叭也差不多。而且照片上看起來,做工頗為精緻,相當誘人,於是一時衝動滑鼠一點,就給他訂購了一組。同時也和另一位賣家訂了一台小巧的T-AMP,小小的擴大機配上小小的喇叭,一整個就是可愛。

不過,音響是拿來聽的,不是拿來看的。連聲音都沒聽過就在網路上買音響,連我自己都覺得實在很冒險。只是平常很少有空能到處趴趴走去試聽,加上太久沒聽音樂,也實在是悶得慌了,只想趕快有音樂聽就好。
東西很快就寄到了。賣家有問我比較喜歡怎樣的音色,我和他說我有點擔心小單體的聲音會不會太尖不耐聽,所以他就建議我加了這一層coating。所以喇叭來的時候就是有這一層油油亮亮的黏液,我並不知道沒有Coating的聲音到底有什麼差別。
一開始的聲音並不會讓我多滿意。一方面是喇叭還沒Run開,另一方面T-AMP的增益有點小,平常在聽的時候,音量都要轉超過一點鐘位置,聲音才夠大。加上我的房間真的太小太扁了,真的像賣家宣稱「隨便塞」的話,聲音其實會糊成一團。所以剛開始的幾天,我並不覺得這小喇叭有什麼過人之處。只覺得低音糊糊的,人聲悶悶的,又沒有什麼解析力和空氣感。
不過我也並沒有就這樣宣判它死刑。電線當喇叭線,亂塞在書架上,搭配的又是我也沒聽過的擴大機,是否這樣就是這個喇叭的實力,我也不敢確定。終於我找了個週末,把喇叭和T-AMP用行李箱裝著,帶回台北的家裡,用不同的器材交互測試一下,看看問題到底在哪邊。
首先我接上了十幾年前很有名的入門AMP:NAD3020i來測試。音源也是十多年前留下來的古董CD隨身聽。東西舊歸舊,聲音可是隨便就可以打趴市面上大部分MP3 Player的。
一測之下,聲音果然大有不同。T-AMP的聲音有一點虛虛的,中低音沒什麼力道,人聲也比較後退、沒什麼肉。接上NAD之後,這些問題都少了很多,整體都結實了起來。而且因為在自己家裡,不必擔心吵到室友,所以可以用比較大的音量來聽。這才發現這對小喇叭可以發出相當大的音量而不會破音,而且也能發出與它的體積完全不相稱的中低音量感。我把音量一直加大、加大、再加大,它還是能很盡責地唱歌。
聽一般流行樂時,電子鼓和貝斯都難不倒它,一些需要Punch的曲子都不是問題。所以如果不是很注意聽,還不太容易發現它原來是只有二點五吋的小單體呢。
當然,真的要和大型的喇叭相比,低音還是少了一大截,不過基本上不至於妨礙聆聽的樂趣就是了。
後來我又換上很久以前手癢自製的土砲擴大機:使用LM3875晶片搭棚的Gain Clone,裝在Starbucks的蛋捲盒子裡

既然發現了這一點,於是我又手癢地把它拿去接管機。手邊有一台高手自製的KT88管機,平常是用來推一對古董英國喇叭的。訊源是另一位高手改機過的Philips 951。一接起來,說真的,才發現這對小喇叭的表現還真是可圈可點。在十多坪大的半開放空間裡,唱起歌來臉不紅氣不喘,開大音量也不會變得刺耳。以它骰子一般的小體積,以及只比別的喇叭的高音單體大一點的小單體,能唱成這樣,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所以聽說有人用五支這個喇叭來組家庭劇院,還真的不會有問題呢,只要再加一支超低音就好。
以絕對的標準來衡量,它只不過是四個二點五吋的全音域單體,配上密閉式的小音箱,所以無法發出真正的低頻。一旦聲音低於某一個頻段,音符有可能會完全地消失。所以要它唱低音大提琴或是管風琴,那實在是太強人所難了。而它的單體也沒有辦法像一般喇叭的高音單體那樣,重現非常細微的高音細節和空氣感。至於中頻雖然不錯,也還達不到宇宙無敵甜美動人的地步。不過以上所列的任何一項,如果要表現得好,需要的鈔票恐怕可以買很多很多對這個小喇叭了,而且體積也絕對是不知大多少倍,根本沒辦法放在我的小房間裡還能夠好聽的。所以說,以價格來衡量,新基音學的小喇叭算是相當物有所值。建議有像我一樣,房間空間有限的朋友,或是想建立一套小巧可愛的桌上系統,都可以列入考慮。只不過這對喇叭需要Run-in一段時間,而且搭配的擴大機最好也不要太差,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實力。
我針對低音的問題詢問賣家,他說他們也在開發超低音系統。如果能補上這一段,相信新基音學的系統能更完整、更具吸引力。相當值得期待。
便宜車 昂貴車 只要能騎 都是好車!
Ride for Fun! 單車樂騎運動銳意開催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