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5888 wrote:1.您能夠談喇叭的「...(恕刪) 指向性數據Genelec有圖表,一般在說明書的最後一頁,而且Genelec說明書也有說明。還有不要片面性說被動箱不好,很多歐美管弦樂手或是音樂制作人,在家中也是聽一套四萬的被動箱系統。也不是主動或是被動問題,而是大部份的GENELEC是近場監聽音箱,是不適合用在家用的。。Genelec有G系列家用箱,但因為只是把XLR換成普通輸入,實際還是監聽箱,賣量少得多。。說監聽箱出來的聲音才純正,才真的很好笑,工作箱一定純正 ?知不知很多古典樂章本來就是一堆混,或是效果就是要混。。。。拿監聽箱卻不混因為系統是要拿來找噪音。。。只是過分強調細節。。。。實際上也不可能一組監聽箱百搭,聽樂器位置,整體性,分離度往往是不同音箱的工作,看錄音室這麼多組音箱就可知了。更甚如果要錄制現場樂隊,錄音工程師往往要在現場中間位置細聽,才在後期在多達數十組錄音咪中混出最接近現場的版本。台灣HIFI市場強調的美聲,但是很多聽HIFI的人本身音樂水平不高,以至過份強調貴即是好,解釋度大於一齊,調出奇怪的分離度才是問題。。。然後想替 Genelec 做音箱單體的廠商,本來就是很多HIFI廠的單元的代工。。。
Ju大好像沒有看懂我前面18樓回的反而一直強調主被動orz...我只是在強調DA機器對整個系統的影響不會比後端的喇叭還要大,樓主的DA已經有一定等級了,如果有額外多的預算應該要放在喇叭上,根本就不是主動被動的問題,所以才會請樓主去借同樣價位的DAC和喇叭在自己家裡環境測試,同價位器材差別看是換DA影響大還是換喇叭影響大,這才是我想表達的重點...我自己對主動被動根本沒什麼意見,之所以會建議樓主買中國擴接被動純粹是現在對岸內卷嚴重瘋狂堆料,比起歐美廠同樣的料件性能都可以用很低的價位入手,權衡下便宜chi-fi搭配中高價喇叭的性能音質輸出CP值非常高,才會這樣跟樓主說,如果樓主喜歡主動和G牌的聲音那也沒問題啊,原有的喇叭賣掉加上三萬預算上個更高級的主動也會比現有喇叭換個三萬的DA好聽,我想表達的就是這樣而已另外拋開音質外,被動的"好玩"&"可變"程度比主動系統高,如果家裡有多套喇叭,可以交換折騰一下,很有趣的;我自己家裡租屋處工作室不同房間就有很多套主被動喇叭藍芽和劇院,有時閒來無事就會不同器材東換換西換換,就純粹是在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