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請問各位串流撥放器換網路線或交換器音感有變嗎

arisa520 wrote:


了解,簡而言之
...(恕刪)

就設備來就是科學,是可以預測,相關數據是可以量測的、是客觀
但聽音樂的“人”是主觀的,會受心理、身理的影響,就是盲測也是用聽的人本身的記憶去做比對,如何去證明測驗者的記憶是正確?也許有所謂絕對音感的人可以去分辨,但是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
arisa520 wrote:


其實現在很明顯的...(恕刪)

您明白這些堅持不該有變化的是什麼嗎?
arisa520 wrote:
了解,簡而言之對大大(恕刪)


聽感有變化,這是「果」,不是「因」
同樣的東西裝在A系統有變化,裝在B系統上沒變化,這也是「果」,而不是「因」。
科學的精神是當發現「果」的時候,去理解造成變化的原因,也就是找出它的「因」。
盲測測再多次,也不過就是不斷地確認「果」,跟「因」完全無關.....
既然得到換網路線換交換器會得到改變聽感這個「果」,那應該要研究的是造成這個現象的「因」才對。但是在這個討論串中我只看到有人不斷的把換線材換交換器當作「因」來談,其實是有點可惜.....
Lanster Wang wrote:
聽感有變化,這是「果(恕刪)


的確...其實這個是很值得探討跟有趣的議題
找出真相的過程因該會蠻有趣的
BUT 呵呵
凡事總是因為那個BUT
烏克麗麗一般都是較清脆的聲音,但,也可以選到有如同古典吉他較低沉渾厚的音色的產品,我覺得與其再繼續炒這個話題,不如去走走樂器行,去試試看看不同樂器的音色,以其為標準去調整自己的音響聲音還比較有用,而不是自以為是的調整。
steventsao.tw wrote:
烏克麗麗一般都是較清脆的聲音,但,也可以選到有如同古典吉他較低沉渾厚的音色的產品,我覺得與其再繼續炒這個話題,不如去走走樂器行,去試試看看不同樂器的音色,以其為標準去調整自己的音響聲音還比較有用,而不是自以為是的調整。


這就是我說的他們聽的聲音根本不正常 因為各種類比設備迴路在調音
當數位進DAC被轉成類比時就已經失真
(各家DAC處理器轉出的聲音就已經各不相同已失真數位記錄的資料)
加上類比出來後經過各線路 元件的調音 這也不是DAC一出來的聲音了
原本DAC解出來的類比聲音訊號已經有偏差 加上各種物理設計的調音(各種迴路 線路 最終喇叭)
最後調音呈現你所聽到的聲音 BUT
重點就是這個BUT 這種呈現聲音跟原始聲音已經天差地別了
為什麼越換越聽越彭湃 因為你買的設備就只是把某部分音頻調整的越刺激你的感官而已
你只是在聽能刺激你的聲波頻率 能讓你興奮的聲波 但意義呢
這也只是調整刺激你而已 這跟歌手錄音室錄製之後有沒有後製調音一樣
他可以調的讓你感覺唱的真好好強 也可以不調讓歌手優缺點真實呈現
但現在看起來都是在玩調音 把聲音調整成刺激某些類族群 然後就可以賣好價錢
把波形過濾 (過濾後你或許把該有的聲音也濾掉了阿 或許他本身就是有缺點你濾掉這樣HI什麼FI)
HIFI 到底是什麼意思 各位大佬有沒去了解
High-Fidelity 與原來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 你們調整來調整去跟原音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
你聽只是在聽你爽的聲音 跟HIFI已經沒有半點任何關係
你這樣聽的蔡琴 已經不是蔡琴 只是節奏聲音很接近的音樂 但這不是蔡琴 因為你經過度調整
金塊可以被造成各種形狀 隨然黃金還是那個金塊的黃金 份量一樣 但已經不是原本狀態的金塊了
因為你改變了它 或許更漂亮了 更討人喜愛了 但也再也不是那個金塊。

這也是我後來退坑的原因 因為我意識到 我只是在用物理調整的方式 調整成我要的聲音
而不是去聽原始要表現的聲音
既然都是調音的 那 有意思嗎 我現在耳機音響都是原設備來怎樣我就怎樣聽不EQ
至少我覺得這樣最接近器材原本要表現的聲音 或許跟原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至少這因該是這個設備廠商所覺得它們設備離HIFI差距最小的狀態
當一個HIFI 設備被你東接西接一堆調音之後因該也沒辦法稱為HIFI 了
或許當一些HIFI設備使用出廠狀態的時候或許就是最接近HIFI的時候

到底是追求原始該有的聲音 還是追求聽覺上的刺激?
我選擇前者 或許沒辦法到該音樂的原音(只有現場能辦到)
但起碼是我設備呈現的原音 該聽到音樂的缺陷也都聽的到
而不是調音讓它消失用物理方式消除缺陷 跟用軟體消除缺陷有何不同

我上面說的真心的建議各位可以思考一下
ysan wrote:
聽音樂的“人”是主觀的,會受心理、身理的影響,就是盲測也是用聽的人本身的記憶去做比對,如何去證明測驗者的記憶是正確?

單用人耳聽真的很難證明。

我有時候什麼都沒做,就只是同一個音檔連續播兩次,都會覺得兩次的聲音不太一樣...,所以如果只是很細微的改變,我就先忽略了,因為要找出原因並對症下藥實在太麻煩。
站在廠商的立場
 
儀器驗不出變化的東西
 
當然跟你掰聽感有變化 聽了會爽歪歪
 
有錢的阿盤被洗腦
 
買了之後當然也會跟著說好
 
哪個阿盤會說我花了錢買了一堆爛東西呢
SebastianT wrote:
這就是我說的他們聽的...(恕刪)

以前常雜誌看到HiFi 高傳真 原音重現 這些不就是各位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雖然個人覺得不太可能(沒錢砸千萬買器材),畢竟錄音本身就是個大問題,最後還需喇叭器材還原錄音當時的狀況,這些都是構成失真的因素。後來看到有的人玩單端管機,有的人聽黑膠,全音域喇叭,後來想想其實也無須執著,簡單的聲音也許更接近音樂的本質更能感動人心,最終目的不都是一樣嗎?
Lanster Wang wrote:
聽感有變化,這是「果(恕刪)


很喜歡各位大大們的思辨
以上大大都五分奉上!!

我覺得這位大大說的非常好
聽感得改變是造成的果
但是如果要說是「某項器材」是絕對的因,的確是不能一概而論
但是這個「因」到底是什麼?因現有的測量器材限制,好像不得所以然
但也不能因為找不出這個「因」,就說這個果(改變)「不存在」是吧?

廠商常把有「改變」就一律當成「好的改變」來推銷自家產品
但甚至這個改變是不是好的改變,或者一體適用於所有環境都不一定
花大錢當盤子誰都不想
但是花小錢來玩「變化」,也是滿有趣的(當然也許根本沒變化 XD)
就像是前面大大說烏克麗麗也能有低沉渾厚的音色的產品
令人感到非常特別,也是一種玩法。
http://d-s.tw
  • 1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