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線材與科學

Antus wrote:
線的特性,可以量測的是一回事,但人耳是感官,不是儀器,舉最簡單的例子。

Antus wrote:
當然,如果你硬要數據,那最好的線就是沒有線的感覺,也就是線沒有任何添加的聲音,RLC都是0,阻抗恆定不飄的最好,但大多線材廠不會公佈數據,也是要借或買來量才知道。


這位大哥說的
完全可以理解 我也是這樣覺得 !! 人耳是感官 人體全身也都是感官

但好不好聽 好不好看 好不好吃 好不好摸 雖然有個人喜好因素 但也有物種可循的規則在 也是普世的認同

各種與人有關 專業學科 都是在研究大部分人的喜好與人體感官原理 如美學 聲學 心理學

其中線材製造廠的 "線材的設計與運作"也是科學也是聲學
(開發線材應該不可能"只"用聽的去決定改進編織法還是材料混和比例 )
(這也代表線材製造廠認為 數據與聽覺之間有緊密的關係)

也許只是我們無從得知線材數據與所以無法與聽覺感受去比較而已

雖然明白
但其實 很多人的問題就是出在最後一句 "要借或買來量才知道 " 確實也令人難以下手

Antus wrote:
真空管機,如果比各項數據,保證被晶體機碾壓,但是它的失真剛好是人耳喜歡的,所以有很多喜好者。


管機肯定有他的魅力在 但畢竟市面晶體機.....
應該說 "它的失真剛好是一部分的發燒友喜歡"
Antus wrote:
管機,如果比各項數據,保證被晶體機碾壓,但是它的失真剛好是人耳喜歡的,所以有很多喜好者...(恕刪)


管機是不錯的例子

線材受集膚效應影響很大,且不同材質在不同深度都有不同頻率的衰減程度,這方面有較多的科學數據可參考

所以一般線材除了材質越純越好(雜質越少),阻抗越小外,高價線材就是玩纏繞,編織,複合材,變化多了之後,對於各頻段的通道深淺跟衰減幅度就難有公開數據,好不好聽就看廠家的調校技術,不單單是看表面的純度跟阻抗了,這也是同樣純銀線下,為何有的廠家的線總是比較好聽,而不同頂尖廠線又有不同擁護者的原因

所以樓主想找的線材選購公式在低價線材應該不少,但高價線材就很難有一套走天下的機會了
gt730730 wrote:

Antus wro...(恕刪)


線材廠有兩派,一派是希望線像消失一樣,無線勝有線,另一派是希望有效果,暖聲,解析,延伸,下憯,等等。

我自己線材約花10-20%,因為你沒說你的器材,如果你說的是幾千塊的,那好一點的通常有比較好,如果幾萬幾十萬的,那喜好或偏好就比較多。
ar3a wrote:
所以樓主想找的線材選購公式在低價線材應該不少,但高價線材就很難有一套走天下的機會了


了解 理解上大概也是偏這樣的感覺


Antus wrote:
我自己線材約花10-20%,因為你沒說你的器材,如果你說的是幾千塊的,那好一點的通常有比較好,如果幾萬幾十萬的,那喜好或偏好就比較多。


我目前也只用過2對 大概都在 1M 1W 左右的等級而已

Antus wrote:
另一派是希望有效果,暖聲,解析,延伸,下憯,等等。


問題就是在這另一派 很多線材並沒有"足夠數據"來支持 證明它"有這些效果"
簡單的來個A/B比對圖也好過都沒有 例如用了之後 某頻段多出個+3db 之類的


但我觀念上是線材屬最後 因為它的影響我自己覺得相較其他因素是非常微小
也不是品牌迷 通常是自己判斷 不會因為別人說好 我才覺得他好
畢竟每人都有一副腦袋 所以別人覺得好不好 出名與否 對我來說只能參考而已

想換線的是我朋友 但因為他跟我基本是完全相反的人
只是身為朋友還是怕她花冤枉錢 所以才來問選購線才是否有什麼依據?
gt730730 wrote:
了解 理解上大概也(恕刪)

發燒線是騙人的
貴是因為沒這市場,沒幾個人會買
行銷就像釣魚般,願者上鉤
發燒線大部分有的只是美麗包裝下
讓人感覺它的好像不一樣
讓人期待它的不一樣會改變一切
這就是行銷心理學

好的喇叭內部測試用線
根本是最普通的銅線良導體
勸你和朋友
健康的身體和多運動
你的聽感會很健康
作一個健康的發燒友不會受騙!
dpse wrote:
好的喇叭內部測試用線
根本是最普通的銅線良導體


這位大哥指出的問題點 其實我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不過我沒有在更深入地去了解
為什麼高階喇叭與高階擴大機等內部的走線配線 "依然普通" 擴大機內部電路板裡的電路也是

題外話
就我自己來說 器材只是為了聽音樂而已 我也喜歡"輕鬆聽" 不會全神專注地聽
音樂對我來說是為了放鬆 如果要仔細 或專注的聽 對我來說就本末倒置了
我聽的音樂的類型也非常的廣泛
身邊的任何東西 食衣住行 我都求80-90分有個不錯品質就能滿足
我不追求極致
gt730730 wrote:
這位大哥指出的問題點(恕刪)

別疑問
看看音響大展
一屋子所謂一流設備一流線材一字擺開
出來的聲音難聽貧弱多的是
音響有太多太多解釋腦補是無法釋疑的...
音響線材⋯⋯永遠看不到audio precision之類聲音分析儀的圖表
以前倒是見到很多不知有沒有實際作用的專利宣傳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ju5888 wrote:
音響線材⋯⋯永遠看不(恕刪)

AP是測輸入到地與輸出到地相對的狀況
試想...線是良導體
要測輸出到地,線頭到線尾兩組線,要有足夠壓降,該要多長的線去取得樣本...

況且
測AP是技術活
AP漂亮不等於好音響

現在機器頻率都太漂亮
AP只是一份漂亮的作業報告
大家都差不多一樣
Audio Precision在2018年時,也推出麥克風產品
那就說明AP不只可以測量電/聲轉換之前的訊號
也可以測量電/聲轉換之“後”的訊號

(圖片出自):
https://www.soundonsound.com/reviews/audio-precision-376m03

請搜尋:2024年 音響規格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