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開箱]能讓系統脫胎換骨的超級奇蹟能量黑盒子

vicence wrote:
只有兩隻腳的音響架
是兩個平面腳
還是只有兩個支撐啊,長啥樣?不會倒


應該是放器材的音響架,不是喇叭架。 音響架是兩隻腳沒錯很粗的兩隻腳。

魯迅說: 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tom_gundam wrote:
加了腳釘後,低頻絕對會減量,少了低頻量感,會讓人誤判聲音好像變清了,其實也是變【輕】了
變虛了,少了「低頻基音」做基楚,音場就不會龐大穩重,
聽一些大編製的交響樂,轉大音量會又亂又吵,轉小聲又瘦又虛,表面上聽來空氣與活生感增加
但因少了低頻基音,中高頻會偏亮,久聽煩躁,如同把金字塔倒過來一樣,也就是所謂的倒金字塔聲音


你這個我還滿認同的。 所以有一種腳墊是平的 ,如 德國 Finite elemente ,或鐵三角。 尖的角錐真的就是你講的這些缺點滿準確的, 但平的角錐就不會有上面的缺點,加上角錐該有的優點。
魯迅說: 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vicence wrote:
亂講一通你要聽轟轟然(恕刪)


樓上這位仁兄請冷靜保持你的民主風度,請保重你的身體,起心動怒會傷肝喔
這裡是公開園地,任何人皆可發言,只要理性不涉及人身攻擊
你連黃老板的音響架長什麼樣子都沒看過也沒用過,當然也不知道它的結構如何?

為何可以維持兩支腳不會倒,還可以讓聲音更靈活,密度增強等等。
此外,用詞遣字請注意禮貌,你的發言就是金玉良言,別人的發言就是胡址亂講一通
這有天理嗎?敬人者人恆敬之,小弟把這句話送給你,
還有,你忘了嗎?所有的樂器不都是靠震動才產生音波有聲音的嗎?

消震與避震是本末倒置的行為,人類自有音響以來至少幾佰年
會有腳釘這產品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歷史,難道過去的愛樂者沒有用腳釘
聽到的就是如府上的轟轟聲需靠腳釘來消震那種頭重腳輕的聲音嗎…

偷偷告訴你,小弟與黃老板還有其他黃老板調整過的眾多範例都不用腳釘
但我們聽到的都是低頻深沉豐厚結實
中頻充滿磁性情感高頻細膩飄逸線條分明充滿靈氣包圍感的聲音

如果你或網友願意,小弟可以跟你約時間陪你到黃老板的工作室試聽
聽看看我們這些不用腳釘的用家是否如你所說聽到的是轟轟聲
其實黃老板對於轟轟聲的解決之道不是那種殺雞取卵兩敗俱傷的方式
他採用的方式比較復古就像大愚治水一樣,先調整喇叭或器材抑或線材的位置

若還不行再利用一些調音道具來疏導駐波或利用駐波來擴展音場
當然這些技巧是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成功,這也是我尊敬黃老板專業的原由
此後,如果閣下的發言再度有失風骨與格局,恕小弟不再奉陪,沒有意願和你一般見識。
個人部落格 http://gundamcofee.blogspot.com/
tom_gundam wrote:
樓上這位仁兄請冷靜保(恕刪)


怎能冷靜,是笑到肚子痛
抱歉啊,真的是有失風度..

增加同步共振來調音?
乾脆喇叭綁起來吊在空中算了
這個世界最可怕的是到處充滿自以為是的「正義魔人」
然而更可悲的是這些魔人又聚集了一群惟恐天下不亂的小跟班
到處出征,弱肉強食無所不在,只要見到比自己弱的小動物就群體圍攻,噬血為樂
大學時代小弟是辯論社的學員,但我們都能保持以理性客觀的態度論事…

原本以為這裡又是個冷血是非不太分明的園地,如今總算有
像sifon兄這種理智型的人願意站出來解惑
分享一些有意義有內涵的觀點,至於那些不明究理酸味極重的小跟班批判者
你們除了會煽風點火亂點鴛鴦譜滿身臭酸味損人害己還有什麼智慧可言…
此外,我再次聲明,黃老板之前跟我說過,他反對的是
以又尖又硬的金屬物做墊底,會使聲音變瘦,這是物理特性不用執疑,

其實最早期大家喜歡用腳錐或腳釘來分散喇叭的駐波,釘或錐指的就是尖瘦的東西
之後有些資深玩家發現它們的缺點,才開始有人發展出底部平坦的「腳墊」
黃老板說他本身並不反對用腳墊,但需視現場的聲波反射狀況再決定是否需要用
他常跟我說,若不需要用腳墊就可以解決不良的震動頻率
當然最好不要用,以免有利也有弊產生其他的負作用。就像生病了要看醫師吃藥
但藥吃多了會不會有殘毒?有負作用?當然有,那怎麼辨,有一種增強免疫的自然療法同樣能治病
黃老板用的就是無毒無害最合乎宇宙規律的自然調音法則。謝謝大家的賞文!
個人部落格 http://gundamcofee.blogspot.com/
樓主終於開大絕了~

其實沒看到你這麼氣撲撲的言論,還以為你跟那黃老闆有仇,專門來反串的。

本來想要去找黃老闆朝聖玄學的看到這篇應該都退卻了吧!
tom_gundam wrote:
他採用的方式比較復古就像大愚治水一樣,先調整喇叭或器材抑或線材的位置

我承認我不是很懂,但是調整線材的位置能有多大的差別?人耳聽的出來嗎?

說實在話,我也是曾經從 B&W N805 一直聽到 805D,每次換喇吧時多少會比較一下,聲音是有不一樣,但是對我來說,如果有進步,也就是一點點,除了價錢和心理的滿足感外,好像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不一樣,感覺不會調音的我有點對不起宇宙規律。
可以建議樓主一下

聽感文最好有個比較基準,避免狂倒「形容詞」,雖然在以前行得通~~

舉個例
聲音很「甜」
低音很「Q彈」
高音很「透明」
這對喇叭播小提琴「松香味」十足

聽感分別用『味覺、觸覺、視覺、嗅覺』來感受,不是聽覺,發現了嗎,身體很誠實?下意識靠大腦改寫。

-----
瞎掰之言,請當閒聊即可
為了讓影像表現更好,小弟在電源線系統上繳了些許學費,能大略體會樓主的感動。
有些感受如人飲水,很難用言語形容,萬物科學很多原理尚屬未知,
一旦超出想像,猶如鴨子聽雷,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誠心建議樓主居中牽線奧圖瑪與黃老闆合作,投影機標配黃老闆百圓電源線,造福一般消費者。
或請黃老闆為奧圖瑪高端產品製作特仕版電源線,將投影機畫質極大化,否則苦心開發的高端機種卻敗在萬年小黑線豈不是冤枉XD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