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外行人問一個音響電源問題。

理想歸理想,但現實是有太多技術環節"可以出錯"

會這樣想的人,通常忽略以下兩件事情
1. AC - DC或DC - AC轉換是無償的,是完美的(波形完整)....
2. 不計功率,上述轉換是瞬間完成的.....

如果上述兩件事真的很好解決,電池供電確實是好主意
然而,要做到60分還OK;要做到音響品質(可銷售)...沒那麼容易

因此,與其花功夫拿電池當大水塘,不如考慮一些Power Regenerator
我不是替人家技術背書,只是這件事情技術上容易一點
不是所學專長,無法提供專業知識,本來看熱鬧,回頭想提供經驗參考應該也是好事一件。

這個問題在1880年「電流戰爭」就已經定案了!因電力系統發展迄今,音響器材﹙應該是所有電器﹚倚賴交流電甚深﹙當然有少數吃變壓器或電池的直流電,如前大大所提﹚,如果斷然改吃直流電,意謂電力系統要砍掉重練或兩系統併行,然後現有機器要通通拿去填海!?花費豈不更大,第一關就過不了了吧!
這方面理論不大懂,但有很長時間實際生活在「電池」供電中,覺得聲音好壞「無干擾、穩定」比「交、直流電」來得更有直接關連,舉例:使用電池時,聲音背景黑,燈泡亮度持恆,但當機器﹙尤其吃重電﹚起停,聲音會隨著燈泡明暗一起變化,可見「電池」供電不是萬靈丹。
且現在「電池」限制因素太多,如:成本過高、壽命太短、充放麻煩、過程危險、體積龐大、儲運不便…,所以多作為「備援」,如為的只是些微的聲音差異,值得嗎?

前面LEE-TING說「太陽能系統」反而是可行的最佳選擇,沒錯!不但現有器材可以沿用,還能自成迴路穩定且隔絕外在干擾﹙這才是市電真正問題所在﹚,重點在於如果讓出你家﹙屋頂﹚空間,政府還有補助﹙其次是風電只是沒補助﹚,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吧﹙站上有人做耳機系統太陽能供電,可以參考﹚!
1000K wrote:
理想歸理想,但現實是(恕刪)


K大想得太難了 !

小弟4年前就把真空管前前級(唱頭放大)換成電池供電(24V)了~
沒錯! 就是真空管唱頭放大器用電池供電

整個音響系統最需要換成電池供電的就是這部分(因為訊噪比最低)
至於訊噪比120~130dBA以上的後級放大實在不需要換電池供電,經濟效益太低

國外早就許多人在玩24V電池供電的真空管前級放大器
訊噪比可以達到驚人的115dBA



Siltech C1 真空管前級擴大機


使用24V電池供電,真空管是為低壓使用而設計

(這隻有豆腐乾標記的管子不用介紹了吧)
Analog.P wrote:
小弟4年前就把真空管前前級(唱頭放大)換成電池供電(24V)了~



謝謝介紹, 不過你說得太輕鬆了! 問題在於錢!

C1一台的標價是3.75萬美元. 還要加上V1與P1才能推喇叭, 每台各是3.75萬美金, 所以三台加在一起是11.25萬美金 (差不多350萬台幣!) Siltech建議是要三台一起工作的, 而不是分開. 你就算只買C1, 那3.75萬美金也要差不多115萬台幣啊! 這些都還是未關稅的.

另外用幾年之後電池效率還會好嗎? 另加購原廠電池也許比油電車換大電池還貴?

那也許用這個錢(1百萬)加裝太陽能儲電系統還更划算些?
THE666 wrote:
另外可以使用兩組電瓶,一組使用,另一組在充電,這樣就可以不間斷使用了。
以上是我一個外行人的疑惑。


當然可以
而且也不用到電瓶
現在很多DAC都只要5V
拿手機行動電源來用就可以

音響論壇評測 Chord Qutest的時候
就是接手機行動電源
音質超好
也確實很多用家就這樣用
但也不少用家最後還是放棄改回原本變壓器
原因是 太麻煩XD
就算一天只需要換一次行動電源
你還是要跑過去 做這個動作 久了會厭世

汽車12V電瓶當然可以撐更久
很多12V器材可以用
但說真的 一來臭 二來重
久了實在也會厭

電池供電設計的器材很多啊
但都脫離不了 麻煩XD
不是要常更換
就是太大一台
你音響玩久就知道
這樣實在太累了
聽聽音樂而已
這麼累幹嘛
Monte920 wrote:
...................................
C1一台的標價是3.75萬美元. 還要加上V1與P1才能推喇叭, 每台各是3.75萬美金, 所以三台加在一起是11.25萬美金 (差不多350萬台幣!) Siltech建議是要三台一起工作的, 而不是分開. 你就算只買C1, 那3.75萬美金也要差不多115萬台幣啊! 這些都還是未關稅的.

請問四年之後電池效率還好嗎?.................


先回答你2個重點問題 :

1. 並不需要買這幾台昂貴的器材(有錢除外 )

只需要想辦法買到低壓使用的真空管,其他線路公版很容易買到
其實這幾年我有一件事和Siltech老闆Edwin van der Kley的行為是類似的
就是在國內外各大真空管賣場蒐購低壓使用的真空管,特別是早期Telefunken 這類的老管
只是蒐購數量差他太多了,他竟然蒐購了3000支Telefunken NOS老管!

2. 四年之後電池效率還好嗎?

很好! 感覺再用4年沒什問題(有監控電池的狀態),台灣的鉛蓄電池品質很好

你問到重點了,充電技術才是最重要的
充電技術不佳不但危險而且電池壽命很短(1~2年)
除了鉛蓄電池廠有提供相關資料外,新的充電技術也可以網路蒐集到
畢竟現在蓄電池充電技術在全球是[顯學]
我沒有使用鋰電池也是基於充電的安全考量
lingo1388 wrote:
不是所學專長,無法提...(恕刪)
前面LEE-TING說「太陽能系統」

哇哈!我也不是專家,不過回歸現實,還真的理想歸理想,綠能裡的風電與太陽能全屬於靠天吃飯,風電要有風,安裝方位要看風向,只裝一台時,押吹東北風跟吹西南風,肯定結果不一樣!太陽能要有日照,雖説老舊的電子計算機早就裝上,但不知為何大家習慣用太陽電池稱呼,明明它就不是儲能設備,而像火力發電廠或核能電廠,是發電設備,這樣講很明白了!許多人聽音響可能是在下班晚上時間,此時沒有日照時間,太陽能系統如果沒有蓄電設備,肯定無立足之地,所以在規劃導入太陽能系統,蓄電系統仍是必須的,如此就知道,比買一套高檔音響設備,還費勁,完全是無可救藥完美主義的超級玩家兼好野人才能付諸行動
感謝分享這個少見管ECC86。現代也有類似的產品,還是隨身耳擴。
 
之前的發文
 
臨時研究一下,ECC86低壓管為50年代末為car audio 12V設計,生產年代短。網路上案例比較不多,大多是做「前級」。跟nutube一樣,低電壓換來的就是增益很低。換句話講就是放大倍數低。ECC86 datasheet上最大屏壓30V放大倍率只14倍。真空管因為有米勒效應所以實際做出來放大率只有個位數吧。這做前級不成問題,因為現在訊源都有2V,足以自己驅動後級。

 
但是要放大MM/MC可能不簡單。舉例要拉上2V
MM: 2mV,要放大100倍
MC: 0.2mV,要放大1000倍
一般最常見MM/MC如用12AX7,有100倍。當唱頭放大前前級,再加上前級的10倍放大,很適當。
 
先科普一下
  • 最常見12AX7工作電壓負載線

  • 常見信號管參數

 
依照上圖,12AX7屏壓就高了,加上柵級偏壓B+快300V直流。如果用低電壓,屏流過小甚至截斷。所以好奇用ECC86怎麼做?多級放大嗎
看A大對電池供電的真空管唱頭放大器作品的執著,我深信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絕對是好物,只要是真正燒友,應該沒有人會反對電池供電;在我還沒有能力消費較高檔音響器材年代,看了音響前輩萬華三泰音響店小劉老闆,在1983年音響雜誌發表的mc唱頭放大器,使用417A真空管,配10只12V電池;當年看得我留口水,經過幾十年後看到A大描述的唱頭放大器,果然是有志一同。
Analog.P wrote:
先回答你2個重點問題...(恕刪)
luxor_w wrote:
感謝分享這個少見管ECC86...(恕刪)


低壓真空管MM或MC唱放在台灣或對岸已經有許多商品上市,很好找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