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 開箱 >>> 日本 I-O DATA SOUNDGENIC 音樂NAS

lingo1388 wrote:
有必要嗎?最近在思考、求證問題

1、SSD 壽命與擦寫次數有關,一般影音資料檔因編輯次數不多,理論上對 SSD 擦寫壽命影響不大,所以壽命問題不大,但誰也無法保證什麼。

2、一般使用者在日常操作只需要使用 GUI 即可,不太需要用到後台的 LINUX。有的設備寫死不開放 SSH,你也不一定進得去,真的要改要玩的人,那已經脫離了一般使用者的定義。

3、https://www.iodata.jp/lib/manual/rahf_en/index.html#p4_12

ulimie wrote:
真的要改要玩的人,那已經脫離了一般使用者的定義


所以說愈來愈不像在聽音﹙響﹚樂。

用 iPAD控制一直覺得有點奇怪,每次開機畫面都不大一樣﹙Mac book、mini則不會﹚分別會有圖示、英文、中文,還有中英文並存,說明書裡的畫面則從沒出現過,實在不知道怎麼說,可能操作還不夠熟悉吧!
這一台SOUNDGENIC可以聽NAS數位流

搭配BubbleUPnP軟體,可以聽Tidal (還支援MQA)

爬文的時候有看到非官方訊息,說今年度的Fidata的軟體會開放支援Spotify

這一套,幾乎解決了我數位流與線上串流的所有需求了
arisa520

搭配BubbleUPnP軟體,可以聽Tidal (還支援MQA) >>>> 所以這句話是錯誤的?[窮]

2021-06-09 10:14
陳政廷

因為我用iphone所以這邊使用mmconnect(手機)+電腦(橋接用)+Soundgenic,這個方式可以達到手機操作聽音樂,包含Tidal & Qubuz,請參考。

2022-07-31 2:39
想請問 I-O DATA SOUNDGENIC 能夠搭配 沐声终于完成了新款的ES9038pro 解码器-MH-DA004 這個DAC嗎?
ulimie wrote:
只需要使用 GUI 即可,不太需要用到後台的 LINUX


「只需要使用 GUI 即可,不太需要用到後台的 LINUX」意思是:
經I-O DATA rip-CD然後因內建硬碟空間有限,傳輸到外接硬碟﹙或USB﹚,這個「硬碟或USB」只能接回I-O DATA才能使用,理解沒錯吧!因為在WIN、 IOS試了,雖然rip-CD設定是WAV但還是不行!還是我不﹙對﹚會操作?

Air play不能執行如SPOTIFY、YOU TUBE…播放,好像有點LOW,衷心期盼能改進,如此競爭力大增,好用度破錶!
lingo1388 wrote:
這個「硬碟或USB」只能接回I-O DATA才能使用,

所理解的是,如果您所謂的 "傳輸到外接硬碟" 指的是經過 fidata 把 SOUNDGENIC 裡的資料檔案備份到 USB 外接硬碟的話,這顆外接硬碟會被 SOUNDGENIC 要求做一個 registering 的動作。如果接在別的系統另做別的操作的話,會不會破壞了這個 registration 就要特別注意了。備份出來的東西對 fidata 來說只能被拿來做 Restoration,應該不會被放在可播放的列表裡。

備份出來的外接硬碟如果接在 win/ios 讀不出來,大體上應該是硬碟檔案系統格式的問題,linux 一般使用 ext 格式,在 win 等其他的作業系統可能需要使用一些特定外部程式來讀取。

硬碟空間不夠,就換大一點的硬碟囉。
lingo1388

試用的狀況大致如您所說,只是有時候懷疑是否操作錯誤。

2021-06-09 22:51
ulimie wrote:
所理解的是,如果您所(恕刪)


發現有一個優點,就是學會了將一套多張CD rip到硬碟的同一資料夾內﹙一直覺得不夠人性化的地方﹚,這樣可以完整的一口氣聽完,不用起身換片。至於單張的還是維持CD機播,蠻方便的。
用一陣子 I-O DATA SOUNDGENIC才能知道其好處和限制之處。網內可用利用DLNA 的app,如mcconnect等。
echo101 wrote:
DLNA 的app,如mcconnect


請問這個「DLNA 的app,如mcconnect」可以做什麼,感覺從蘋果出現後「規格表就不見了」,一堆英文簡稱﹙感覺是26字母亂湊﹚很多根本不知道它在幹嘛!
有次,有人跟我說「ASR」知道的大概將近十個,上網有數十個,最後都不是,是本土一家音響***,讓人很無言!覺得蠻困擾的。
陳政廷

這邊使用分享mmconnect(手機)+電腦(橋接用)+Soundgenic,這個方式可以達到手機操作聽音樂,包含聽Tidal & Qubuz,請參考。

2022-07-31 2:40
我今年已經68歲,但弄蘋果電腦已經近40年,音樂也是,很多電腦語言的事我也不知該如何講是好,有時候就是學習和嚐試錯誤了。現在電視新聞如R(t)值, EUA(警急授權) 等等也是大家都用很多,好像都是專家?
所以我也不知該如何解釋是好,請諒解。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