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有關非日系AV環擴的選擇

dandanny wrote:
大多後來還是使用hdmi的方式來接駁,只是兩聲道的部分會選用更好的前級帶by pass功能
即可將兩聲道和多聲道做接駁,但是多聲道前級不可避免的還是得做挑選...(恕刪)




+1 大致如此

數位流黃金方程式抽絲剝繭下來,多+雙 兩台優質前級, win-win 還是簡單方便

Densen 有出不算貴的選配,一萬多元的 7.1 surround board (SB)
讓多聲道訊源享用 為兩聲道設計的獨立電源,超大電容,無負回授,隔離,VR 等工藝
.... 帶出更好的音質
以數字表達 : $3000+ 鎂的多聲道負責數位,類比由 $10,000+ 鎂 接棒輸出 (後級另計)

代價是 拉一堆訊號線 + Room correction 兩光化 (由 BD player or Densen SB 調整)
目前激不起太大慾望

So 題目回到 日系 or 非日系 多聲道數位前級,which one is better ?
畢節望族後裔


有了數字觀念,得知 $2500~3000 鎂 機種,數位能力已經一拜

畢節望族後裔
Bear4212 wrote:
是的!!這樣的架構下還是由AV前級負責音場校正與D/A後再送到綜擴的直入後級去做訊號放大,BDP自解對我來說適合多聲道SACD使用,但如果是劇院來說BDP自解缺少了空間校正,所有喇叭距離、音壓、EQ等都必須由BDP內部自行設定與解決,這樣的做法雖然可以利用以前老環擴的優質類比迴路但對於非行家的人來說介面就顯得不是很友善


這邊就覺得有點疑問了,除非AV8801可以設定左右主聲道只Digital out不經訊號放大
讓PM-11S3做前級訊號放大和推動喇叭,而中置與左右後經過AV8801的DA解碼+訊號放大再到MM7055推動喇叭
如此將此5聲道做此兩類方式,才能說是讓左右主聲道不受AV8801的訊號所干擾到吧?
我是不知道AV8801可以將每一個輸出個別做到這麼細的設定嗎,如果可以那還真的拆的挺細的
一般基本都是只能設定XLR或RCA全部pre out,此時訊號都已經過AV環繞的解碼和訊號放大,再接駁至各後級
要是綜擴沒有bypass的功能,訊號就會受到2次放大,也就會兩者互相影響到了
若是綜擴有Direct in或前級有bypass功能,則就只是使用後級的功能來推動喇叭
就我看yah兄的設定,感覺AV8801是只使用全部pre out的功能,主要音色控制還是落在它身上
所以不是很了解Bear兄所說"就算AV前級規格怎麼改怎麼換都影響不了整體音色與後級力道的走向,
剩下的就只是把解碼前級當3C玩而已"這句,就是因為好的AV環繞前級難找
所以才會開始討論在能解高規格音效中,到底是日系機還是歐美機好
日系機普遍音效規格高但較薄聲,歐美機音效規格差但厚聲,想兩者兼容就是高價歐美機(規格可能還是比日本慢)
當然不管優質的日系還是歐美系機,都很難當3C來玩的,基本都是10萬起跳

我倒是比較建議先從2聲道入門起,訊源+綜擴+喇叭即可開始享受學習
建立一些基本觀念和尋找喜歡的音色,電影就先去電影院看吧,等到受不了電影院的音質
此時2聲道應培養了一定的水準和投資,再添購多聲道喇叭和AV環擴、訊源
接下來就是最邪惡的開始陸續升級.........由於太邪惡了就不多說
其實適時的接手尋找各類二手機和前AV旗艦機種是一個還不錯的省錢與學習方法
特別是類比又是音響的靈魂,就算不是最新也大多能享受到品質不錯的音質
當然現今的AV環擴似乎比較注重規格、自動音場校正等等
但是10年或更久以前的歐美環擴能調整的東西真的不多也很基本,放出來的音場、聲音品質會差嗎?
其實不會,還不少資深店家老闆根本不使用自動校正功能,調出來的聲音也是很不錯
科技和儀器只是輔助的參考工具,以上也只是自己的想法,沒有一定
個人有各自喜歡的想法和方式,驗證方法也各有不同,端看個人喜好

當初還在考量AV組建時參考過2篇不錯的文章在此分享一下,真的也是花了不少時間在想如何串接
第一篇
第二篇


以上,如有什麼謬誤,還請不吝指正


這是Yah大的系統架構圖請dandanny大您自行參酌了...小弟乾脆用畫的比較快!!實在很懶得用文字敘述了!!


當然音響系統架構百百種,每個人的用途也有所不同,就小弟自己的觀點來解釋吧!!

1.我認為近10年來環擴的發展已走進了規格噱頭的死胡同,早就忽略了早期環擴所著重的音質,後級推力比起15年前的機種就更別談了,歐洲機種當然確實在於音質與推力上還保有相當優勢與品質,問題....能保持多久!!業界競爭是事實也是現實,有多少廠商在研發的過程中能忽略銷售量就本質去努力,還是漸漸的因為成本、市場、銷售數字而造成這些歐擴也走進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會嗎??只能看下去...

2.小弟用過3台不同廠牌的環擴...前兩部壽命約3年就Bye Bye了,問題都是缺聲道....巧合嗎??也許....但這也在我心目中烙下環擴不是很值得大量資金投資的一種音響器材!! 當然10萬以上的機種是不是比較長命...小弟薪水微薄我真的不敢賭!!

3.不講15年來規格變化有多大..改變有多快,就說這三年吧!!從SR7008--SR7009--SR7010花了多久,不多不少2年半......,我們不談入手價就說定價好了....一台定價約8萬的機器1年市場壽命就葛屁了再來個大改款,重來都不給消費者有任何換機板升級的機會,連韌體都懶得更新....一支2萬的iPhone少說也能撐過3代作業系統,你說一台8萬的擴大機...1年改款一次,舊款就變孤兒了.....啊這不是3C化這是啥!!

4.我們先排除空間好壞、喇叭大小,既然劇院環擴首重DSP音場特效與空間校正,那這樣的產品更新又極為快速又像玻璃般的脆弱,不如像Yah大那樣把它拆成兩個部分,A:環繞前級 B:縱擴後級 ,玩過環擴的人都知道,管你的後級多強大..前級多細膩,DSP故障、HDMI基板故障,主機板都是相連的,你要不接受高價維修不然乾脆整台報廢砍掉重練....管你對於他的後級有多心疼不捨,值得嗎??

如圖 : 1

所有功能不管音樂、遊戲、劇院DSP、前後級幾乎PKG在這台環擴身上,當環擴故障所有功能全都失效..

如圖 : 2

像Yah大的作法就是使用高階的多聲前級搭配上高階兩聲道縱擴來使用,好處在於分散風險,萬一AV前級因機板故障或者以後改朝換代時,他只要更換環繞前級就可以,完全不用去擔心更換環擴造成影響兩聲道音質

如圖 : 3

假如環擴故障,兩聲道也可直接走旁路由訊源直達縱擴前級也不影響兩聲道的運作,劇院部分甚至可以臨時找一台有Pre Out的機種上陣即可回覆整體劇院的運作,不管多聲道前級這一塊如何變動





vspebrian wrote:
環擴高價非日系市場...(恕刪)
Bear4212 wrote:
當然10萬以上的機種是不是比較長命




宅爸也是音響初哥,但消費財不是初哥 e.g 汽車

工藝品優劣判斷方式之一 : 產地
若該工藝極為考究,則為原產地,Know-how 全部母語溝通下的技術員
若是 cost down 型號 => 外包第三世界,重點翻譯可"通"的技術員
AV8801 made in Japan vs CX-A5000 made in M.... 直覺等級不同

喇叭也適用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會建議玩家把後級獨立出來, 優質喇叭更需要和後級匹配
留意喇叭廠的策略伙伴=> 擴大機廠更是上上選,完全為此叭訂做 No ?

換換樂瞄準 "前級" 即可
前級也是廠商音色配方精髓, 若喜歡該廠音色,跟著它的前級走

p.s
綜擴的後級 ....... 未必能應付閣下的喇叭
像 Usher Be-20,242 sq-in 何種綜擴可以應付 ?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的黃金方程式 & 數位茶几 就是用 理智+邏輯 反向破題

會得罪
1)包包樂的廠商, 把部分 3C 元件包在一起賣 Hi-end 價的產品
2)資深樂迷, 已投注無限心力,時間,金錢 在品牌搭配,習慣在高價品牌間 High 來 High 去
想起建青一段話, 人生就是 建中->台大->美利堅, 其他不是人生


yah 兄是極為罕見, open-minded 跳出來認可的兩聲道資深樂迷
畢節望族後裔
Bear4212 wrote:
這是Yah大的系統...(恕刪)


真是勞煩Bear兄畫系統圖了,我自己是兩聲道和劇院全部前後級分離,所以這些我懂
我有疑問的地方是您說像Yah兄的做法,"就算AV前級規格怎麼改怎麼換都影響不了整體音色與後級力道的走向"
但是以您目前的畫法,除了兩聲道可用LX88的直接輸出訊號給綜擴外
使用多聲道時還是AV8801在解碼+訊號放大,換了這一台多聲道音色就有影響了
系統圖上的AV8801使用RCA pre out這也是經過他訊號放大後的結果
除非有Digital out的功能,才能說是單純給AV8801做DA解碼
而用到這種純AV環繞前級,都會去選用全平衡輸出,Yah兄文章中也有寫道
所以這類AV環繞前級也不可能當3C產品隨便玩掛就丟囉,都是旗艦機種價格不斐
"用高階綜擴把兩聲道的音色與力道鞏固好剩下的環繞交給多聲道後級就好"
這個要兩聲道和多聲道拆開來看,兩聲道沒問題,因為根本和AV8801沒關係
多聲道只要AV8801變了就全部聲道都被影響到啦,也不可能就隨意更換
至少也會使用個5~8年左右才會再看當時的狀況決定
所以我也才會建議往老一點的AV環繞前級去選擇,不管日系或歐美系都OK,折價很大的
當然唯一小缺點就是可能解不到最新的格式,但是差異其實沒有到這麼巨大
不停的出最新規格很大部分是商業手法,真的調整的好聽的DD5.1就能很棒了
很多店家其實也知這一點,只有少數才會和你分享這件事
(很多是能力不到位,或是為了生存,不擋人財路這邊就不多談)

至於AV環擴很容易壞掉這一點,跟它把很多東西全部塞在大小一樣的機箱有關
運作的時候很熱呀,聲道越玩越多塞了一堆線圈和環型變壓器
如果又長時間使用,壽命當然是耗損的很快,所以我也不太建議用一台拿來長時間聽音樂
連我自己使用單純的環繞前級,一場電影2小時看下來,摸了一下機身都覺得頗熱了
就不要說環擴這樣一直長時間的操下來,提早掛點也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建議有心想往較hi end邁進的朋友,可以先將2聲道整治好
AV可以先不用追求太高規格,避免在環擴上做過多的重複投資,提升的水準也很有限
像我自己一開始就是打定主意所有都要做前後級分離,先把2聲道整治好再逐步添購
至今也未浪費掉哪些機器,當中有老機有新機,各司其職,減少重複投資的浪費
既能取得不錯的品質也能兩聲道、AV皆能玩到
哈..沒辦法小弟實在很菜!!很多部分說不清楚那小弟換個說法好了....

假如Yah大的AV8801故障!!那是否在AV8801送修的時間內,以訊源播放器直送兩聲道縱擴 不管音質或推力皆不會有所影響,當然在當下只剩兩聲道.....

假如Yah大的AV8801故障!!那Yah大在找到下一台適合的機器前...或送修回來前,隨便先找一台SR6010或SR7010來替代,我相信..整體音色應該大致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吧!!,當然除非...你也認同 就算同品牌 1000刀 環擴前級的音色肯定會比3000刀的專用前級來的差很多,那當然肯定會影像後面的整體音色囉 是吧!!

所以事實上小弟再分享的是如果先把一套襯職的兩聲道建立起來再把多聲道整合進來,可以在面對多聲道器材先天的風險上少很多....不過小弟承認...光是要建立這樣一套兩聲道系統就相當'費神"



各有利弊

從劇院切入
喇叭一致性會優先考量,後級 + 重低音也會佈下重兵, 主機的關愛會放在 AV 名牌
但級數受限在 AV 品牌, 難敵可傳家的 stereo 名牌

從兩聲道切入
喇叭會卡住,同系列可能甚至沒出環繞叭,
重低音想到才補一顆, 主機關愛在 Stereo 名牌,但級數可以無限上綱

AVR 換代快,折舊高 前一兩代 大哥,二哥 是不錯的買點

宅爸
1)會等 AV8802 or CX-A5100 退役時, 再買中古機來換掉 AV8801
2)Anthem MRX 高階機也想入主一次,體驗它的音色 & ARC 功力

畢節望族後裔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