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同價位的前提下,現在的音響比以前進步多少?

剛到手了一台ONKYO TX-NR6050

準備來體會現代音響的環繞感受
jawel wrote:
D類以PWM架構來輸出, 以Duty做控制, 效率高於95%以上, 但半橋的架構, 先天上就有切換及死區損失的問題, 當音頻頻率越高, 這種問題就越凸顯, 所以D類的高頻顯得不自然


有短處,剛好也代表 D類 還有「未來」的改善空間
A、AB類你打死它們,發熱跟功耗永遠也無法解決

另外,D類目前搭配,幾乎都是交換式電源設計
彼此原理有相當的相似性,兩者同時進步中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ju5888 wrote:
有短處,剛好也代表 D...(恕刪)


想太多, 先天上的問題, 是無解的
JohnTitor

d類看起來只會越做越好,所謂那些缺點,現在做得好的d類還真聽不出來呢

2022-12-26 23:17
ju5888

Genelec 就做的很好啊,廠牌自己獨立設計的

2022-12-27 11:18
“刻板印象”比”技術瓶頸”還要難以突破!

說到有沒有進步,照照鏡子想一想,有多久沒有更新老舊的資訊和老舊的經驗了。
jawel wrote:
D類以PWM架構來輸...(恕刪)


D類和AB類都可以設計成 全橋或半橋,都是用多一倍電晶體,你應該是說D類要二組MOSFET加調變,開關導致高頻失真。

以上不是沒法解決,像MA12070是使用多一組MOSFET,使輸出電壓不只1/0,而是1/2/3,在全橋模式下就有五個電壓值,再放棄一點效率使用600KHZ開關頻率 (89%vs91%),而全頻0-20khz THD+N 是低於0.01,比很多Class A/B 0.02% 更好,失真典線是平整,沒有一般Class D 的高頻失真山谷。。。

https://www.infineon.com/dgdl/Infineon-MA12070-DS-v01_00-EN.pdf?fileId=5546d46264a8de7e0164b750002861a5
P.38

相反ClassAB欲有很大的交越失真根本沒法解決,而且越低頻問題越大。。。
Levelzero wrote:
“刻板印象”比”技術...(恕刪)


真的,刻板印象而且「台灣限定」還真多。

很多說法在國外美日音響界都沒有看過類似的。
問個門外漢問題。
第3代的半導體氮化鎵技術是否有可能可以適用在D類的電源?
氮化鎵的優點似乎還挺多的?
新增小橘子一枚
cheonglee wrote:
D類和AB類都可以設...(恕刪)


你知道你在講什麼嗎?

半橋.AB類, 電路都是推挽架構, 差別在工作點(區域), PWM工作在飽和及截止區, 而AB類則工作在線性區, 不懂就去做功課, 不要在這胡說八道誤導別人
componentbeggar wrote:
答案很簡單Hi-End...(恕刪)


這倒是真的
gp7497 wrote:
第3代的半導體氮化鎵技術是否有可能可以適用在D類的電源?


記得早有產品了喔

但是更要效率的電供,跟聲音好壞其實沒那麼大的關係

很多人會把這類東西講成黑科技,但實際工程上面這跟好擴大機沒有打上關係

絕大多數的玩家,還是在比較20W推力以下的品質.....以及是否可以瞬間放到200瓦以上 (這需要電容,電供方式影響沒很大)
拿汽車比喻,你在乎的時速80KM以下的舒適度,以及0-100的加速表現;極速是250或350對多數用戶而言,重要性根本沒有前2者重要

而氮化鎵技術像是油耗表現....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