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CD升級XRCD?– 唱片達人教你輕鬆提升CD音質

咚咚咚1140 wrote:
CD內緣外緣塗上 黑...(恕刪)


以我的慧根來說!
石墨墊片.....!這是我六七年下來在小道具方面我覺得最有效果的
至於那個消磁器,幾年前有個朋友有買一台,那時候去聽,
如果用AB test的確是聽得出來增益,但是一般聽聽的話,似乎小的可以忽略。
塗CD內外緣我就一點都聽不出來。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囉~

所以,非筆戰,但這種小道具你聽得出來就是有效果,聽不出來扯一堆光學電學還是依樣沒效。
對我來說,兩萬塊我寧可去改善其他方面像是壁插、電源線甚至多買幾張CD


junfeng wrote:
當然有用啊!不要灰心...(恕刪)

嗯!沒錯,數位的好處就在於解碼過程中有糾錯的功能,但那種修補的訊號,畢竟不是CD片上的原本訊號,HI-END的精神也正是在那細微到不行的差異!

另外我知道“光”當然不受磁的影響,但問題就是在於雷射頭這顆鏡頭上,它受磁所以上下作動,那靜電磁或許能量也相當細微,但在那快速轉動及作動,以及鏡頭跟碟片那麼靠近的距離,這麼不穩定的運作環境下,會不會這細微的靜電就順勢而增加了影響力〈吸引力〉,而讓鏡頭在上升時多升了那麼些,下降時又沒能降到位?!〈另外是否旋轉造成的氣流也是幫兇之一

你可能會說那些都是很細微的差錯,但我玩到現在,在器材沒更換的情況下,做一些細部的調整,結果卻是讓相同的唱片,唱出不一樣而且是更好的感覺,我才發現音響真的要細心與沉靜的心去玩賞,那些小細節的確是something matter!

不過我的耳朵,或許是真不及你耳朵知足常樂來的幸福喔!
管妹...是誰啊?
喜歡用表象去臆測對聲音的影響?
用感覺去認定?

可惜事實常常不是如此
只有膚淺的人才會相信,也好,有人可以因此養家活口也是功德一件
F.SPB wrote:
喜歡用表象去臆測對聲...(恕刪)

我不敢說我玩得很高檔,但也玩上好幾年了!

相信?不相信?

就拿我近期玩的一個調音道具〈其實從之前就有玩了〉來說,最近有出carbon的CD MAT,我起先買了一個進口品牌的,放上去之後,稍稍比對了一下,在一個小時內我就把原來用的茂X的魔墊〈還是最新第三代,也剛買不久〉收起來!
後來又出一款同樣carbon材質的CD MAT,但便宜很多,而那時我對先買的那個心裡覺得怪怪的,因為它看起來有很多磨刮痕,我強烈懷疑商家不老實寄舊的給我,所以就單純想說既然同樣carbon,那就買個新的來用,反正便宜那麼多!

結果,買來之後,同樣一個小時內,我還是用回原來買的!

表象所帶來的喜新厭舊的心態,並沒有淹沒從我耳朵進道大腦後的真實感受!

其實這些調音道具的影響,是影響到器材的哪個部份,或許也不是我隨便說說就對,但它在大部份是物理系統的架構中,去了解它相關連動性的影響應該是不會太難的!但我覺得很多人都要眼見為憑,或是要“哇~”驚訝般的變化,才會去認可、肯定,只是我前面就說過了,音響大部份是在玩“電”,而電的細膩是你想像不到的!包括這裡都還沒提到的~諧震,一種你怎麼摸都感覺不到的震動!說到這個震動,我還是透過一個MD片盒,得到很深刻的認知與相信!

有所謂“一葉知秋”,不過很多人就算在他面前的樹葉子掉光,他也只知道寒冷的冬天來了,卻不知秋天已逝!
音響玩的不也正是感覺,感覺去認定自是當然,但你必需要能感知到你的感覺,只是那需要一些磨練,否則永遠不會感受到落葉翩翩的秋涼!

耳朵聽進來的,並不會只是單單的聽覺!
管妹...是誰啊?
F.SPB wrote:
喜歡用表象去臆測對聲...(恕刪)
彰顯自己,不必靠否定別人.
我是有看過有人用過~
他說很有用~
而且他也會拿砂紙稍微磨一下cd的角~
他說醬聽起來也會更不錯~
想買卻沒銀~ 沒啥好賣銀~ 拿淫去換銀~
其實這也關乎於每個人感官上感受力的不同!

我想舉個看起來好像八竿子打不著的例子~

我之前買過一隻手機~N95,後來賣給同事,但同事他後來竟然跟我說那隻N95有高頻音〈那是N95的瑕疵之一〉,我不相信跟他拿來聽,而且是在一個很安靜的空間裡,但我就是聽不到,同時間也有另一位同事在場,他聽了手機也很奇怪的說~沒有啊

上述的兩位同事他們年紀要小我快十歲,但另一個例子是一位大我一歲的同學,有次我在車上放CD清潔片在清汽車音響,跟他一起聽著CD播放的一些測試訊號,有個15KHz的高頻音,CD清潔片有警告說一般大部分人會聽不到,所以不要因為聽不到就調大音量,但我那位同學他卻聽到了,他還聽得到何時訊號音開始又何時結束,我是只聽到一段車子行進時的吵雜聲

世事無絶對,雖然我不太相信說像這個主題所說的CD能升級到XRCD那樣的神效,但個人的聆聽經歷以及器材的不同,而且我也沒用過那個負離子器,所以這句話或許是說的那個人很真實的感受,那也將不能完全視為無稽!

回想到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去看音響展,看不出更聽不出個所以然,到現在對聲音的龜毛要求,我想有人要靠此道養家活口,可也不是泛泛之輩的信口開河就辦得到啊!
管妹...是誰啊?
remo2919 wrote:
其實這也關乎於每個人...(恕刪)

這把火,我好像也有幫忙加到油,總得出來懺悔一下!
當初寫這些 CD 讀取 光學、電學 本意,在分享這個機制,
當然,由所學的科學中,我看不到會造成影響的因子,
我也沒有這麼靈敏的耳朵,所以我相信不會有影響。
But....
科學並不是全部,不然哪來那麼多研究 玄學、超自然現象 的人,
相信有影響 並且 聽得出來,恭喜你 擁有追求完美聲音表現的 樂趣,
不相信有影響 也聽不出來,一樣恭喜你 少犧牲很多小朋友。
主人下逐客令了!當初添磚起樓,如今等著笑看樓倒....
junfeng wrote:
這把火,我好像也有幫...(恕刪)

一般人好像都會覺得CD是一種數位訊號,認為它就是0與1很簡單,但我想這個論點如果是放在一般數位資訊上,那是OK的,然而我覺得把數位技術用在紀錄聲音上,在理論上看似如類比訊號般完美,但聲音最終的檢驗是在人的耳朵,人類感官的細膩是怎樣也瞞不過的,更何況在經過玩音響、聽音響這樣的歷練之後,數位的不足更是當下立判,這也是LP黑膠唱片至今雖少但仍存在的原因,而且那都是追求極致者所有!

當然經過一直以來的研發,數位音樂逐漸能趕上類比音樂的高傳真性,只是兩者各有各的一套,只有願意費心去鑽研,都能玩出個小成果!

這是玄?超自然?機器的東西還是要機器來解決!

討論到這邊我是覺得~是人的問題!不過我相信只要肯入門,資質駑鈍如我者,也能練就一雙好耳!
管妹...是誰啊?
如果cd數位訊號只是固定的0與1那麼簡單
那麼同理所有的cd player播放出來的結果應該都是一樣的
一部千把塊的小小cd隨身聽可以解決的事
怎還會有人會花五萬八萬十萬搬一台比石頭還重的CDP座機回家
這些人一定是瘋了

remo2919兄所言可是長年時間+金錢累積的經驗分享
想想看CD片, CDP, DAC, 訊號線, 電源.....到每個人的耳朵
這些媒體與設備器材靠什麼東西來驅動, 傳導與散佈
這些東西偏偏通通都看不到
無以眼見為憑的依據
所以通通都不重要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