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少見的組合: 用NAD M33 綜擴搭配 B&W 802 D3

McIntosh中堅機型C53前級+MC312後級加起來也要將近1.4~1.5萬美金, 稍貴了一些. 不知Accuphase的中堅機型前後級組合會是多少錢?
感覺B&W 7系列搭起來不錯
apofirst wrote:
自從買了B&...(恕刪)

我也是現役802d3的用家。  基本上802d3對擴大機的容許彈性很大,測試過平價擴大機,一樣能聽音樂, 但相對於較高階的擴大機,聲音就比較平淡呆板。  

平價擴大機一般無法及時供應足夠的電流來頂住低音單體的反電動勢, 造成低頻延伸不足。 舉個例子來說,鼓聲的尾韻不見了,只有鼓皮響。

樓主可以考慮添加一顆重低音, 分頻點可以調低,幫助低頻下潛。 分頻點調高聲音會比較混濁, 如果系統沒那麼敏感,分頻點調高一些也無妨, 整個下盤厚度會增加。 

低音下潛足夠, 音樂的活生感馬上提升一截。 加顆重低音,是cp最高的做法。
takethemall

D類擴大器因為是用開關元件,所以不會有反電動勢的困擾,開關之間反電動勢就灰飛湮滅了。

2022-04-19 16:26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平價擴大機一般無法及時供應足夠的電流來頂住低音單體的反電動勢, 造成低頻延伸不足。 舉個例子來說,鼓聲的尾韻不見了,只有鼓皮響。


很精準的解析啊!!

這也是高價擴大機的價值所在 (沒人家裡需要真的有300W這種吵死人的推力,但300W的Sub....好像沒人要)
agaupig wrote:
我自己用m33也是遇...(恕刪)


其實對擴大機來說,推力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這跟擴大機的廠牌好壞貴賤都沒什麼關係,只要看機器裡面的變壓器總共能輸出多少瓦,每聲道的電容容量加起來總共有多少,這是那一類的擴大線路,大概就推算出機器的電流供應及推力。只要配個 1300, 1600瓦的變壓器,加上每聲道電容都塞8萬10萬uf進去推力一定夠用,反正電源供應扣掉擴大線路能源效率的耗損,剩下的就是擴大機的推力,這基本上只是數學問題。真正困難讓眾廠牌各展絕學的地方,其實是音色跟失真。
agaupig

擴大機音色佔比沒DAC多,音色失真這種東西見仁見智啦,擴大機光”推的好”就很不簡單了,又不是一直塞電容就好,高音不能爆低音又要夠下潛

2021-08-05 10:55
lingo1388

DAC其實不適合擔負太多工作,畢竟D / A才是它的正職;在系統裡「前級」才是修飾聲音的主角,只是到DAC盛行被忽略了。

2021-08-05 13:26
如果想要加強低頻強度和下潛,加一台重低音確實是最有效和C/P值高的做法。另外我曾看網路上,有人拿多聲道後級來當兩聲道後級來推兩聲道,相較兩聲道後級來說,多聲道後級價格親民許多。我最近撿到一台Marantz MM8077,七聲道後級來充當我二聲道後級來推805D2,確實能感覺到中頻和低頻變的更為紮實有力。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樓主可以考慮添加一顆重低音, 分頻點可以調低,幫助低頻下潛。 分頻點調高聲音會比較混濁, 如果系統沒那麼敏感,分頻點調高一些也無妨, 整個下盤厚度會增加。 



我試過加一顆重低音, 下盤厚度有增加, 分頻點調到60Hz , 聲音還是比原來混濁一些. ( 有可能是我的重低音檔次不夠) , 所以後來聽兩聲道時就沒加重低音.

要加什麼廠牌.等級的重低音 , 甚至要不要加重低音在兩聲道, 又是一道課題了....
謝謝您的建議.
可惜沒看到全景照片,不拍來看看
apofirst
apofirst 樓主

太亂了, 不好意思貼.[笑]

2021-08-06 2:35
沒有推不動這種事
有發出聲音 就是動了
只有推出來的聲音你喜歡不喜歡
啊 不喜歡 頭殼燒了 錢也燒了
就是燒友了
apofirst wrote:
有可能是我的重低音檔次不夠


8xx d3系列中音及低音單體,材質改變,更輕更耐衝擊不易變形,固定單體框架也更堅固, 以致於單體反應速度相當靈敏快速, 比d2快相當多,能量更充足向前, 要搭配的重低音一樣要找單體反應快速的,再來重低音最好是分音斜率可調,相位也多段可調(不是只有0或180度),然後花時間精神好好的玩一玩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