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l0206 wrote:
Martin Logan 那一支似乎只是 10 吋的單體而已⋯⋯
試試看 Rythmik 的 15吋 密閉式的超低音吧!
我最近 survey 一些 15吋~18吋 的主動式超低音,還是 雙推挽的 15~18吋 單體 PA 外場用超低音..,秦朝那一顆 18吋 主要是在台灣沒代理商而且從左岸過來運費所費不貲真的 overprice too much。
可惜台灣沒管道 不然會推薦你看一下Seaton Submersive 系列 (HP+, F2 & F18) 目前AVS Forum上的的指標級超低音
上周到了附近的網友家試聽真的是驚為天人 可惜我家客廳是老婆小孩的 老婆一看到這顆的外觀跟尺寸就打回票了
http://www.seaton-sound-forum.com/post/new-f18-subwoofer-f18-f18-7829726
http://www.seaton-sound-forum.com/post/finish-options-a-collection-of-photos-4292198#1
其他可以參考看看的
Reaction Audio Echo-18 (不少人推薦說是目前Internet Direct裡面C/P很棒的一顆超低音)
http://reactionaudio.com/products/echo-18?variant=1107637857
Deep Sea Sound Mariana 18
這顆的表現跟Submersive HP+相仿 尺寸小一些 價格很不平易近人 因為外表是高檔實木質感
http://www.deepseasound.com/products/mariana-18s-18-subwoofer
ai_0301 wrote:
曹醫師用上四顆香菇...(恕刪)
我這次台南大地震由於自己 DIY 做的超高音架一支灌了 10公斤左右的金剛砂,四隻 Stella Extremus 只是位置有點移動到用 紅外線光學測距儀 + 聲納超音波測距儀 重新擺位 2 分鐘解決!~~~
乾脆再壓一對 Fostex 的 full-range speaker 用 300b 的 PP 機去推它(Speaker-cable wired by Space & Time Phase II TFA Returns,與主聲道同時發聲..)。
主聲道的 JMR 舊旗艦再用 bi-wire wired by Cello String 3 and Westlake 0425...
其他的飾品由於習慣下面加貼泡棉的雙面膠,六級多的地震很多東西連動都沒動!未雨綢繆確有實效!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justthinking wrote:
恭喜f大的器材沒受...(恕刪)
光學式的貴很多但是遠勝陸製的廉價聲納測距儀!因為聲納超音波式的如果系統喇叭 play 中它會被聲音干擾所以測得數據並不會很準確(尤其對是高音單體跟超高音單體..),聲納式的對系統只能儘量選在 mute 的時刻使用。
且光學式的反應速度快很多!聲納式的還要麥可風搜集短波超高頻反射回來的回音,還有一點..,到音樂廳現場(演出中..)探測環境非常好用!我南藝大雅音樓跟成大成功廳,南市文化中心..etc 都試過!
意即我若使用光學式的測距儀器量測交響樂的現場演出,定音鼓,低音提琴或是首席的小提琴還是其他配器的距離,基本上都可以量測出大概離中央舞台的距離。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