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今天弄到一條 MIT Oracle Z-Cord Reference Version 2
準備跟 SILTECH 880P TARA LABS THE ONE 跟WIREWORLD 白金....這些價位差不多的線
好好PK一下...
goldbingo wrote:
您好Pachilla大,因為也還在學習聽感,能請教您這邊敘訴的動態,具體是什麼感覺呢?能否麻煩您稍微再多些細節,例如什麼曲目的哪個段落,會比較容易聽到您說的感覺。感謝~
就是 "主旋律/人聲" 與 "背景" ,"強音" 與 "弱音" 之間的落差。
對我而言,如果平常習慣聆聽的音量時聽起來主旋律跟背景伴奏霍在一起,聽起來在同一個2D平面,需要提高音量才能辨識出足夠的細節跟層次立體感,那就是動態表現不佳。
所以如果背景越黑,細節越豐富,旋律/人聲懸浮於背景,即使深夜聆聽音量不高,那些細微的跌宕起伏都可以清楚的辨識。
但是前提是你的音樂檔案錄音品質要好,很多檔案錄得很爛的本來就沒救了,然後儘量的不要用串流音樂檔標準,因為我實際用同一台訊源 A/B 比較同一首歌 (Qobuz vs. WAVE),在層次立體感還是 WAVE 檔案的表現比較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