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是daphile的使用者
就一台簡單電腦+硬碟,然後接DSD-->擴大機-->喇叭聽歌
如果我再裝了樹莓派+Picoreplayer
與電腦(daphile)和DSD及擴大機彼此之間要怎麼接線呢?
還有操作介面(歌單)是由daphile還是Picoreplayer控制?
先謝謝說明了!
lessontwo wrote:
文章看下來,有些地...(恕刪)
關於這個問題,只要你把角色扮演與責任擔當的分際搞清楚,一切自然明白!
一直以來你所使用的Daphile播放軟體(其實我也是多年來的使用者),他所扮演的腳色是A.音樂伺服器,B.音樂播放器等多重任務的擔當;現在的RPi安裝pCP就只是單純扮演好播放器的腳色,而讓Daphile只單純扮演音樂伺服器,提供音樂資料儲存與供應者的腳色。
這種Client-Server的播放方式,立竿見影的聲音播放的質量立刻提升了幾個檔次(其他影響的因素還有電源的供應與網路資料的流量等)。
至於播放控制的問題,當然是在相同區域網路中做好設定,然後利用瀏覽器或手機App來控制(這種方式也是Daphile使用的播放方式),一般當你在pCP設定好Squeezelite & LMS並且正確顯示running之後,在Daphile的播放器選項中就會出現Picoreplayer,這時候就能選擇它擔任播放器的腳色;另外如果你如我一般都事先設好播放選單,就能在pCP的web介面上按下play來播放。
當然LMS這個伺服器腳色除了可由Daphile擔任外,一般NAS只要安裝與設定好LMS App(Logitech Media Server)後,也是可以代替Daphile主機來扮演Server的腳色!
觀人年少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直到年初看到Slim Devices界相當有名的Soundcheck分享的一系列文章,才發現是用錯系統,目前PiCorePlayer才有機會極致好聲。音質優化的選項多太多了。
Soundcheck分享的PiCorePlayer設定系列首篇
連結是第一篇,總共有六篇。照著做完之後,就算Allo Boss也有非常驚人的開放好聽聲音。
幾個大方向:
一、Soundcheck建議讓伺服器做整數倍升頻運算(升頻到352/384kHz後可以避開PCM5122 DAC內建的數位濾波),所以他建議伺服器用台i5以上電腦(他用Ubuntu,我用Windows,設定都一樣),NAS運算能力還是弱了點。
二、建議安裝RT Kernel版本,用意應該是讓作業系統只載入最少的必須功能,讓樹莓派處理器負擔減少。(如有錯請指正)
三、樹莓派4以前,USB品質不大堪用,HAT DAC比較有機會好聽。
四、Pi 3B+的Wi-Fi晶片設計較好,可以用Wi-Fi,這樣不必去搞路由器電源,聲音也一樣好。
希望大家玩得愉快,繼續討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