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開箱燒友的Accuphase E800

bigeyeboy wrote:
我去聽A48推803、再測試hotel California live on mtv, 哪鼓聲是直接一坨。
Diana krall - temptation 的bass撥弦聲、直接是無高無低一坨、毫無低頻細節可言。

這是推力不足還是A類就這樣?

低頻變成一坨有幾個情形, 一個是低頻量太大, 另一個是電流供應不充份, 控制力不佳.

在我系統上, 如果換了條中低頻比較肥厚的線材, 也一樣會有低頻過量糊成一團的情形, 這時候喇叭擺位要重新調整. 在我系統上測試過accuphase A類的只有A200 A300 E800, 這幾台都是低頻量感很大的. A48會不會低頻量也很大, 我就不清楚了.

還有一個可能是線材不佳, 很多低價線材遇到低頻就糊在一起, 給它功率再大的擴大機也沒用. 喇叭線接觸不良也會, 這個比較少見, 但是有遇過.

E800是8歐姆50W, 4歐姆100W, 2歐姆200瓦的大電流擴大機. 它的瞬間低頻量是很充沛的, 我用它來推802D3感覺動態也是相當理想. 不過.... 這只限於中小音量. 如果要大開大閤爆棚, E800的功率就不夠用了. 別說E800, 我先前的A200, 測試1812的大砲, 音量開很巨大的時候 (95dbA~100dbA 以上), 最大功率有記錄到190W, 音量再開大一些還有衝到390W. 這種音量E800絕對是應付不來的, 這時候軟腳的情形就出來了.

先前在我系統上測E800, 正當聆聽音量低頻並不會糊, 也是很清晰。
bigeyeboy wrote:
這是推力不足還是A類就這樣?用E5000反而一切正常


我不專業的看法是,玩A類還是以前後級為主,綜擴就是AB類..
pohsuan wrote:
我不專業的看法是,玩A類還是以前後級為主,綜擴就是AB類..

音響玩過一圈後, 我的心得是簡單就是美, 綜擴雖然失去了一些組合的樂趣, 但也因為單純, 使用起來更輕鬆,適合中度以下發燒友.

同品牌裡A類的價位通常高於同階的AB類,  聲音素質也通常是A類比較高, 主要的缺點是功率小,開大音量爆棚力有未逮.

對我來說, A類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它要熱機才比較好聽, 這個我就沒耐心了. 不過我接觸過的accuphase A類, 似乎尚未熱機聲音也還有一定水準, 這個倒是加分不少.
bigeyeboy wrote:
我去聽A48推803、再測試hotel California live on mtv, 哪鼓聲是直接一坨。Diana krall - temptation 的bass撥弦聲、直接是無高無低一坨、毫無低頻細節可言

真巧,我也有一樣的經驗,我是PK Accuphase A48 vs Mcintosh MA12000(直入後級)推803 D4,試聽曲目也包含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1994 live CD版)和Diana krall的Desperado

相對MA12000,A48低音的確是暈開的,速度也有點跟不上中高頻,遇到連續低頻音量大一點會連在一起類似低頻駐波轟起來,老闆說.....失控了

無獨有偶,我去年PK E-5000 vs H390,E-5000也發生過持續轟聲,可能是低音太強空間產生駐波(但同場PK的190和390都不會?),也不排除是控制力不夠喇叭失控,請參以下連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6664591&p=4#86036258

前陣子有機會同場PK Accuphase E800、E4000、Mcintosh C53+MC462推KEF Blead,E800厚一點,E4000高低音延伸好一點點,但兩者音色聽起來其實差不多,假設E4000和E800音色差異為10%,則E4000和C53+MC462音色(不談音質)差異會達50%! 以推Blead而言(推其他喇叭不知道),Accuphase細膩有餘活力不足、低音較糊較拖、音場較遠較小、人聲不凝聚,Mcintosh渾厚有力快速外放、音場較大較近、臨場感好、人聲較凝聚、我和老婆都覺得聽起來比較輕鬆自然好聽。我比過不同功率的Accuphase、不同功率的Mcintosh,也比過不同功率的Hegel,心得是同品牌同設計架構不同功率機型之間的音色差異其實不大,但不同品牌音色差異則很大

經以上試聽後我開始專注Mcintosh,之後在MyAV找到一篇心得與我的經驗很類似: 原用Accuphase推PMC 5.26,在大空間小聲聽的厚重感、3D空間感、臨場感不滿意,討論了1百多樓大多在討論環境不佳、音量太小、訊源不好、線材..... 打轉,最後其他不動只將擴大機換成Mcintosh就解決了(整個音場更開闊,聲音更生動,活跳跳。整個中下盤量體都出來,高中低頻也很均勻, 讓PMC 25.26表現出了自己的實力)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a70c8d6c51bbf35b6c1c80225fb0246c&threadid=20489580&perpage=12&pagenumber=9

樓主經驗: 同場比較Accuphase入門前、後級組合搭Wilson audio落地喇叭,感覺老麥家的高階綜擴略勝一籌.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732119#72340199
KAWAINE

[讚][^++^]

2023-07-13 17:38
buick15078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2023-07-14 8:34
PY8888 wrote:
PMC 25.26


PMC跟dynaudio特性比較像,畢竟我也曾是用家
配有輸出變壓器的MC擴還不賴
但是呢,MC配N802以上卻不太行(804也許不錯)

擴大機這玩意,別只看規格
要實際聽到搭配比較準確
譬如有些小喇叭配大功率後級,反而厚重的中低頻卻不見蹤影
許多人嫌bryston配PMC聲音粗單薄
但是配上spendor卻好聽的不得了
看搭配~
PY8888 wrote:
真巧,我也有一樣的經...(恕刪)

個人認為Accuphase的價值在它的旗艦機種。

Accuphase的中低階機,除非是喜歡它的音色,不然同價位或稍低價位有很多不錯的選擇。

高階機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 看看其他歐美高階機,一台比一台天價。 我偶爾有機會去超級發燒的燒友家聽音響,聽完真心覺得accuphase的旗艦款很超值。 除了帳面功率輸人家,外觀不夠怪獸以外,實際表現一點也不落下風。

至於accuphase低頻, 調整得好就是有音樂性的尾韻,沒處理好可能要面對駐波或糊成一團的低頻,但只要肯花心思一定能處理好。 我覺得音色的差異才是重點,畢竟accuphase的招牌音色是那麼的有個性,喜歡自然開闊或強勁能量感聲音的燒友,可能就與accuphase無緣。
vicence wrote:
MC配N802以上卻不太行

請問是哪個型號的MC配N802不太行? 哪方面不好?
(N802上市已25年與802D4差異不小,有輸出變壓器的MC從150W~2000W都有差異很大,早期迴授點在變壓器一次測而近期在二次側特性差異很大)
vicence

MC352

2023-07-15 0:27
PY8888

MA12000(一樣350W)推803我都覺得不太夠,25年前的MC352推802當然更不行,這與輸出變壓器無關與功率有關,老麥高階機(含2000W)一律用輸出變壓器,反而小功率和低階機都無輸出變壓器

2023-07-15 2:08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Accuphase的價值在它的旗艦機種。Accuphase的中低階機,除非是喜歡它的音色,不然同價位或稍低價位有很多不錯的選擇。accuphase的招牌音色是那麼的有個性,喜歡自然開闊或強勁能量感聲音的燒友,可能就與accuphase無緣

以上分析很精闢,AQ的中高頻的確很有特色(非中性),且其中階機的推力與低頻控制力和差不多價位的對手比並非強項,但很多人誤以為AQ的E系列是 中性、大推力的 "百搭機",說買E-XXX就對了(未先了解常聽音樂類型和評估搭配的喇叭是否適合?)
vicence

AQ前級或粽擴在高頻比較有特色,喜好見仁見智,純後級則中性略偏厚度,推力看喇叭搭配選AB或A類

2023-07-15 0:32
這牌子感覺就是比較適合亞洲用戶

聲音比較偏寡淡,加上AAVA控制方式能讓小聲播音樂有不差的表現

亞洲多數空間跟歐美比偏小,加上也可能比較不聽鄉村搖滾那類

這牌在美國就沒那麼多人用,那邊MC應該大於AQ用戶很多

他的A類讓我覺得有點糊糊的,有尾韻,但是相對的收放感覺就沒那麼自如

不過以中階價位來說這牌很值得了
CJ64 wrote:
這牌在美國就沒那麼多人用,那邊MC應該大於AQ用戶很多


你講的沒錯.

我上US Audio Mart二手市場查了一下, McIntosh有128個amp列出來的廣告, Accuphase則是12個amp列出來要賣.

上eBay查一下, McIntosh Amp有列382台, Accuphase 11台.

可是如果查一下eBay Japan, 那Accuphase則有列出247台! 可見Accuphase市場仍然是集中在日本.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