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開箱】B&W 803 D4 + McIntosh MC462 + C53

PY8888 wrote: 
黑膠的音響性若要搞到接近我目前數位訊源要花很多錢還不一定能達到
...(恕刪)

之前在燒友家聽黑膠,三十萬的黑膠同場pk 串流 dCS Vivaldi三件式,很明顯的黑膠勝。 

有燒友聽過數萬元的入門黑膠說很棒,但我也聽過10萬左右的黑膠,覺得不大理想,看來黑膠的搭配及調校也是大學問。
PY8888
PY8888 樓主

有人說數位要搞到像黑膠一樣好聽要花很多錢,也有人說黑膠要搞到像數位一樣好聽要花很多錢,前者可能是以類比味/音樂性當指標,而後者是以音響性當指標,兩種說法都對吧[笑]

2023-08-07 19:56
C53 (還有包括McIntosh近代的前級像我的C2600)的特色是輸入端子與輸出端子都很多, 也包括MM/MC唱放, 還有MCT的SACD的DAC. C2500/2600/2700的真空管還特別專門一對管給MM, 另外專門一對管給MC, 沒有用到真的蠻可惜.

不過我從小從黑膠玩上來, 黑膠的優缺點知道得很清楚. 以我現在繁忙的工作生活, 實在沒有精力去仔細顧黑膠. 黑膠的水很深, 好的與貴的器材音質跟便宜的相差很大, 所以我不建議只是買台隨便玩玩. Technics SL-1200系列我覺得是最基礎的入門, 至少它馬達的精準度與底盤的避震度有基本的水準, 而且唱頭也要精挑細選.

一般而言, 老的類比錄音, 注重柔聲細膩, 注重人聲的甜美與弦樂的擦弦, 黑膠有優勢. 所以如果喜歡以往錄音的老歌或老牌歌星唱的, 或是1960~1970年代末類比錄音很發達的古典音樂錄音, 黑膠真的比轉換成數位來得自然,來得好聽, 也更有味道.

但是到了尤其是1990代末期以及2000以後的數位錄音, 不管是高解析PCM, 原始DSD的SACD等, 較新的錄音無論是在空間定位感, 動態範圍, 聲音純淨度, 大爆棚的表現, 以及教堂現場迴廊表現, 新的數位錄音絕對樂勝老的類比錄音. 這些數位錄音無論用自己的DAC來聽, 或是用CD/SACD來聽, 還是勝過黑膠. 要知道唱片公司仍然需要把數位錄音類比化才能刻製到黑膠, 與其讓這些公司多此一舉, 還不如自己用自己喜歡的DAC來自己轉.

所以我對玩黑膠的建議至少有三點, 否則會辜負黑膠的好音質:
1. 懷念的經典老類比錄音有很大的優勢. 原廠是數位新錄音轉刻黑膠的就算了.
2. 就算不是超級發燒, 唱盤與唱針和唱臂加起來基本上至少要有十幾萬元以上的預算才配得上樓主現有的器材
3. 仔細的唱片清潔保養, 轉速的控制, 針壓與唱臂巡軌的調整,極為穩定,沒有震動的底盤都是要極盡心的.
大維0840

長知識了 感謝分享

2023-08-07 13:55
PY8888
PY8888 樓主

說到重點:現代黑膠=數位>DAC>刻唱片>唱針拾音>唱放EQ,多了後3道處理音響性必然比數位>DAC差,道理類似真空管雖音響性較差但獨特柔化音染有人反而覺得順耳好聽

2023-08-07 20:11
請問iFi ZEN Stream如何接法較好?
echo101 wrote:
iFi ZEN Stream如何接法較好?
比過iFi ZEN Stream的USB vs 同軸、有線 vs WiFi,盲測都聽不出差異,可能原因:
1. 差異本就很小
2. C53的DA2抗干擾強,只要01資料一樣,DAC音質不受來自輸入介面的電噪和jitter影響
3. 我的設備不夠好不夠靈敏所以聽不出差異
4.我木耳
CIVIC 9

小弟意思是你聽到後面會不會不夠心裡惡魔慫勇你買mono啦!有機會聽2台去推可能就不一樣了!我還沒聽過mc452推我803D啊!這幾年應該也不會動擴大機了!打算換車所以現在設備就先聽囉免強夠用啦!

2023-08-08 21:52
CIVIC 9

我有聽過803d4是配c2700加mc611!聲音清晰低音更力反應快!mc452是夠了但是2台大瓦數去推一定又不一樣有機會版主可以去聽看看!

2023-08-08 22:04
CIVIC 9 wrote:
好奇沒考慮c2700 ! 那真空管超漂亮的~
若是McIntosh推D3建議前管後晶較耐聽,但D4這代的中高音已改得比以往豐厚柔潤,經多次比較(含C2700 PK MA5300的前級、MA12000 PK MA9500)個人覺得已無必要用管前級潤飾(會犧牲部分清晰度和低頻結實度)

C2700和C53同價,C2700的真空管是好看可惜只能由上蓋玻璃看,聽歌時由正面看不到,我放音響架內所以即使走近還是看不到,而C53面板比C2700多了8顆銀邊EQ旋鈕,看起來似乎比較豐富比較厲害

另,Mcintosh得獎的組合就是C53 + MC462

可以多一台MC462 變成bi-amp,應該會蠻有感的!
buick15078

[錢][錢][錢]

2023-08-11 16:58
PY8888
PY8888 樓主

2台600W的MC611應該效果更好且更便宜

2023-08-13 16:25
賞心悅目又好聲,生活空間和音響視聽取得最佳平衡,超讚的~~不給個滿分怎麼行!!!
PS Audio P12 + SOtM sNH-10G + Dynaudio Focus 50
PY8888 wrote:
幾年前就想升級客廳的Dynaudio...(恕刪)





我個人覺得這兩張照片是我看過中最讚的家庭劇院擺設了
雖然我應該一輩子也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但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效法大大的設備跟環境,弄一套小規模一點的~
PY8888
PY8888 樓主

[謝謝] You can do it!

2023-08-13 0:11
CIVIC 9:
我有聽過803d4是配c2700加mc611!聲音清晰低音更力反應快!mc452是夠了但是2台大瓦數去推一定又不一樣有機會版主可以去聽看看!


如果要Mono-mono 分離式的, 以McIntosh的產品線來說還有更高等級的前級來搭配.

C53或C2700的最佳搭配是MC462. 如果想再上一層樓, C53在電晶體部分已經到頂了. 真空管部分還有一台C12000, 可以搭配後級雙mono的MC901或是兩台MC125kw來做mono-mono, 而且還要一台分離式的DA2 MDA200來解訊源.









至於價格? C53+MC462已經非常可觀了, 如果搭配上面的層峰等級, 也許至少再上去3倍吧?
CIVIC 9

真的c53加mc462價錢真的已經很恐怖了!

2023-08-13 20:01
似乎大部分802/803燒友都只用100W~350W推,而我有較大的MC462(450W)推較小的803 D4已經很滿足了不敢再多奢求

McIntosh晶體後級依架構大概分3種:
1. 低階(入門): 一般的AB類(無輸出變壓器),如MA5300(100W)、MA252(100W)、MA352(200W)
2. 中階(經典): 有輸出變壓器,如MC152(150W)、MC312(300W)、MA8900(200W)、MA9500(300W)、MA12000(350W)
3. 高階: 有輸出變壓器 + Quad Balanced(輸出變壓器也是平衡式): 如MC462(450W)、MC611(600W mono)、MC1.25KW(1250W mono)、MC2KW(2000W mono)

450W的MC462是McIntosh最小的高階後級(Quad Balanced),又是最大的立體聲後級,算McIntosh的中堅產品

McIntosh旗艦前級C12000有 晶體/真空管 兩種輸出,一台抵2台

PK C12000的真空管前級輸出 vs MA9500的晶體前級,個人喜歡前者(柔順細膩且保有不錯的音響性)
PK MA12000的真空管前級 vs MA9500的晶體前級,個人喜歡後者(較清晰結實)
PK C2700真空管前級vs 入門MA5300的晶體前級,個人喜歡後者(較清晰結實)

所以雖C2700與C53同價且有庫存現貨,我還是寧可等缺貨的C53

. 803 D4是同外型、同箱體結構和同單體技術的801、802、803 D4中 "最小" 的
. MC462是McIntosh的高階後級(Quad Balanced)中 "最小" 的
. C53 + MC462是McIntosh的得獎組合

所以把803 D4、MC462、C53兜在一起等級應該還算匹配吧? (我猜)

MC462的機身5面都很有看頭,1分多鐘的短片介紹: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