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的凡凡 wrote:上網見荷蘭音響線材知...(恕刪) 阿Q配的電線還是日本製的 只是不是國內版的APL-1我自己有另外買APL-1 結果發現不適合台灣環境最後拿去接CD機使用還有阿Q原廠並沒有其他甚麼周年紀念銀電源線至於電源線安規 我是覺得只要有其他國家的認證 就是安全的BSMI 就是銷售比較多的產品才有的
upsir wrote:\\為何聽不出高品質電源線的聲音所產生的差異?這因人而異,但沒處理的電源有雜訊是必然...... 交流電路有雜訊很正常,有些隔離變壓器碰到雜訊還會不定時發出聲響(所以我不建議用隔變,親身經歷.題外話)不但有雜訊,失真更是用好幾%在算的,台電規範可容許交流電失真到8%不過...這些雜訊和失真必須能影響到機器輸出端才有意義阿,再來是這些雜訊真的是人類可聞的嗎看到這個Greenwave Broadband EMI Meter,用來分析家裡用電可以,用來分析是否干擾音響就不合用因為它能測量到的最低測量頻率為 3 kHz。最高10MHz。換句話說,它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都高於可聽頻帶--這是產品介紹上自個寫的https://www.amazon.com/Greenwave-Broadband-EMI-Electricity-Meter/dp/B01MEFVYQDhttps://www.audiosciencereview.com/forum/index.php?threads/greenwave-emi-meter-review.43896/
有位發燒友這樣說..三萬台幣以下的電源線就不必試了而我沒那麼狂...打對折...這些年的試聽後...我的標準...大概就1萬5以下,白費工當然...見識有限...沒能各種廠牌都試過...只能就我用過的.賣音響...其實我最怕客人在購買後問我有沒有1萬元以下的電源線推薦.說真的...我是說不出要他存起來這種話...但我還真會請他不然就用機器附帶的原廠線先用不然...要再堅持,非換不可...我會自己DIY一條手工電源線附贈...雖是我土炮DIY,但保證手工精美,器態非凡...公母頭加線身成本也要近2千台票.但真的...要不是電源情況很好...就真是看得爽而已....
1萬元以下的音響電源線Zonotone :6NPS-3.0MeisterFURUTECH:The Astoria這2條評價都不錯🙂但是系統本身如果有問題例如喇叭無法發出深低音或高音設計不良、聲音失真不自然那麼任何電源線都無法起死回生的所以升級電源線之前電源情況、器材的搭配、喇叭擺位、參數的調整都要先做好再用好的電源線讓效果好上加好★
論壇總篇 劉先生有這樣說聽音響的4個階段...但在某FB社團被噴得好慘...第4階段聽內部聲..這我不到那個程度..不是很懂...但劉先生有特別指明在古典交響樂.而第一到第二...我就真的很認同了...一開始...絕大多數..甚至已經自認是燒友的也都是聽爽得而已.判斷一套系統,一對喇叭,擴大機,訊源...都是聽爽的為主.但一到二間....我個人認為會有個過渡期...聽各頻段分布表現...這不是三的平衡喔這階段,會去區別低音量,夠不夠,下沉的狀況到哪裡!中頻厚不厚,高音清不清澈...延伸的如何...甚至聲音糊不糊...不過這點會不會已經牽扯到第三階段的音場...聲音..文字形容..易誤解.這個階段...聽不明白...沒關係..現在儀器多,測頻譜有很多已經不算貴的機器可以玩了...聲音已經圖像化...可以看圖說故事..鐵一般的明證.而且還有具體解決方式...EQ DRC 更好操作的DIRAC LIVE.但如果..到第二階段....劉先生稱...已經入門.這時候...應該就很容易去評論線材了.觀察音樂的"音場" 高度 寬度 深度....對於辨別線材的差別...不難區分.唯...電源線...可能家裡還需處理一下電力問題.要是進到第三階段....平衡....
電源線是很值得更換的線材,幾種電源線和壁插來運用就很容易調出好聲音,通常我會把不太滿意的插到後級去,聽起來覺得影響音質的程度比較小。要説電源不影響放大電路的人,大概完全沒有了解過信號路徑上的電子流動是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