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幾條個人擁有的音響訊號線跟電源線的個人感想

今日入手了 Swisscables Reference Plus 電源線, 預備回家跟現有的 Swisscables Reference 電源線 PK 一下
加入了Swisscables Reference / Reference Plus 的感想
Pachilla
Pachilla 樓主

TEAC UD-701N 直接接到 ATC 主動喇叭,發表的聽感是接在訊源為主,差異比較明顯。

2025-02-24 11:38
goldbingo

Pachilla 謝謝解惑,這真是個有趣的現象。

2025-02-24 11:40

我今天弄到一條 MIT Oracle Z-Cord Reference Version 2
準備跟 SILTECH 880P TARA LABS THE ONE 跟WIREWORLD 白金....這些價位差不多的線
好好PK一下...
Sayaka0528

很期待PK結果♪

2025-02-22 17:14
李明益

我先上後級,RUN個幾天後,再上ESOTERIC N-01XD SE才來評論...不過已接在擴大表現上來說...MIT的低頻層次與重量感表現最佳.

2025-02-22 19:15
Pachilla wrote:
Promise MK3+ XLR ⋯動態飽滿,Jeremy XLR 1M⋯動態比較弱,Oyaide AR-910 XLR⋯動態.....什麼是動態?惡堡老田 No Name⋯動態大...(恕刪)


您好Pachilla大,因為也還在學習聽感,能請教您這邊敘述的動態,具體是什麼感覺呢?能否麻煩您稍微再多些細節,例如什麼曲目的哪個段落,會比較容易聽到您說的感覺。感謝
goldbingo wrote:
您好Pachilla大,因為也還在學習聽感,能請教您這邊敘訴的動態,具體是什麼感覺呢?能否麻煩您稍微再多些細節,例如什麼曲目的哪個段落,會比較容易聽到您說的感覺。感謝~


就是 "主旋律/人聲" 與 "背景" ,"強音" 與 "弱音" 之間的落差。

對我而言,如果平常習慣聆聽的音量時聽起來主旋律跟背景伴奏霍在一起,聽起來在同一個2D平面,需要提高音量才能辨識出足夠的細節跟層次立體感,那就是動態表現不佳。

所以如果背景越黑,細節越豐富,旋律/人聲懸浮於背景,即使深夜聆聽音量不高,那些細微的跌宕起伏都可以清楚的辨識。

但是前提是你的音樂檔案錄音品質要好,很多檔案錄得很爛的本來就沒救了,然後儘量的不要用串流音樂檔標準,因為我實際用同一台訊源 A/B 比較同一首歌 (Qobuz vs. WAVE),在層次立體感還是 WAVE 檔案的表現比較好。
Pachilla wrote:
 "主旋律/人聲" 與 "背景" ,"強音" 與 "弱音" 之間的落差...(恕刪)


非常感謝您詳細的分享,這樣對動態的敘述,是我一開始完全想像不到的!

再請教所謂主旋律與背景,您提到背景指的是伴奏等非主旋律的其他樂器,但也提到背景夠黑,又像是沒有聲音,有點拿捏不到這感覺是什麼。

至於強音與弱音,是同時間出現還是前後發出呢?同時與前後對訊號來說,是很不同的兩件事,同時疊在一起的問題會複雜許多。

不好意思還是想多再麻煩您,可否幫忙挑某幾首樂曲的其中某個樂句為例,這對去體會您所感受到的動態的聽感會很有助益。
goldbingo wrote:
非常感謝您詳細的分享,這樣對動態的敘述,是我一開始完全想像不到的!

再請教所謂主旋律與背景,您提到背景指的是伴奏等非主旋律的其他樂器,但也提到背景夠黑,又像是沒有聲音,有點拿捏不到這感覺是什麼。

至於強音與弱音,是同時間出現還是前後發出呢?同時與前後對訊號來說,是很不同的兩件事,同時疊在一起的問題會複雜許多。

不好意思還是想多再麻煩您,可否幫忙挑某幾首樂曲的其中某個樂句為例,這對去體會您所感受到的動態的聽感會很有助益。


我舉個例子,4分40秒開始的鼓聲,要聽到的是打鼓者的力道強弱和速度,音響系統動態要足夠,表現才會好
yngwiemore

我老爸古早以前教我看早期擴大機的音壓表,指針上下跳動起伏範圍愈大速度愈快,動態表現愈好,現今有無此說法就不得而知

2025-03-01 12:59
yngwiemore wrote:
4分40秒開始的鼓聲,要聽到的是打鼓者的力道強弱...(恕刪)


謝謝yngwiemore大提供的曲目

Dave Brubeck這首Take Five有不少版本,我選了以下Tidal 1959年Flac 48kHz 24bit版本,若有建議其他版本也請推薦。


這個版本版的鼓聲獨奏約在2分10秒開始,不只有前後不同打擊的強與弱,也有複雜組合強弱同時出現。也請Pachilla大幫忙,判斷是否與您文中所提的是同一件事,用這首您可以聽得出差異嗎?
Pachilla wrote:
"強音" 與 "弱音" 之間的落差...(恕刪)


我也來在家中,自己體會一下這首的趣味
串流的好處, 同首曲子, 不同的版本和製作差異, 給他一輪聽下去...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