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不專業]ELAC BS203A開箱文+小弟的家庭劇院

andrewl wrote:
如果跟喇叭的距離很遠...(恕刪)


謝謝您的熱心回答~學到不少東西真好!

這兩天都沒時間把新喇吧線換上去(想到還要動螺絲拔塞子就...)
不過說實在現在的表現已經覺得太享受了
耳朵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寵壞
現在聽我的入門耳機和平價電腦叭就覺得有點不適應...
還好廣播透過V1800 pure direct還是覺得不錯聽~希望不要再被養刁了...

其實原版CD最近有買好幾片了
只是為了方便我都拿PS3把它們轉成ATRAC撥放
想換好叭好線材結果用這樣的訊源感覺很好笑
不過為了方便性只好犧牲一些音質

如果不能把喇吧線藏到架子裏的話就蠻可惜的
203A掛著兩條或四條蟒蛇線在那邊, 腦中閃過終極戰士的外星人...
大概要等新房間做好線材隱藏處理比較適合吧
畢竟不是專門的視聽室而是起居的臥房
外觀還是要顧
反正短期內看來也徵不到二手LS70....@@


上個星期為了比較差異
刻意只把右聲道換成新的蟒蛇線做ABtest
然後兩聲道都依照網兄的指教 高音接+中低音接-
結果近場聆聽的時候蟒蛇線的確要清澈一級
可以感覺到差異

放映電影時
如果有特別去注意也會發現右前方的聲音比較清楚
不過說實在的 如果心放在影片上時 在下並不會感覺到有啥異狀
這就是木耳的好處吧

昨天晚上終於有時間試試Bi-Amp
中低音接蟒蛇線,高音接原來的50元線
哇~這個好~
不論是透明度或是厚度都再上升一層
即使是壓縮過的音樂檔和不專業的PS3訊源也可以明顯感覺到差異
不過因為是晚上不能開太大聲
今天再找時間好好玩玩~

在此再次謝謝眾網兄的指教~

BHMzero wrote:
上個星期為了比較差異...(恕刪)


這樣的接法是Biwire
當低音及高音各別用一台後級推才是biamp(兩台amp)

當我第一次聽到換線材有差時也是不信
當第一次嚐試換了一條Cardas golden reference power cord後
從此改觀
也陸續花了不少錢
最後調整到自己滿意的聲音後
就沒再動過了
心得是當聲音單薄缺韻味可試試Cardas
低音量感不夠時可試試Power Source
高音不夠通透飄逸及低音速度不夠快時可試試Siltech
雖然同廠牌不同型號表現又有些不同
但基本上聲底是這樣的特性
若想要調音可以試試看
BHMzero wrote:
上個星期為了比較差異...(恕刪)


能聽出一些細微差異已經是好的開始,
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許多廉價的聲音都難以入耳,那就是中毒了...
不論如何,能好好享受音樂真是無比幸福的事情!

線材是現代音響中很有趣,也很重要的部分,
在入門的系統上,就已經能發現其中的個性差異,
在細節驚人的高階系統上,甚至讓人有換了器材的錯覺,
我喜歡把電源線當作器材的一部分,而訊號跟喇叭線當作是器材來看待,
一點也不能馬虎...
anyway,先找出你要的聲音,再慢慢考慮線材吧!

如oab兄所言,
兩對喇叭線是Bi-wire...
還有,跳線片要記得拿掉勒!!
oab wrote:
這樣的接法是Bi...(恕刪)

小弟的擴大機V1800(還有一些近期推出的機種)有一個功能是可以把環繞的那組輸出拿來和左右聲道輸出加在一起做Bi-Amp
雖然沒有像前輩們的獨立後級個別去推高低音單體那麼專業
但分類上應該還算是Bi-Amp的範圍(如果有錯請指正)

oab大提到的線材之前小弟有肖想過
不過價格....看來以後要持續注意二手市場的動向了....



andrewl wrote:
能聽出一些細微差異已經是好的開始...(恕刪)

小弟不確定這樣是不是"好"的開始呀....
在這邊和友版得到許多前輩的寶貴意見
整體聲音素質隨著器材更新慢慢提升
真的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

線材換了之後
也發現訊源的差異了
現在撥放CD跟壓縮音樂檔
就可以明顯的發現之間的差異,原來以前沒太大感覺是因為器材沒得發揮
結果又導致想換好一點的訊源了....這樣地獄輪迴怎麼得了呀><

對了,還想請教如果跳線片不拿掉會怎樣嗎?(不敢試)
感覺這樣就變成Bi-Amp+Bi+Wire, 是喇吧會受不了掛掉嗎?
謝謝~

恭喜版大入手好物呀。

ELAC是小弟最喜歡的品牌,它的高音真的讓人銷魂...(當然也有人認為太尖的啦)。
很多樂器的高音細節用ELAC的揚聲器都可以輕鬆表現出來,尤其在弦樂或長笛這些樂器的表現(用來聽胡桃鉗真的很過癮!!)

小弟手上也有一對東西德合併以前還是西德製的老ELAC落地揚聲器,不過由於年代太久遠(17-8年有了吧,國中時代老爸買的),單體已經老化的差不多了,現在工作又比較忙,沒時間好好整理設備,要是我要汰換系統的話,ELAC絕對還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品牌,畢竟是我從小聽到大的聲音,已經養成習慣戒不掉了(不過現在歐元漲的厲害...ELAC應該會越來越貴)。
我不是在勸你敗,我只是告訴你限量的殘酷,免得到時候你沒買到,只能看別人嘻嘻笑...
BHMzero wrote:

對了,還想請教如果跳線片不拿掉會怎樣嗎?(不敢試).......(恕刪)


跳線片不拿掉,
如果是bi-wire就是把兩對線給並連起來,失去bi-wire的意義而已,
但如果是bi-amp,就等於是並聯兩部放大器,還是不要嘗試的好...

訊源的差異很容易就聽出來,可以開始好好找台player了





eydas wrote:
ELAC是小弟最喜歡的品牌,它的高音真的讓人銷魂...(當然也有人認為太尖的啦)...(恕刪)


很高興有Elac的同好發聲,
這十年來它家的設計一直持續進步,輔助軟體的參數也在調整,
整體的厚度跟彈性都有增加,聲音也越來越平滑柔順,
當然不同等級的各系列表現還是有明顯的高下之分,

早期的Elac確實是略顯硬調,
但時至今日,應該早就不算是尖銳輕亮的喇叭了...


前幾天去我朋友那看到的小部分@ .............           


前天把銀色的LS70喇吧架裝上去
聲音變得更乾淨, 尤其是低音, 那種嗡嗡的感覺都不見了, 變成穩穩QQ的低頻
不過上架後果然是太高了點
視覺上有點怪怪的
而且躺在床上好像如andrewl大所說, 真的沒有坐著(耳朵高度=高音高度)好聽
另外就是有沒有toe-in差異也變大
在軸線上的聲音好很多

打算週末時試試把LS70的頂板+角錐拆下來直接放在桌面上
這樣高度應該比較剛好...
請問各位熟習ELAC的站友,
小弟的ELAC PAPI最近被老爸搶去搭配樓下的試聽系統,
因此打算再購入一組ELAC的二聲道系統,
不過還在考慮2系列或3系列,
請問這兩個系列的走向主要是差在那邊呢?
或者台北不知道那邊可以試聽呢?
謝謝!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