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o_photo wrote:
調音版和沒調音差在那(恕刪)
每台機器推出前一定都會有音響工程師去調音希望達到好音色的, 只是Marantz特別強調KI是他們的調音工程師大師,也用他的名字台推出歐美版的機器. 至於你認不認同,那就是個別消費者的主觀決定的.
舉例而言, PM15S2經過KI的調校, 推出了限量的PM KI Pearl. 再後來,新世代的機器是PM14S1, 但沒有KI的名字在上面, 你可稱它為"未調音版" (但其實是應該是別人調音的). 而PM Ki Ruby是根據PM10來的(同樣是D類,但出力比較小). 所以你可說Ruby是KI調音版, PM10是未調音版.
至於Model 30顯然調音大師是緒方義典. 只是相對於KI, 他們比較沒有那麼大張旗鼓.
Bear4212 wrote:
小弟我抱著三台KI機滿足的退燒潛水去囉
我也是一台PM11S3, PM KI Pearl, 還有環繞的AV8802a已經都聽了幾年了, 一直都還很滿意.
除非有其他的新機佳評如潮的突破性發展, 我大概也是這三台擴大機還會繼續撐一陣子.
kao_photo wrote:
SACD 能有幾聲道(恕刪)
那些老錄音(1999年以前)轉錄到SACD上的就只有兩聲道,若是有多聲道也是模擬的. 唯一例外的是有些老錄音當初是錄成四聲道, 轉成SACD之後也是四聲道(少了中置聲道).
如果原始錄音就是DSD的新錄音的話(從1999-2000年以後開始),那一張SACD裡頭有三種訊源: DSD多聲道, DSD立體聲, 以及PCM立體聲.
DSD多聲道有的是5.0, 有的是5.1. 一般而言, 如果讀到5.0的SACD, 環擴大多數會去處理, 然後把低音部份分出來變成5.1的輸出. 如果你選擇Pure Direct, 那環擴就不處理,輸出也將變成5.0 (就沒有重低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