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oundbar出現後,重視音效的人變多了

Masiwei6b wrote:
幾年前我身邊的朋友,...(恕刪)

聲霸已經是主流商品了!主要原因是體積小,安裝方便,平價,音效好過電視,至於音質雖然比不上同價位二聲道喇叭,但聽一般流行樂也很足夠了!

我自己有三套二聲道喇叭,但老家還是選擇聲霸,老人家聽得很開心,加上是老舊公寓裝修,一切以簡潔好用就好!

captainwu wrote:
聲霸再怎麼不濟也比電...(恕刪)


可能是要看那一台電視,家人剛買Panasonic 65LZ2000,這台電視喇叭就比有些聲霸的聲音好,原本家裡是用Sony HT-Z9F,一對比下電視喇叭的聲音比聲霸好了好幾個等級。
NanoGuidingStar

因為LZ2000的揚聲器系統是賣點之一,還有一台LZ1500是跟2000一個樣,只是把揚聲器系統拔掉,像飛利浦也有出跟B&W合作整合聲霸的OLED電視,都會比一般電視破爛揚聲器好

2023-02-22 10:55
NanoGuidingStar

因此,嚴格來說,當你買這些電視時,等同於有花一筆小錢投資另外的電視揚聲器系統,只是錢都算在電視本體內了

2023-02-22 10:57
最近剛好看到這篇文章,杜比全景聲跟傳統5.1的區別
我才發現我聽了一年的HT- A9竟然已經不是單純聲道的區別了,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就是“全景声不仅仅是增加几个声道那么简单,而是把整个声音系统架构都颠覆了,从之前基于声道来混音的技术上升为基于对象的音频处理技术,也就是说声音不再是按照声道预设好的,而是根据具体环境,通过解码器计算之后按照算法来指定具体的某些喇叭输出。这是自环绕声时代以来最重大的发展。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是首个基于声音对象(audio object),而非声道的家庭影院系统。什么是声音对象?您在电影场景中所听到的任何声音都是声音对象,如孩子的叫喊声、直升飞机的起飞声、汽车的鸣笛声。电影制作者运用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可以准确地确定这些声音的发声位置并随情节发展精确地控制声音的位移。”

所以按照這篇文章的說法,要能體現全景聲不僅僅是增加天空聲道這麼簡單,而是你必須要有多個喇叭才能感受出來,我以往對於多聲道的理解一直是停留在每個音軌都設定好使用哪一個喇叭來發聲,但全景聲是用“聲音對象”作為聲道發聲的標準,這也讓我每次使用我的A9聽到聲音轉移的部分非常令人震撼的感覺,就是你可以明顯感受到腳步聲的移動方向。這一點估計是傳統5.1比較難的部分,我現在也可以理解為什麼A9不強調中置聲道,因為如果按照全景聲的解碼方式,人聲不一定隨時都在使用中置,有可能是左邊甚至是天空聲道,我在看沙丘的時候,就發現很多對話聲都出現在後面,這個提供的感受真的很不一樣。

回到這層樓的主題,要能體現全景聲,尤其現在有大量的串流內容都有這樣的音效,越多喇叭效果才會越理想,尤其還必須要有天空聲道,除了你真的去買7隻喇叭以外,唯一能體現出全景聲的效果,就只剩聲霸這樣的產品了,雖然聲霸的每一個喇叭尺寸都不大,但環繞效果需要喇叭就是要多,兩害相權取其輕,用一條長方形的盒子裝上7、8隻喇叭,再搭配後環繞,音場的效果肯定不差。

我真是有點汗顏,用了一年的Sony HT- A9才知道原來全景聲的變化這麼大!如果各位主要是看netflix、Disney+這類型,但是又沒有足夠地方拉線裝喇叭,聲霸幾乎是唯一選擇,很有可能還是最好的選擇!
ThomasLin

我不是沒想過,只是真的不想弄一堆線飛來飛去的啊!

2023-02-22 14:10
Pond Fish

用過真正的7.1劇院,預算不用高,只要2萬5等級的環擴,4萬等級的7.1喇叭含低音,你會發現A9的音質與速度只是堪用,連中等都談不上。

2023-02-22 18:12
ThomasLin wrote:
聲霸幾乎是唯一選擇

我還是要再說一次,這篇文章講的是5.1和Dolby Atmos的差別,並非是指傳統多聲道vs聲霸的差別,不要偷偷置換概念呀!

文中寫到: 「但是,如果您已经有了钟爱的传统扬声器,您只需购买支持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的扬声器模块即可。此类模块仅包含向上发声的扬声器。您可以将模块放在现有扬声器上面或旁边的其他平台上。」
這就是我前面提到反射式的dolby atmos-enabled喇叭呀,所以傳統5.1聲道用戶若沒辦法在天花板安裝天空聲道,一樣可以在主聲道喇叭上方擺這種atmos enabled喇叭呀,並非只有soundbar這種選擇啊!

現在具備atmos的soundbar基本上就是採用atmos enabled喇叭的相同方式來解決上方音場的安裝不便問題。
amorphis wrote:
我還是要再說一次,這篇文章講的是5.1和Dolby Atmos的差別,並非是指傳統多聲道vs聲霸的差別,不要偷偷置換概念呀!

文中寫到: 「但是,如果您已经有了钟爱的传统扬声器,您只需购买支持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的扬声器模块即可。此类模块仅包含向上发声的扬声器。您可以将模块放在现有扬声器上面或旁边的其他平台上。」
這就是我前面提到反射式的dolby atmos-enabled喇叭呀,所以傳統5.1聲道用戶若沒辦法在天花板安裝天空聲道,一樣可以在主聲道喇叭上方擺這種atmos enabled喇叭呀,並非只有soundbar這種選擇啊!


沒有偷換概念,“已經有了鍾愛的傳統揚聲器”這不就意味著你已經有條件佈置很多喇叭了嗎?有條件在自己家放上5個喇叭,再加上你所謂的2個天空反射型,這樣的人有多少?我平時很喜歡看youtube上面介紹房子的影片,很多大坪數的豪宅都不一定很好去佈置5.1聲道了,更不用提一般家庭了。我自己的客廳都有10坪了,但我實在不想去搞這些線在家裡的天花還是地板飛來飛去,對我來說,聲霸的產品已經徹底滿足我的需求了。
amorphis

反射式就是不用搞天花板的呀,甚至搭配同一家的主聲道還不用拉線,例如: jamo S8 ATM

2023-02-22 14:18
我的想法,Soundbar和傳統多聲道沒有絕對誰好誰壞,只能說兩者適用的情況不同。
對安裝環境受限、不想拉太多線、追求簡潔方便的人來說,Soundbar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如果環境許可、追求更好效果的人來說,可能會偏好實體多聲道。

但不要有「Soundbar才有反射式ATMOS方案,傳統多聲道要搞ATMOS只能裝在天花板上很麻煩」這種錯誤認知。傳統多聲道一樣可以選擇簡單安裝的反射式ATMOS方案,就不用拉線到天花板啦,且各大廠幾乎都有出自家的專用擴充模組,例如:

JAMO S8 ATM


SONY SS-CSE


ELAC DA42


Klipsch RP-140SA
換個角度
會不會就是不重視音效
才很多人選擇購買音質比電視好一點的 Soundbar??

自己是年輕時玩音響玩了一輪
雖然沒花多少錢但專線跟幾十萬也有
但現在反而會想買Soundbar
主要是不佔空間,聲音不需要大,簡單夠用就好
過了三十歲結婚後要追求的東西真的變簡單很多
amorphis

就像TWS真無線藍牙耳機取代有線耳機變成主流,還有手機取代數位相機一樣,雖然不夠好,但習慣方便後就回不去了

2023-02-22 15:56
yuemlai

同意您的看法, 聲霸就是要給簡單使用, 不想花太多時間去玩音響, 但又不要犠牲太多音質的人使用的,但不代表玩聲霸的人就一定對音質要求不高!

2023-02-22 16:52
captainwu wrote:
聲霸再怎麼不濟也比電...(恕刪)

以前電視音質印象最深的就kuro、三菱、jvc,都死光了
也許是中文表示不夠精準吧 所以有不少人想要嘴樓主
我覺得大家可以把「環繞音效」跟「音質」分成兩件事

環繞音效
360度 > 9聲道 > 7聲道 > 5聲道 > 3聲道 > 2聲道

.1 的重低音需不需要加單看你各聲道是否本身就有能力發出滿足的低音

再來
音質
跟你用聲霸還是單顆多聲道沒有關係
關係在你用的喇叭及驅動喇叭的擴大器(獨立or內建於喇叭)有多好

就算是聲霸也是有分模擬360度還是幾聲道
就算是聲霸也是有分喇叭單體等級、機構聲學設計

模擬360度或多聲道的便宜聲霸其環繞音效 > 我有良好驅動但沒有環繞的2聲道ELAC BS403
我有良好驅動的2聲道ELAC BS403其音質 > 模擬360度或多聲道的便宜聲霸其音質

買聲霸是為了在可以負擔的經濟及空間、操作能力下
取得較好的「環繞音效」罷了~
至於音質
從以前到現在,就我的感覺,人數是沒有改變的 XD
NanoGuidingStar wrote:
有些觀念要釐清,隨著...(恕刪)


Sonos還真出了
Era 300可以靠近天花板反著裝...lol
NanoGuidingStar

請問Era 300可以靠近天花板反著裝的資訊來源是? 有圖片或文章可以看嗎?

2023-03-22 8:42
mjohns

Johns Tsai https://www.sonos.com/en-gb/guides/era300 其中寫到如果你要將era300安裝在離天花板小於61公分之時 建議用戶將之反著裝

2023-03-22 9:03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