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屋組一組就好,電源供應器挑一下金牌就好,
但這是為了你供電安全問題,跟能否改善音質不是重點.
與其花那一堆錢做那些小小改變(那真的是給有錢人去專研追求極致的)
真的提升不了多少,而且是要實際AB組對照才感覺得出明顯差異.
不如就組台滿意的PC,
然後剩下錢全砸在喇叭上還明顯有感多了!!是非常有感的.
因為一開始沒特別提到你的喇叭以為你喇叭已換好.
但現在看起來....你還是把預算多撥在提升喇叭上吧.
本人前年裝潢在客廳,訊源用電腦連接實體5.1.2家庭劇院,專線後用5~6千壁插.
一開始也是疑東疑西,買了退貨交換測試器材,
不只劇院,也無聊跑去耳機店測試器材改變帶來的改變來訓練聽力.
結論有限預算下,改變程度10分為滿分最明顯
喇叭or耳機(10分)>>>>設備or播放器(3分)>>>>>線材小周邊(1)>>>原檔格式(0.5).
好喘好累 wrote:
USB DAC 的內建數位前級會損失音樂的動態,及活生感。
除了少數採用類似 CS3310 電阻分壓列陣設計除外。
這就是為何外接高級前級聲音較好的原因。
樓上的提到「DAC 的內建數位前級會損失音樂的動態,及活生感....」
可是...好多家的設計,都是強調使用數位前級調音量...,
列如YAMAHA WXC 50 就有在廣告上列出,音量控制是48位元的數位音控...
我是不太懂為到底前級放大,是使用數位放大,還是那種傳統的電路設計比較好。
要這麼講究,似乎都是HI-END等級機種了。
前面有先進已提到,先講究喇叭,再來談擴大機、前級,後面再來講究訊源、線材及使用的軟體。
故,建議先求有,再求好。一分錢一分貨。要一步到位,就是錢、錢、錢......
2萬元,組pc,又要效率,又要講究音質,如果不講究影像卡,
可以建議不如先買1萬出頭的第8代 i3 mini準系統,或第7代的i5、i7
因為,第8代 i3或第7代的i5、i7
內建顯卡晶片為Intel® HD Graphics 630 以上,這是可以 4k 的藍光播放。
有錢又講究影像卡的話,可以買mac mini或 intel nuc 可外接顯示卡機種。
使用小電壓、先進製程的cpu Ram、m.2 ssd等,就不會有電源要多大的困擾,
也不會有那麼馬達、風扇。
加個5千到1萬上下有RCA或LINE 輸出的 usb dac
如果有數位光纖、同軸輸出的更好,因為,可以昇級給含光纖、同軸輸入的擴大機使用。
講究電源,也有那種USB 電源濾波器 或外部供電的USB線給DAC用。
幾2、3千元就可搞定。
等你未來喇叭昇級時,再來考慮換更高等級的dac。
先不談音質,而從功能來看,
走純2聲道、可以解DSD 128或PCM 192K以上的。
台灣看的到、買的到的,有
大陸品牌的FIIO K3 USB DAC數位類比音源轉換器,有正式代理商、安規檢查。
或者,TOPPING D10 D30 D50 系列看來便宜又大碗。
台灣有人在網路上賣,只是不知有無安規檢查。
也不知音質與品質如何。之前有人在這開箱。可以參考參考。
或者,買美國的NuPrime uDSD、NuForce μDAC5 出來2、3年了,也都是5千上下的價格。
要貴的也有,Audiolab M-DAC mini 1萬4上下,和一台入門桌上型的USB DAC差不多價了
想走杜比環繞的,
可以買華碩 ASUS Xonar U7 MKII USB外接式音效卡
或者,創新CREATIVE SOUND BLASTER G6 音效卡
這兩個音效卡,可解影視杜比環繞,燥訊比高,也有數位輸出,
聽CD、電腦放音樂檔,音質乾淨度,基本已有一定水準
也可以用電腦直接把DSD 軟解轉 PCM 再用數位輸出。
不管,你是原本有影音擴大機或傳統綜合擴大機,都可簡易的把電腦整合進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