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請教關於劇院及兩聲道共用喇叭的問題

Mr.SHADOW wrote:
那麼換個想法:
同樣總價100萬(線材不計)
訊源+擴大機,30萬 / 喇叭 70萬
訊源+擴大機,70萬 / 喇叭 30萬
你認為那個好聲機率高?

這我是認為可能打個平手吧...(因為同是總價100萬)
但我趨向於訊源+擴大機,70萬 / 喇叭 30萬,有可能勝率大一點.
例如說...喇叭30,後級也30,這時前級15,CD PLAYER也15,然後線材10
這樣的預算分配,我個人是認為非常理想,

不然喇叭就70,那其他要怎麼選???

我向來主張,喇叭與擴大機的預算分配最少是1:1
嗯~商人無誤,就說先不管線材了…
設計這價錢分配時本來就不想故意那麼極端,怕被說我來亂的....
因此無論哪方都還算合理
可是我不認為所有人都聽得出20萬與30萬擴大機(或訊源)的差異,
而喇叭幾乎是當機立斷即辨優劣.

喇叭70萬並不難搭配:
實售價3~5萬的訊源加上25萬前後的綜擴
直上30萬前後可插dac卡的綜擴(如McIntosh MA9000隨便舉例,可能貴一些...)也ok
要不用最近很紅號稱能輕鬆駕馭B&W 800D的Cambridge Audio Edge NQ + Edge W也不錯~


最後亂一下:
訊源+擴大機,5萬 / 喇叭 95萬
訊源+擴大機,95萬 / 喇叭 5萬
結果還是一樣平手嗎?
李明益 wrote:
這我是認為可能打個平手吧...(因為同是總價100萬)
但我趨向於訊源+擴大機,70萬 / 喇叭 30萬,有可能勝率大一點.
例如說...喇叭30,後級也30,這時前級15,CD PLAYER也15,然後線材10
這樣的預算分配,我個人是認為非常理想,

不然喇叭就70,那其他要怎麼選???

我向來主張,喇叭與擴大機的預算分配最少是1:1
我選 訊源+擴大機,30萬 / 喇叭 70萬

之前去音響店試聽的時候! 店家用綜擴跟環擴 同樣喇叭

可能是小弟我木耳 聽得出來差異 但差異不大~

但不同喇叭 的差異就非常大~~

5萬 10萬 15萬 20萬的喇叭就很明顯~~

至於線材 小弟還真的聽不出來~~


Mr.SHADOW wrote:
那麼換個想法:同樣總(恕刪)
paul10623 wrote:
經過爬文,也大概知道,差不多價位的環擴和綜擴,後級的能力有落差
但是也有大概了解、從訊源、前級、後級,任一個環節對聲音都有影響
也正因為我是很菜,所以根本不知道從何著手,所以才有這篇文請教
『您的 Onkyo TX RZ730,有 Pre-out,就是可以這種玩法。剩下看你要玩的串流,TX RZ730 是否滿足 ? 可以的話,加買後級擴就可以了。』
想詢問大大,這邊指的滿足是? 感謝(恕刪)


個人也有 Onkyo 的 AV 環擴,等級比您的低,沒有 Pre-out 功能,因此拿來接過 CD 與 LP 唱盤,所以知道環擴聽音樂真是 "弱爆" 了。

ONKYO 的環擴也是有一些基本音樂串流的功能,可上網,包括 Internet Radio,Spotify, DLAN 接 NAS server,接手機/平板 chromecast, .... 等功能。這是不是滿足您要玩的串流 ?

如果是,那您就加個適當的後級,就解決您的共用喇叭的問題。
如果不足,當然您又要再購買串流設備,至於您買的串流設備直入 ONKYO 環擴前級輸入是否令您滿意,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M16雖是不錯的書架
但有錢換擴,真的還是換喇叭效益大
Mr.SHADOW wrote:
嗯~商人無誤,就說先不管線材了(恕刪)

是商家賣音響的沒有錯...
都已經到這價位的器材了,就銷售者的本分,很難不去不管線材
(線材要真可忽略,那花大錢買這價位線的人豈不很笨?)

而且更怪的事是,對音響器材涉獵越久的,反而月願意去花這個錢!

不過喇叭跟前端37比,或是64比...
這是個好討論的題目....
如果能實際提出例子,會更清楚

或是有某位當真使用70萬喇叭的朋友可以現身聊一下它的搭配
我猜只要他喇叭用超過3年,喇叭之外的器材一定過百萬!
Mr.SHADOW wrote:
那麼換個想法:同樣總(恕刪)


認真的說,搭配可能性太多了。我聽過不少前端優秀、瓶頸在喇叭的組合,也不乏喇叭優秀、變成前端照妖鏡的例子

以我個人喜好比起T+A DAC 8+AMP 8+Estelon YB,我會選MSB Discrete+Octave V40+T+A CTL2000

YMMV
我想有人多慮了,預算分配當然不代表不注重搭配。個人線材也是siltech整套,先不考慮線材是因為這也是變數,而真正好的器材不會因為用紅黑線與小黑線就完全不能聽。況且不要另添變數是測試與實驗的基本不是嗎?

回到最初問題:喇叭是否需要超越其售價的擴大機,個人喇叭與擴大機分配莫約是6:4,而喇叭剛好就是照妖鏡類型的,我就不曾覺得擴大機有何問題。若搭配得宜,根本就不需要超規擴大機才能聽。當然也曾有想換擴大機的念頭,但那只是換換症發作,並非推得好不好的問題。而且就算要換也差不多就在同價位帶找不同類型的,決不會找喇叭2倍價的來換。
paul10623 wrote:
目前有一組5.1.2(恕刪)

建議聚焦樓主的需求:
. 電影和音樂共用 "4萬" 多元的M16書架喇叭(猜空間不會太大)
. 大多聽 "流行樂"(不是古典為主)
. 提升2聲道的 "音樂性"
. 以手機或平板來操作 "線上數位串流平台" (猜是Apple Music、Spotify、kkbox、YouTube等 "有損壓縮" 音樂)
. "最簡單" 的方式滿足以上需求,"不追求" 發燒等級

綜上,個人認為李老闆建議添購含DAC與網路串流的綜擴 "方向" 是適合樓主的(但建議機型待商榷),也就是:
1. 劇院: 環擴FR、FL pre-out > 直入新綜擴後級(bypass前級) > 喇叭
2. 音樂: 手機遙控(或直接無線Airplay)音樂串流 > 新綜擴 > 喇叭

李老闆建議的Hegel H90雖比喇叭貴大概5成,但扣除其內含的DAC和網路串流功能後,前後級擴大機的預算就和喇叭差不多了,應仍屬合理範圍。好處是架構簡單和日後升級喇叭時不用換擴大機,到時若要升級外接獨立串流機或DAC也是可行的。若更換的擴大機等級不夠可能升級感不明顯白花錢,不如暫時不動
李明益 wrote:
對多聲道劇院來說,確(恕刪)

如果李老闆要推薦Hegel H90當作解決方案,建議先釐清以下爭議,這樣會比較有說服力

1. Hegel在台灣屬冷們品牌,代理商日後的維修能力、方式、流程、時間和費用如何? 客戶是否有保障?

2. H90的DAC聽網路串流平台音樂雖夠用但規格看起來普普,如何證明H90的DAC "音樂性" 會明顯勝過樓主環擴內建的DAC? 老闆能否實際試聽比較H90的(網路串流+DAC)與樓主同級環擴的(網路串流+DAC)的音樂性與聽感差異並分享? (環擴REC類比RCA輸出(未經音量控制) 接 H90類比RCA輸入,與整套H90相比)

3. 如何證明H90的 "前級" 音樂性比樓主同級的環擴好? (否則樓主聽音樂也經環擴Pre-Out接新後級就好,何必買H90?) 老闆能否實際試聽比較H90的 "前級"與樓主同級環擴的 "前級" 音樂性與聽感差異並分享? (環擴Pre-Out直入H90類比RCA輸入後級,與整套H90相比)

4. H90帳面數字只有60W(不到現有環擴的1/2),如何證明對樓主是夠用的且有升級感?

個人見解: 依樓主的空間、音樂類型、喇叭靈敏度86db(2.83V/1M)和我的 "實測" 經驗推估,樓主大音量聆聽流行音樂時擴大機實際輸出電壓應不會超過14Vp或10Vrms,喇叭的阻抗(擴大機的負載)依頻率不同而變化,若以8歐姆計算所需功率=10x10/8=13W,以喇叭標示規格6歐姆計算=10x10/6=17W,保守一點假設某頻率最低阻抗4歐姆計算=10x10/4=25W。Hegel H90規格60W/8歐姆(Minimum load 2 ohms),依常理4歐姆時至少能推出60x1.5=90W,也就是H90的60W已是樓主所需功率的約5倍! 問題是後級功率的餘裕度要抓幾倍才夠? 這要看後級的設計、性能和用家對失真的要求。一般上百瓦的後級仍有人覺得不夠,還要買兩台僑接成mono+mono才會覺得低音夠厚實、有力和虎虎生風 ....問題不在功率的帳面數字不夠,而是一般後級面對喇叭這種非阻性負載(阻抗隨頻率大幅變化、電流電壓相位不同、反電動勢 ....)往往輸出功率不到額定功率的2成其THD和頻率響應等失真已經很大,也就是實用的功率恐不到而定功率的2成,所以功率餘裕度才會捉很多倍

李老闆要如何試聽比對證明和說服客戶,Legel H90的60W是扎實且實用的? 也就是在實用的數十瓦範圍內,H90面對喇叭這種非阻性負載(阻抗隨頻率大幅變化、電流電壓相位不同、反電動勢 ....)仍能保有不輸甚至勝過一般100~200W後級的性能?

可以從以下H90原廠規格看出一些端擬嗎?
Distortion Less than 0.01% @25W 8 Ohms 1kHz
Minimum load 2 ohms
Damping factor More than 2000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