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心得分享】新手入坑的一些小建議

long1815 wrote:
大家好我是信子時間過...(恕刪)

我昨天晚上看幾部你介紹喇叭的影片,表現中規中矩,很是不錯!當然還達不到網紅陳先生的個人魅力,但年輕、有心就是本錢!繼續努力,加油!
Volf wrote:
網紅陳先生


可能這位網紅陳先生激勵很多人「我也可以」
stevechang

網紅陳先生我最近也看了不少,他的確是有提供了入門者一些不錯的入門途徑。至於專業面的東西,我入不了坑...不花錢的我都願意試它一試..XD

2022-10-19 11:36
lingo1388

stevechang【我入不了坑】但表現出一付“很厲害”來教導(說穿就是在推銷東西)新手,又很容易被識破假象,不覺得這樣很離譜,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嗎?

2022-10-19 12:11
插話 : 發燒音響既燒銀子又燒腦袋, 老手也有腦殘糊塗的時候
若不自制, 面前會又冒出一對墓碑
初燒燒低頻, 中燒燒中頻, 高燒燒高頻?不變準則 ?
剛又看到隔樓網友提到Bliesma T34B喇叭單體
又動心了? 這次大概不會, DIY的人只要不去社子島拜訪木工師傅就沒事...
對不起, 老人晏起, 喃喃自語...
bulldog2005

搞一對ELAC,高中低全給你了,哈哈

2022-10-22 22:35
管子那麼多種,什麼管子什麼聽感?是否該陳述一下?新手需要的瓦數、輪廓粗細、定位、音場寬深度、高度?還是真空管都行就好了⋯⋯
....同價位換品牌只是換音色而已,不會增加其推力....
好奇請問擴大機的[推力]怎麼定義? 如何經由量測儀器比較出[推力]的質量?
Volf wrote:
我昨天晚上看幾部你介(恕刪)


謝謝您的支持

我會努力的
Kuo21 wrote:
管子那麼多種,什麼管(恕刪)


之後有機會再慢慢分享
allcolor wrote:
....同價位換品牌(恕刪)


用同樣工作音壓去比較出來的

例如工作音壓85DB,38HZ處的DB數高低不同

這首歌為例50秒處的鼓聲

就能比較出低頻端的推力了
給樓主2點參考
1.
影響聲音的比重應該是
空間=喇叭>擴大機>訊源
空間良好擺放+優秀的喇叭離軸反射聲形成的包圍感+不錯的軸上頻率響應,是好聽的來源--這是心理聲學的研究結果
再說失真的數量級一般而言也是,喇叭>擴大機>訊源

2.擴大機貴得比較好這點不能認同
好不好要看設計的功力,這點可以用各種數據評量出來,而價錢是商業利益和市場來決定的,和技術沒有相關
ps:如果有人說數據不重要,聽感才重要,那就是不了解數據

擴大機的差異沒喇叭大,在撥放音樂時有"掩蔽效應",一般人很難聽出來(在盲聽下),除非了解數據,知道該數據對應何種結果,才能知道要注意聽哪裡可以分辨出來差異---這也是好設計者應有的條件,不然在設計啥他自己都不知道
同一對喇叭,同一種訊源,換不同的擴大器,感受上或許不太有很大的差異,畢竟還是被喇叭的音色調性給限制住;但是同樣訊源與擴大器,換了不同的喇叭,各家喇叭的音色特性差異是立刻就能感受到的。我是建議若要升級,更換喇叭應該會更有感。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