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教) 抑制高音的分音電容

大概看了一下文章和裡面連結的感到興趣的文章。線性相位的優點或說可以感知到的差別,是跟成像、聲場相關,跟音色無關。在低音,group delay的可聽度很微妙也不容易察覺。

反方的論點:在一個設計好的實驗條件和環境中做測試,跟在現實的情況與聆聽環境中測試往往有差別。在20/30多年前的研究論文就提出過,聲場中的反射音會掩蔽掉相位效應;典型的錄音過程會讓音訊內容經歷多次的相位改變,相位差異有感或無感已經沒有重大的意義。stereophile也提出在測量過數百個喇叭之後,有沒有時間相位一致的特性,跟耳聽的主觀品質好壞並沒有直接關聯。
old_hsiao wrote:
現在流行的是打造線性相位的喇叭系統,類比的濾波器,不管是被動或是主動都辦不到,唯有數位FIR濾波器能辦到。
喇叭單體本身就有相位差,每顆都不一樣,談高音正接或反接都是多餘的。
FIR濾波器本身不會改變全頻段的相位,還能順便修正單體全頻段的相位差,讓全頻段同時到達你的耳朵,相位失真不影響聽感的觀念,已被巔覆。
http://www.linkwitzlab.com/Attributes_Of_Linear_Phase_Loudspeakers.pdf
Levelzero wrote:
不管是2階對2階還是...(恕刪)

你說的沒錯,書上是這樣教,我以前學的也是這樣,很有參考價值,但是這是基本理論,有個先決條件是高低音單體要在同一個發聲平面才是這樣,現在大部份喇叭設計是兩單體鎖在同一平面,高音會比低音前面,就不能單純套公式了。
你舉的LS50是反接沒錯,因爲設計上高音在中音裡面,也在相同發聲平面所以要反接,或者說,它這樣設計也只能這樣接,我認為這是比較特別的例子,大多數喇叭兩個單體是分開的。
你有提到L Pad, 其實你看LS50就不用L pad, 而是一顆電阻就搞定了,沒有並連那一顆,書上雖然教要一串一併,波形才會一樣,但實際上就很少看到那樣做,因爲少那一顆,波型改變的很小,幾乎可以乎略, 所以在微調2-3dB的情況幾乎都不會加。
Levelzero wrote:
大概看了一下文章和裡...(恕刪)
stereophile測過的喇叭有几對是真正做到線性相位的?
現今廠機喇叭真正有用數位FIR濾波技術修正相位失真的,根本就沒几對。
我的體會是聲音的自然度差很多,音樂裡的情感得以釋放,類比分音的喇叭聽起來就是怪怪的。
請教樓主,上網查JBL 4312的分頻網路(service manual)如下
高音:2階(大小C並/電感),8歐LPad衰減器,正接線
中音:1階(大小C並),8歐LPad衰減器,正接線
低音:直通,反接線




跟樓主描述有點不同,可否看一下樓主現在分音器樣子?沒先弄清楚大家也只是亂討論。
我先檢討自己文章的內容有沒有不妥,然後做點修改如下:

「2階被動分音器不反轉極性,還是要從電路中添加電子訊號的延遲時間,或是調整單體和單體前後的位差」修改為「採用2階被動分音器時,如果不想反轉極性補償相差,視需求還是要從電路中添加電子訊號的延遲時間,或是調整單體和單體前後的位差」。

「對於樓主而言或一般的DIYer而言,正負反接仍然是一個好的建議」修改為「對於樓主而言或一般的DIYer而言,正負反接仍然是一個好的提醒」。

您的論點是基於大部分的喇叭都是四四方方的外形,單體鎖在同一個垂直的平面,其實您說的「大部分」已經說明了不是全部或幾乎全部。要看到梯形或階梯形的音箱不難,往後傾斜、多斜面、弧面的音箱也不少,同軸或擬同軸似乎有增加的趨勢。就算聲學中心在同一平面,反接也不是唯一的方案。我自己對正接反接沒有偏好,只想表達反接在現今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事。

四四方方、直挺挺的音箱,物理的ZDP通常是傾斜的,沒有適當的補正,即使分頻相接是同相,檢查step response和離軸響應,會發現耳朵和高音單體齊高時並不一定是分頻整合的甜蜜點。當然這仍然是做為善意提醒之用。

再說到L-Pad,知名的單體廠出售的DIY音箱套件,L-Pad仍然不罕見。就算比以前用的少,也還不到已經絕跡。
Antus wrote:
你說的沒錯,書上是這樣教,我以前學的也是這樣,很有參考價值,但是這是基本理論,有個先決條件是高低音單體要在同一個發聲平面才是這樣,現在大部份喇叭設計是兩單體鎖在同一平面,高音會比低音前面,就不能單純套公式了。
你舉的LS50是反接沒錯,因爲設計上高音在中音裡面,也在相同發聲平面所以要反接,或者說,它這樣設計也只能這樣接,我認為這是比較特別的例子,大多數喇叭兩個單體是分開的。
你有提到L Pad, 其實你看LS50就不用L pad, 而是一顆電阻就搞定了,沒有並連那一顆,書上雖然教要一串一併,波形才會一樣,但實際上就很少看到那樣做,因爲少那一顆,波型改變的很小,幾乎可以乎略, 所以在微調2-3dB的情況幾乎都不會加。
您已經比專家還厲害了,套用Dr. Floyd Toole在相同議題中說過的話:諾貝爾獎正在等著您。

線性相位或時相一致的優點,目前的共識是在聲像聲場這方面可以聽到差異,而且是在受控制的實驗中。如果人類對相位失真過度敏感,或說人腦不夠聰明去處理掉必要的相位問題,日常生活將會大亂,甚至使人瘋狂。
old_hsiao wrote:
我的體會是聲音的自然度差很多,音樂裡的情感得以釋放,類比分音的喇叭聽起來就是怪怪的。


Kii Audio Three、Dynaudio Focus 200 XD。

linear phase/FIR有pre-echo和latency需要考量。喇叭有完美的相位響應又如何,駐波是最小相位,反射音破壞性干涉不是線性相位也不是最小相位,完美的喇叭擺到房間裡面,如果主人對空間的影響置之不理,也是枉然。
old_hsiao wrote:
stereophile測過的喇叭有几對是真正做到線性相位的?
現今廠機喇叭真正有用數位FIR濾波技術修正相位失真的,根本就沒几對。


接下來會有一陣子比較沒有空來哈拉,各位請繼續努力。
Levelzero wrote:
您已經比專家還厲害了...(恕刪)
我舉一個例子吧,不管房間是甚樣,別人在這房間裡的任何地方發聲,你的耳朵都能準確定位他在那裡,牆壁的反射音一定有時差,人的耳朵就是能精準定位發聲處,很神奇吧~靠的是甚?
https://feature.u-audio.com.tw/featuredetail.asp?featureid=451
你舉出的那兩對喇叭真的是數位FIR濾波嗎?我有點懷疑。
你需要這個套件來量測你換東西,
頻率響應 有沒有跑掉,
人耳不是很準確,
需要更客觀科學來輔助你,
不然腦放最方便


lspcad.6.32中文版汉化版 這東西量測頻率響應的軟體
下面這是硬體


就給您機會發揮一下,說說看靠的是什麼。(看看您能端出什麼好料)

您舉的例子和企圖引用goldmund為例證,其實是自打嘴巴,這個後面再聊。
old_hsiao wrote:
我舉一個例子吧,不管房間是甚樣,別人在這房間裡的任何地方發聲,你的耳朵都能準確定位他在那裡,牆壁的反射音一定有時差,人的耳朵就是能精準定位發聲處,很神奇吧~靠的是甚?...(恕刪)
luxor_w wrote:
樓主問題又仔細看了一...(恕刪)


謝謝, 其實以前都不懂, 所以就在露天上找一個手工訂製分音器的賣家, 跟他說了我的單體型號,請他幫我做了一組,高音線路只有一個5uF的沒品牌的電容, 這個我改成了4.7uF WIMA, 另外另一個有電容的線路 (中音或低音吧), 是2個6.8F交疊焊再一起 (並聯)的(一樣看不出品牌的電容)。這個我只把它換成BENNIC XPP 6.8兩個交疊(並聯) 。 其他的由5個大小不同電感組成, 連電阻都沒有,所以幾乎沒改動賣家原來的設計。

至於裝這喇叭時,連上述的分音器我找了3對,一個是JBL 型號是甚麼600的,中音高音很清亮甜美, 但低音一直很少。後來就脫手了。

另一個是JBL 4312C, 這個我是在網拍拍整個喇叭的,因為箱子是爛的,丟給賣家處理,我只留了單體和分音器。但分音器現在擺在倉庫裡,只用了低音單體。分音器的品項實在很差,衰減器也鬧風濕。3對分音器我都試過, 最後選擇這個訂做的, 因為它聲音最平均。

謝謝各位先進的建言, 我這幾周也在爬文, 也網拍買了一些電容, 還有一些水泥電組, 也想說有閒錢時,去買其他其他網拍賣家的分音器試試,不再去改現用的分音器。等過年期間有空時來試試。

我回家再拆開箱子來拍個照, 不過若是拍照上傳了,那個賣家就知道是他的東西了。 (因為他的電感都有貼貼紙), 怕賣家上來幹譙。
我要賺更多,為了身邊的人.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