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PC USB DAC是否不如一體播放機?

lingo1388 wrote:
小弟的意思是,類此說再多也沒什麼價值,因為CD已確定走向未路,無論好或壞,它就和分手愛人永遠不會回頭,情形正如MD、DAT﹙我抽屜裡都各有數十片﹚…,忘了他吧!


上面這是1991年第一張購買的CD。購買CD的主力大致在1991~1999年吧。CD都放在書櫃保存,看底下這張就知道沒有特別在照顧。

感謝提醒,快忽略CD怕黴菌,目前拿出所有CD逐片檢查快近尾聲。

這片買來聽過幾次,放了超過十年,狀況是所有最慘的,用擦鏡頭的布沾水,擦拭後就沒事了。
其實平價的純CD Player還有全新可買,簡言之現在還不是分手的時候,如果現階段有平價的播放器可取代或將來沒有純CD Player時,我再將手上這些片子轉檔也不遲,怕發霉頂多去買保鮮箱加克潮靈將CD裝入,我有些少用的鏡頭都這樣保存。以上提供參考。
nikon_user wrote:
上面這是1991年第(恕刪)


很多現象是無法解釋,眾多機身、鏡頭同住防潮箱,大家都沒事,連最早的FM2、F100…通通正常如新,偏偏就只有一支手磨鏡脫膜,奇怪不奇怪?數千張CD雖然沒防潮箱住,但也同在一面牆上,幾張小孩兒時歌曲塞在角落牆都沒上,幾十年通通沒事,只有兩套高價版各其中一張,資料層竟然會消失﹙有一說是發霉,正如照片並無菌絲﹚,另有一張滾石國語,裡裡外外完全如新有次播著播著,突然連曲目都無法判讀,打電話到滾石結果寄張全新的來,服務之好真是令人感動,從此三不五時都上滾石網加減買幾張,這些真的很難說的準,所以有人戲稱「睹人品」。
lingo1388

CD是換機也沒用,不然滾石會換嗎?鏡頭是還有更老…「技術不佳」?哈哈~~是!是!是!好啦,與主題無關我就少說!

2021-07-03 20:50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我是說DVD狀況與你CD一樣就損壞無法讀取的意思。

2021-07-04 6:21
nikon_user wrote:
上面這是1991年第(恕刪)


我 1980 左右開始買 CD ,
十多年前第一批買的 CD 開始損壞,
那時為了保存,開始 RIP CD ,玩無損撥放。
真心建議,想省錢聽好聲的話,買台好 CDP 最省,
DAC 要弄到好聽,真的要處理很多事,
處理好可以和 CDP 差不多。



檔案只要 CD 的無損檔就可以了,什麼解碼聽起來都差不多,
不必太在意這個。
lingo1388

「垃圾級」?怎麼可以這麼說?就不談高低階啦,事情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精,不是嗎?再說「升頻」不是全能,過幾年就會明白。

2021-07-04 19:09
nonennee165

以後的技術以後再說,就目前來看,當年的產品聲音品質真的不行。

2021-07-06 12:38
nonennee165 wrote:
真心建議,想省錢聽好聲的話,買台好 CDP 最省,
DAC 要弄到好聽,真的要處理很多事,
處理好可以和 CDP 差不多。

這家大陸 CDP廠商,目前產品有六個級數,我買的是第五級數,最頂級的台幣三萬多,以中國內需市場,能否存活取決在於這些經歷過聆聽CD的用戶,大陸這些廠商在內地都有不滿意可退貨的機制,產品是很有競爭實力的,對我而言只要升級他家的產品就足夠了。聽音樂是放鬆,沒必要傷腦,誰能用最簡單的方式給好音質,才是首選。
DVD是買來播放幾次就完全無法讀取,CD是沒有發生過,雖然不知您是如何損壞,但為求慎重,目前會用cd-rom測試每片是否能正常讀取,今天大概測不完。

为什么CS43198解码器这么少?景丰不是宣称43198比4497,9038都牛吗?芯片还便宜?

有些歌就只有CD有,製造商很清楚,就代表他們知道努力的方向,目前打算再等等。
再高檔的音質不是我想聽的就沒用,就像那廠商送我的CD音質很好,但不是我要的音樂。
現在很少在投資CD/SACD,除了像你說到殘酷的事實:世上幾乎找不到錄和播SACD設備,廣告台詞令人生疑;此外玩家普遍對"音源品質"有不同認知,而CD/SACD故障率真的.......

關於平台,換個角度想:
如果 一體機 背後是灌windows跑PC USB,你覺得音質該怎麼評估呢?
其實你連結裡第一個回覆的人就說了:盲聽比較準....
引言的那段文反讓人覺得言過其實,例如強調CS41398,或者有人強調topping/zidoo之類...

中國做的整合播放機產品是比較多,銷售單機的利潤也很高,有很多sales跟社團在推。

我覺得你可以先試試各家的數位無損音源,apple tidal kkbox roon.....
因為就我感覺,整合播放機是吃格式方便,播出來跟手機外接數位設備差不多,例如:手機外接Motu M4這類的。

nikon_user wrote:
請問聽CD和無損音樂有差別嗎?
以上連結是引用來論證以下個人的體驗,請點進連結參閱後再下結論,謝謝!
個人使用CD Player兼USB DAC聆聽本機播放CD與透過USB連結PC無損格式,認同連結討論CD片優於CD無損檔音質。
主要就是目前沒有播放SACD-R的播放設備,怕先入為主認為透過PC播放不如整體機撥放的疑慮而購買一體機,再加上一些買家回饋的敘述,才會在此請教,以此做為購買的選擇依據。(一體機優於透過PC 連結的USB dac)?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倒數那兩段值得觀察。引言那段重點僅在這段:"因此很多用戶都說,如果連基本CD格式都播放不好,播放機即使支持再高的格式,也沒有意義。""音源品質"當然是個人主觀的比較與看法,藉由討論來修正偏差。

2021-07-04 13:01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如果 一體機 背後是灌windows跑PC USB"。這點是不成立的,一體機大致是有自己的CPU、OS、記憶體和輸出螢幕,就是一台內建強大音效卡的特規PC。

2021-07-04 13:11
nikon_user wrote:
假設A是DDC,B是USB DAC,又假設兩台就是等同的音質,但B是否會因為是PC USB輸入的關係而導致輸出音質不如A的問題(恕刪)


你對DDC的認知有點出入,DDC不能放音樂,它是純粹做數位轉換的工作,沒類比的聲音訊號也沒波型,沒聲音當然也不會有音質,A既然根本沒聲音,因此也不會有你想的,A是DDC,B是USB DAC,假設兩台就是等同的音質,也不會有B是否會因為PC USB輸入的關係而導致輸出音質不如A的問題。DDC做的工作有點類似PC轉檔,他只是把各種不同來源及格式的數位音源訊號轉成DAC能吃的光纖、同軸或I2S標準音源數位訊號而已,轉出來的訊號還要送到DAC轉類比及放大,之後才會有聲音跟音質好壞的比較。因此,DDC跟DAC是前後級的關係,兩個合起來才會有聲音,沒辦法比音質。

nikon_user wrote:
USB DAC如果不受數位訊號來源影響,那就回到我最初的問題CD Player(含USB DAC)播放同音源的CD與CD無損檔為何有差異?(恕刪)


至於USB DAC的音質是否會受數位訊號來源影響,確實如你說的跟DDC無關,是另一個問題,而簡單的講答案是原則上會,但要看DAC怎麼處理收到的USB、LAN、WIFI等PC訊號

傳統DAC接受的數位音源訊號並沒有USB或WIFI、LAN這類PC訊號,而是光纖、同軸及I2S等數位音源訊號。數位音源訊號轉成類比波型訊號低失真的關鍵有二,一是波型還原,二是時脈正確,為了確保低失真,傳統的數位音源訊號裡其實包含了波型(含校正)及時脈訊號兩種,以確保DAC會在時脈訊號指定的時間點,用正確的速度把類比訊號波型轉出來。

但隨著時代進步,PC處理串流、數位流等等訊源更為方便,為順應市場需求,新一代的DAC也逐漸開始接受PC訊號直接轉類比。但PC訊號,不管是USB、WIFI或LAN,他們一開始問世的目的,有些是要接鍵盤、滑鼠、外接硬碟,有的是要傳檔案,其目的都不是為了接DAC放音樂。因此,用PC訊號來傳音源訊號,裡面只會有波型(含校正)訊號,但不會有時脈訊號。因此,DAC接到PC訊號後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既然沒時脈訊號那就根本不管時脈了,只要你PC訊號傳來我就當場直接轉,問題是USB、LAN、WIFI在送訊號的時候是訊號到了只要校正確認無誤就直接傳,訊號出來可能忽快忽慢,這對打字、操作滑鼠、傳檔案來說沒影響,反正打字或傳檔案快或慢個1/100秒根本沒感覺,我只要打的字或傳的檔案正確就好。但時間誤差對音質來說就是大災難,即使假設DAC解出來的類比訊號波型完全零失真,但因jitter高到嚇人,波型解出來的時間錯誤百出,聲音很容易就糊成一團,通常有時脈校正的CD座機(基本上所有的音響CD座機都應該要有)音質會輕易勝過USB DAC

那第二種選擇就是DAC根本不管你PC訊號什麼時候送過來,我都是按著DAC本身產生的時脈重新標定後,再依DAC的時脈轉成類比訊號輸出波型。理論上這種情況可以解決PC訊號欠缺時脈訊號導致時脈亂飄jitter飆高的問題,音質會有顯著改善,至於聲音好壞,完全視DAC上PC訊號接受及時脈產生的精度來決定,只要DAC認真處理PC訊號(USB、LAN、WIFI)接收線路,並且搭配高品質飛秒時鐘或更狠一點外接高精度時脈產生器,USB DAC的音質其實是不會輸CD座機或其他傳統的數位音源訊號
JW75 wrote:
DDC跟DAC是前後級的關係,兩個合起來才會有聲音,沒辦法比音質。

理解,那我將問題修改為:假設A是DDC+DAC,B是USB DAC,又假設兩台就是等同的音質。這是'假設性'問題,就是假設它能發聲的狀態,目的僅是推論在不連結PC的狀態下。難道您還要修正沒有PC解碼如何讓USB DAC發聲讓兩條件對等嗎?其實,那時候就已有網友回覆DDC是數位進數位出。
JW75 wrote:
聲音很容易就糊成一團,通常有時脈校正的CD座機(基本上所有的音響CD座機都應該要有)音質會輕易勝過USB DAC。

我現況音訊轉換和輸出都是CDP(兼USB DAC),只差在數位音訊來源是PC經由USB輸入還是CD盤,還是說僅CD盤有經過時脈校正,而PC經由USB輸入則沒有?這點還請釋疑,謝謝!

JW75 wrote:
只要DAC認真處理PC訊號(USB、LAN、WIFI)接收線路,並且搭配高品質飛秒時鐘或更狠一點外接高精度時脈產生器,USB DAC的音質其實是不會輸CD座機或其他傳統的數位音源訊號。

這點很重要,而且都是現成的產品,我會特別留意這方面的反饋,目前是沒看到接近CDP的大陸設備,再次感謝肯花這麼多時間在這個議題上。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DDC跟DAC是前後級的關係,兩個合起來才會有聲音",所以這錯的?

2021-07-05 11:34
lingo1388

不是!

2021-07-05 12:10
JW75 wrote:
理論上這種情況可以解決PC訊號欠缺時脈訊號導致時脈亂飄jitter飆高的問題,音質會有顯著改善,至於聲音好壞,完全視DAC上PC訊號接受及時脈產生的精度來決定,


這句話很有感 連我用山寨版 dac 的, 只要播放器插件對應到播放的音樂檔, 效果真的很好
nikon_user wrote:
理解,那我將問題修改(恕刪)


可能需要重新檢視一下您對「DAC」家族的認識!由於數位訊號無法在現行「擴大機→喇叭」系統中播放,所以必須經過轉換為類比訊號,於是有了「DAC」。
DAC並非新產品,它就是CD時期的DA﹙也有標示為D/A﹚,直到近十幾年數位訊源快速發展,大家都需要「DAC」才因此獨立出來﹙和唱放有點類似,早就存在,只是為形式所逼被獨立出來﹚也因此現在儼然形成控制中心,地位愈形重要。
為了增加價值,於是「DAC」附加許多功能,例如:
DAC+音量控制﹙有人稱之為DAC+前級 非也,不是重點不討論﹚
DAC+USB﹙一般用來接電腦﹚
DAC+耳擴﹙可插難推的耳機﹚
DAC+ADC﹙轉錄音﹚
DAC+藍牙﹙無線傳輸﹚
近來流行DAC+MQA﹙DSD…解碼﹚
………
其實DAC+什麼都有可能,但就是不會加DDC,來說文解字一下,在此「C」是多餘的,一個「D→A」再加上「D→D」,變成「D→D→D→A」所為何事?它自己原來不就是D了嗎?大部分DDC只在於提供不同介面 IO 轉換﹙網路上說有什麼能怎樣,那都屬於DDC的附加功能,而且已超出用戶辨證能力,聽聽就好﹚,所以說,要什麼接頭一次搞定,就不用轉來轉去,徒增失真可能。
因此「A是DDC+DAC,B是USB DAC」,A只能視為DAC﹙有什麼接頭的DAC不都是叫DAC嗎﹚,B加了USB的DAC﹙不也是另一種型式的DAC嗎?﹚,「又假設兩台就是等同的音質…」▶▶▶意即「同一部DAC《加/不加USB模組》或其他型式接頭」在此情形下,沒有誰比誰好或不好,只是產品的製作「品質」或是前端﹙PC、NAS…﹚問題。
還有人說「同價位CD一定比DAC好」真是不知怎麼形容,CD=CDT+DAC,假設同價位是100元,一部總價100元﹙CDT 50元+DAC 50元﹚它的50元DAC會比 100元DAC好,不瞭解為何會糾結在這麼簡單的算數問題上!?
對不起又多話了,很多真的只是基本邏輯!
lingo1388

換USB or Lan?跟CD比嗎?不妨找部DAC通通接進去比較,再寫篇開箱文和樂友們分享,豈不更好?

2021-07-05 14:35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那也要先物色到理想物件才有可能,開箱?除了很久以前買D80是衝台灣首批水貨大缺貨時搶購外,現在買甚麼都是等等黨。

2021-07-05 16:27
nikon_user wrote:
放了超過十年,狀況是所有最慘的,用擦鏡頭的布沾水,擦拭後就沒事了。



有些掉漆, 還好還可以讀得出來...


sam_san

疫情下宅在家剛好做這樣的粗重工(rip cd), 用usb連接解碼, 效果真的不錯. 但還沒有超越老馬cd11

2021-07-05 16:51
nikon_user
nikon_user 樓主

我有片Mary Black The Collection 也是被腐蝕,都是手指會接觸的部分(中心點和邊緣),但音軌沒事,也沒有背光穿透的問題,十年前就已複製,現在片子還是依舊沒有惡化。

2021-07-05 17:04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