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想要了解一下,為何 AV 環繞設備都把放大器做主機裡?

這篇能討論起來也真奇怪
為啥電腦零件都要裝在主機殼裡面呢
為啥不主機板接個電源
顯示卡接個電源 硬碟接個電源 其他通通自己接個電源
再用線材接起來 徹底解決散熱問題

=廢柴上的風霜菇=
樓主的認知是"理想"數位是無敵的

"現實"在realtime的情況下,數位的問題還真不少
不是0和1的錯誤率有多高
而是你可接受1/N秒的誤差,這個N有多大

hillside wrote:
「我覺得無線或許是另一種提升音質的玩法,」

無線提昇音質?
如何提昇?
能接近音源的質量就阿彌陀佛了
還提昇音質!...(恕刪)
線材也不是百分之百傳輸,至少我覺得無線在傳輸上,如果技術夠成熟,只是一種換線的概念而已.

KCLin0423 wrote:
(訊源)->(杜比 AC3 解碼)->無線傳輸->(DAC+放大器)->(喇叭)



訊源從杜比 AC3 解碼器出來後不就是類比訊號了嗎?

既然是類比訊號, 那就直接放大送去給喇叭.


還是有 Dolby AC3 decoder 解碼後出來的仍然是數位訊號?

KCLin0423 wrote:KCLin0423 wrote:(訊源)->(杜比 AC3 解碼)->無線傳輸->(DAC+放大器)->(喇叭)
asifastho wrote:訊源從杜比 AC3 解碼器出來後不就是類比訊號了嗎?

既然是類比訊號, 那就直接放大送去給喇叭.


還是有 Dolby AC3 decoder 解碼後出來的仍然是數位訊號?...(恕刪)

我也是(訊源) -> (DAC) -> (主動喇吧),如果樓主他想要分開,只要把主動喇叭分成擴大機和喇叭不就好了;應該是樓主他太前衛,所以有我們這種還在用有線的人不會有的煩惱

好好奇樓主他是用多少的DAC!? 除非一次攻頂;不然玩音響是不歸路,除了一直買以外,就是存錢再繼續買......

James wrote:
真是一篇天馬行空的...(恕刪)


是天馬呢 ? 還是井蛙呢 ?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雖然光碟機是夕陽產品了,還是要替它平反一下。
如果光碟片都有被讀取正確,解碼正確,
的確該0 的就是是0,該1 的就會是1。
但是光學頭打雷射光,聚焦,尋軌,
在光碟片上的pit & land(刻痕),
這個第一步的動作是類比的!
當一個紀錄 為1 的bit , 因刮片/燒錄不佳/震動/讀寫頭雷射早衰
/主軸馬達平台不平衡/韌體不佳.........等,
都可能會讓 該為1 的,讀取變成 " 0" 。
這個如果因音訊是超低頻或超高頻,然後增益不高的情況下,
也許人耳無法識別。
但是如果剛好是,中頻,又是連續的bit 呢 ?
就會聽到斷音,或爆音。

數位的,當然更會有ECC error 的機率發生囉。
光碟機過時了,但是其價值還是有的。
真空管機不也還活著嗎 ?

還有,無線不會斷訊,被干擾嗎 ?
手機不曾通話不清晰過嗎 ?







xcoolx wrote:
是天馬呢 ? 還是...(恕刪)


我是覺得樓主也不要聽我們哭夭這些難處,實際上做一個模型試試看也很有趣囉,如果有些電子電路軟硬體配合的基礎,這年頭要做這個應該算不上很複雜喔。如果不會搞硬體,就用三四隻手機或者平板模擬同時播放不同聲道的音樂也可以。
a277888 wrote:
hillside w...(恕刪)



是呀
所以我說,能接近音源就感謝上蒼了
任何傳輸方法、介質都不能提升音質
只能以減少劣化爲目標
a277888 wrote:
hillside w...(恕刪)



多的。
a277888 wrote:
hillside w...(恕刪)



多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