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關於What hi-fi 對喇叭評價的可信度


兩光騎士 wrote:
能夠撿到二手好喇吧...(恕刪)

有機會收一對不同牌子的二手喇叭比較聽聽看,也許有不同的聽感



pc207 wrote:
好奇下買的機器大至...(恕刪)

哪你就要請教tk大了 ~~~~
白 雲 天 地 為 衾 枕 , 興 來 倒 臥 醉 花 顏 ;

兩光騎士 wrote:
哪你就要請教tk大...(恕刪)

其實之前有收了一台山水AU-999
但只聼了一星期,因有問題退了
但對聲音印像不錯,雖是40幾年老擴但解析及厚度都不錯,就是那種濃厚味
所以在考慮收一台山水
是真的不太虧到
坦白說我也收了挺多二手器材,跟撿破爛的差不多了 XD
不過大部分器材在燒友的手上狀態都很不錯
擴大機收自廣西燒友
音箱有兩對,一對來自廣東;另一對音箱來自香港,
香港這對我還全額先款 (未收到貨就全款轉帳給賣家)
解碼器一台 supremo 來自上海 ,一台 schiit ygg 解碼則購於美國直郵上海
轉盤來自深圳
雖然二手器材都是收自素不相識的網友,但東西都挺符合描素,也都能正常使用
要再轉手也不太虧
北極星supremo 我收13500rmb, 出給廣東燒友13000rmb , 含郵費大概損失600rmb
Supremo 在手上大概使用了3個月,花費600rmb,還算ok
從我上海發貨到廣東買家手上,對方收貨確認放款,整個交易時間不到72小時..
大陸的物流跟支付寶支付方式真的是有幫到忙,直接手機拍一拍,
透過閑魚 (淘寶的二手貨交易版本)交易真的方便很多,也比較有保障
太冷門的器材脫手不易,我盡量少碰
前幾天看到有人要出Focal Diablo...四萬多RMB
還好是黑色的,萬一是紅色的真怕自己忍不住 @_@
今天再看,Diablo好像已經賣出了-_-
不好意思離題了,不過網路交易跟收這些二手品也是需要有一些經驗判斷的,風險不是沒有,但是能搞得定的話也不失一個好管道..



pc207 wrote:
其實之前有收了一台...(恕刪)

我個人前一陣子也是很想收一台 但是空間不夠大 後來還是買新的了
不訪可以找一找專修老山水的師傅問問
白 雲 天 地 為 衾 枕 , 興 來 倒 臥 醉 花 顏 ;

兩光騎士 wrote:
我個人前一陣子也是...(恕刪)

其實這位山水賣家是個山水老擴愛好者,收了不少台1970年代以前的山水擴
他本身也有維修能力
只是怕這種老老機小問題不斷,所以再考慮是否要買後期一點的
那位賣家是說1970以前比較有山水味
山水的用料跟生產年代很有關係的,我在大陸的論壇有看過一篇詳細的分類,有些老燒友很喜歡老山水,也跟我推薦過;不過年代久遠的電子元件妥善率是個隱憂,除非自己也會修,否則光搬來搬去就挺折騰的了
其實我蠻喜歡1970以前老山水的旋鈕
雖賣家說1970以前耐用,但內部有相當的歲月痕跡
回歸主題一下,我個人覺得 What Hi-Fi? 的評論文章還滿有參考價值的。感覺他們評論的標準比較一致,各個編輯也能言之有物,很少詞窮不知該說該寫什麼的情況。同樣受限於廣告壓力,很多測評文章在外觀、規格上做一堆文章,我覺得那些自己看就行了,上官網看也成,不需要在測評文章中花太多篇幅描述,更甚者順便來點置入性行銷,給廠商一點「殺必死」。What Hi-Fi? 的評論文章比較直接,規格上有特色的地方才多談,其餘都只講一點,然後單刀直入談聽感,最後下結論。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喜歡這樣明快的文章,不要廢話一堆,浪費讀者時間。

What Hi-Fi? 也有缺點,看多了會覺得怎麼評來評去都是這幾間廠商的東西?我想畢竟是英國雜誌,評選的器材很有地域限制,以英國器材為主,美國器材非常少見。這部分當然跟廣告費也有關係,但是我覺得廠商送測歸送測,在該雜誌只能拿到曝光率,在評選上拿不到好處。換句話說,他們收人器材,但是不說假話(或是把批評的話委婉說 XD),這在國內有格調的部落客文章上,也是一樣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