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B&W 805 D3 + Accuphase E-470 開箱


cedarwood wrote:
看到四樓大大的 setup...(恕刪)


劇院還是要一整套比較好,要聯合國式配法也不是不行,
不過就是要花時間跟精神。建議系統愈簡單愈好,不會想東想西,
回歸到音樂本身才是王道(之前愛亂搞,搞一大套Dynaudio+MBL前後級,
一堆線材/siltech,音響架是finite element,還有專屬音響室,但都沒有現在聽的感動)
個人也覺得音響越簡單越好,以前也是全套B&W多聲道系統,
但因為平日工作繁忙,即便是有空閑也沒什麼心情看電影,
平均一個月大概看個三四片吧,不過聽音樂倒是一天也沒間斷過.
因此趁多聲道進入HDMI時代,就全數出清專攻兩聲道了.
DennisChen2003 wrote:
Antus大您真是幸...(恕刪)

其實有時侯聽聽局外人的意見也不錯,因為能從比較客觀角度看事情,我從念書的時後就在看805了,當時是N805, 後來變805S, 再來805D漲超多,想很久後要下手時拉老婆去看音響展後變804D. 
話說啦叭線,我覺得應該先買DAC後再來考慮,首選是內建的。

Antus wrote:
其實有時侯聽聽局外...(恕刪)


800 D系列當中,不管是D2或D3,我覺得最划算的是804.

805基本上已經很貴了,而落地形的804比書架型的805多出好多木頭,也多了兩個低音單體,低音表現預期比805強很多,但價格只有805的1.5倍. 這樣的價差我覺得值得!

如果要求的是中音單體也要號筒的話,往上就是803,它的價格整整是804的2倍! 我不知道803與804的聲音差別有很巨大嗎? 不過那兩倍的價差真的花不太下去!

至於層峰的800D3就不用說了,它的價格是804D3的3.3倍,805D3的5倍!!
(台灣800系列各型號之間售價的比例是否也類似如此?)
Monte大您好,您說得沒錯,804的確比805多用很多木頭,更不用說又多兩個低音單體,應該是8系列中CP值最高的一款。

但小弟不得不說如果要買8系列的落地款,803等級以上的“企鵝”才真正有8系列那種致命的吸引力,光用看的就教人喜愛,只是喇叭漂亮但售價不漂亮!

同時聽過803D3和804D3後,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
bigbigfrog wrote:
同時聽過803D3...(恕刪)

嗯,確實是一分錢一分貨,
但是803D的低頻在較小的空間真的會很不好處理…
我原本是用初代803D,當初也跟它低頻奮鬥許久…
升級喇叭時試過803D3與804D3,
803很不錯,但低頻似乎又更多了,而804又無法到達我想要的升級目標…
正當在苦惱的時後,不小心去聽到TAD CE-1
然後不到一個月CE-1就進家門了
總之空間與預算若許可803D3或802D3絕對是首選
Monte920 wrote:
800 D系列當中...(恕刪)

其實803D與804D可算是不同級別的喇叭,從初代803D開始
B&W就是希望803D以較細長的型體來達到802D的低頻量感,因此用上了3顆7“單體。
實際聽感也是如此,但若要說803D輸給802D地方是在低頻的下潛度與聲音整體表現的規模感。
因此在大編制交響曲的部分確實803D是不如802D的…而中頻表現也沒那麼的乾淨(企鵝頭使然,但差異沒有想像那麼大)
但803D也是有贏過802D的地方,那就是爵士與流行樂。
802D聲音的重心原本就較低,若一個處理不好,人聲唱起來就會血盆大口,相對來說803D就表現很不錯、而且又是瘦長型的喇叭,
空間感與定位的表現確實是比802D要來得好。
來到了D3之後803D開始向802(以上型號)看齊,803D與804D間聲音差距也變大了
Mr.SHADOW wrote:

其實803D與80...(恕刪)

同意,這次本來考慮的是802D2,因為D3出來,價格真的不錯,但考量到是要放在客廳,還是要留大空間給開始學嚕嚕車的小人。沒想到到,這次聲音的感動是經驗裡的前幾名,小小的投資(在發燒友前真的是小小系統),卻非常值得

Monte920 wrote:
800 D系列當中...(恕刪)


D3實售價我沒問,D2大約是805d2, 18-19萬,804約28-30萬,802約41-45,800約65-70,其實B&W的定價策略還算合理,雖然805D2不便宜,但確是全世界最便宜的鑽石高音喇叭,其他廠商如果用鑽石高音,價格都貴很多。
一般絲質高音一顆約80-100美金就很好了,如果是鋁的或陶瓷的,如果是Accuton 或ScanSpeak這些頂級單體廠,一個300-400美金也到頂了, 但是鑽石高音,一顆最少1300-1500美金,還不好買,要訂要等。805美國訂價5000美元,光高音佔一半了,再來中低音用銣磁鐵,外面單體廠用銣磁鐵的,一個約350鎂,2個又是700鎂了,分音器用mundorf silver/gold/oil, 加上木箱等等,這樣的定價其實不貴。
再說804,4顆銣磁鐵的複合振膜低音,一顆少說也要350以上,4顆就1400鎂,分音器約多200鎂, 箱體大一點, 定價7500鎂算合理。 802的馬林頭一顆約1500鎂,2顆算3000鎂,分音器再多個200-300,低音單體大一點,一個多100鎂,箱體更大,定價15000,比804多7500, 我覺的也還合理。
反到是803D2和800D2比較乾尬, 803用3低音單體本身就有缺點,800D2和802很接近,但價格高很多,主要因旗艦機,廠商要多賺點。
換到D3世代,我覺得B&W將803加流線頭並回歸2單體是正確的,但取消800D3獨特外型的決定我不喜歡,畢竟是旗艦機,又貴不少,應該要有點不一樣。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