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如何在反射(相)孔加隔音透氣棉

經確認標題是有「請教」兩個字。

從反射孔出來的聲音是可以測量的,如頻譜、相移、時延等。二次音、拖延音到底是什麼東西?

導管管壁對流體流動是有磨擦力的,使得靠近管壁的空氣流速慢、靠近中央的流速快,塞了東西後,那個像高爾夫球表面的管壁還能發揮該有的作用嗎。還有那鬆散的纖維棉,事實上對聲音能有多少阻擋的能力、貼膠帶會不會引起湍流?

低頻聲音慢、不清楚、遮蔽其他聲音的細節,跟反射式音箱的先天條件(特性)關聯性不高,跟喇叭的設置、房間的聲學效應關聯性比較高。

人對相移的敏感度並沒有傳聞的那樣敏感,對低頻相移的寬容度更是大。現代的加工製造、品質控制、測量技術,電腦輔助模擬設計,不是幾十年前可比的。反射式喇叭低音不清楚、轟隆作響,是以前那個時代的事,現在連DIYer要搞出一個嚴重調諧失敗的反射式喇叭反而沒有那麼容易。
Levelzero wrote:
經確認標題是有「請教(恕刪)


你說的都是商家的技術說明及喇叭理論,
也許在800系列是做的很好,
但我做的改善,僅在我的喇叭來做的

至於貼膠帶會不會造成渦流,因為我的用途是在
抵消推出來的影響⋯⋯並在聆聽位置2-4公尺前
用耳朵聽,
也確認改善后可以聽到聲音比之前更清楚,以及
確認低頻段沒萎縮問題
至於房間聲學,因為我房間一直擺設固定,改前
我巳聽了多年,所以改后有無改善,我也是用耳朵
聽常聽曲目是否有改善

聲音調整有很多方法,也許可以拉出來像圓山音
響場那樣擺設⋯⋯ 但我的是住家客廳,僅能
在我設定好的擺設下聽

二次音、拖延音,我只是用這代名詞描述,並非精
確學術名詞;請教精確名詞是要我用反相波+相移延遲來描述嗎?
lee_yu_ju wrote:
你說的都是商家的技術(恕刪)

找一下我之前上課的教材內容,
我要的需求就是如圖
lee_yu_ju wrote:
因為我的喇叭...(恕刪)

因我也面臨同樣的情況,發現塞反相孔確實對增強低頻有效,故蠻認同您的觀察及看法,但高音仍有些刺耳,故想請教除在反相孔塞透氣棉外,如果維持反相孔淨空,但改為往音箱裡塞滿較稀疏棉花?或是塞到相當程度但維持往反相孔的通道順暢,是否對改善低頻及降噪有所幫助?還是僅能針對反相孔進行作業才有效果?
Taiafrica wrote:
因我也面臨同樣的情況...(恕刪)


問題其實沒有那麼單純,因喇叭型式設計是整體考量的結果,以最常見的「反射」和「密閉」為例,試想在相同容積箱體中,空氣能否自由流動直接牽涉到單體作動,改變了作動特性,原本線圈、磁鐵…設定值勢必也跟著改變。影片中用家儀測頻譜,測的是那個空間的聲音,並非喇叭本身表現,此兩者是有關聯但並非絕對,沒錯吧!

總的來說,「塞」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帶來的改變絕對不是設計者樂見,其表現也會不同於原設計,至於“好”“壞”感覺得看個人修為;所以,“器材購置”先選定【喇叭】的道理就在這裡。
建議:換喇叭吧!
lingo1388 wrote:
Taiafr...(恕刪)

謝謝分享寶貴意見👍
其實我已有一對kef ls50 meta書架喇叭,整體音質算不錯,正考慮加購kef kc62超低音以補足低頻的不足。
至於先前所提是想請教大家塞吸音棉的方式究竟是針對反射孔較有差呢?還是先對箱體內部進行填充後再考慮塞反射孔?雖是翻新過的舊音箱,但囿於原始設計問題,音質還是不理想,才想用塞反射孔或箱體填充吸音棉的方式提升音質。
lingo1388

「反射孔」或「箱體填充」吸音棉是兩個不同問題,前者上面討論很多,不再贅述,後者牽扯容積和箱體共震,「翻新音箱」未知是否適用原廠值,如果耳朵夠靈敏不妨試試各種質、量。

2025-06-19 10:06
lee_yu_ju wrote:
因為我的喇叭是非旗艦...(恕刪)


這個東西我測試過 就是在你的空間會有這個問題
我也是跟你一樣這樣子處理
但我加上一個東西 就是水管 PVC 水管 把白棉捲在水管上 再用進去反向孔 這樣就會較緊
館子 大小當然是以你喇叭測試出來的管徑好聽為主 多測試多尺寸管子吧


到後來 我是直接買很多組反射管回來 測試
有一些空間 有一些喇叭 不一定原廠出來就適合你要的聲音 我的原廠是11CM長的反射管
我測試到最後是7CM最好 (高中低頻都是最佳狀態 有人說越長低頻越好 這絕不是絕對喔.) 用REW軟體確認 也是7CM 頻譜最好 (這樣子 證實我的聽感沒錯 我就定下來這個尺寸管子了)
小空間用大喇叭?駐波太多?有試著調整過EQ?
記得讀書時同學說可以在喇叭的低音孔塞滿吸管,可以改善音質!
當時也這麼做了!
不過沒感覺有什麼變化!(大概是床頭音響等級不夠)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