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7用了光隔離,但並未徹底解決雜訊的問題,有使用者反應,用上FIFO仍然聽得出前端的差異。
我也有相同的經驗,我第一次使用串流播放時,先聽256 kbps,覺得還可以,再聽24位元/192kHz時,跌破眼鏡,聲音完全不行,音像變小、後退,透明度很差。我推斷是平價筆電使用WIFI播高解析時,電腦產生更多的雜訊,透過EMI傳到clean side(clean side 與 dirty side在同一張板子上,距離太近)。
如何解?一種是降低訊源的雜訊,改用有線網路、優化電腦或加上Diretta,但我覺得徹底的隔離才是王道。我做了兩件事,第一增加隔離強度,第二降低EMI干擾。
Ian將所有東西模組化,要改變架構非常容易,我將USB板獨立出來(遠離FIFO),後面加一張隔離板,再轉成HDMI,用一條一米長HDMI傳給FIFO的輸入界面,而後再加一張隔離板才進到FIFO板,總共經三次隔離,搞定,還原高解析音樂該有的樣子,透過WIFI或是下載播放,完全沒有差別。目前改用USB轉光纖進FIFO也沒有差別。
廠機做得最徹底的是MSB,數位接收處理一箱,DAC一箱,兩者以光纖連接。想一想,為何MSB不再生產PLAYER?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