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關於音響的一些基本知識.


thxman wrote:
sandman_ou...(恕刪)

您客氣了
音響本來就是用來玩的,若是完美或天下無敵,那還玩什麽呢?也換不了機啦...

我的糸統以二聲道為主力,劇院部分有聲有影就可以了
倒不是問題,二聲道與劇院的調音特性不同,
所以是二聲道為主下去調整

至於二三點,即使黃金比例的鞋盒空間,
現實中也沒人敢擔保沒有駐波等聲學上的問題
我有心理準備啦,這才有的玩啊
當時選屋時有另一棟有比例較好的鞋盒型空間
但我選了這一棟挑高的
主要是想挑戰殘響這個空氣感的關鍵
在小空間多年,空氣感一直沒辦法獲得滿意
果然,這下空氣有了,但回音過多
目前調整中,應該還可以玩上好一陣子
sandman_ou wrote:

我的糸統以二聲道為主力,劇院部分有聲有影就可以了
倒不是問題,二聲道與劇院的調音特性不同,
所以是二聲道為主下去調整

至於二三點,即使黃金比例的鞋盒空間,
現實中也沒人敢擔保沒有駐波等聲學上的問題
我有心理準備啦,這才有的玩啊
當時選屋時有另一棟有比例較好的鞋盒型空間
但我選了這一棟挑高的
主要是想挑戰殘響這個空氣感的關鍵
在小空間多年,空氣感一直沒辦法獲得滿意
果然,這下空氣有了,但回音過多
目前調整中,應該還可以玩上好一陣子


sandman_ou兄

1.若以兩聲道為主,如此之室形在空間聲學與電建聲耦合上的問題會較多喔!

2.現實中,要沒有駐波的問題是很不容易的,若在較小的空間中,都會有駐波的問題,不過專業上可擔保的係依專業的選形與專業處理作為可以降低許多聲學上的問題(包含駐波).

3.若要選擇樓層挑高的,建議選擇全面性樓層挑高為佳,不需要選擇高低不一致的.

4.殘響是客關物理現象,空氣感是主觀的感官感受、心智感知,因此兄所言的空氣感與別人認為或認知的空氣感也都可能不同.
供參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203603218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147001324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105037974

而殘響問題是室內聲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之一,這部分要挑戰,不容易喔!

5.以網兄的空間尺寸與距離,回音應是不會太有,較有的是殘響與顫動迴音等問題.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sandman_ou wrote:
加油,終點就在不遠方...(恕刪)


我是不裝天花板,也是跟你一樣畫面左低右高的不規則天花板,還有斜面.

快比美擴散板了,雖然我不搞那些東西.

不過卡在統包跟梭哈一樣,要七月開胡我再來決定配製動線

我現在想說布幕要跟你一樣還是壓克力+乳膠漆處理一下,因為神明廳也在......客廳.

省下來的錢買別的.

sandman_ou wrote:
把hi-end二個字拿掉就組的起來
五萬,在hi-end領域只能買線...

5萬元內的Hi-End音響
我想,是有的
甚至能買到50萬等級音響?我想,也是有的
或許,樓主多上myav音響家族爬文,可能可以找到不同的答案

重點是
在尋求好聲音的過程中,花錢與買名牌機是否是不變的定律?
或者,不信名牌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好聲音?

說到底,真正的好聲無需多高的成本,
端看音響大廠是否願意真心做出符合成本價錢的好聲音?
讓人人都能感受、聽得起這樣的好聲音?

看到現在各家大廠刻意做廉價、帶點缺陷的低階款,好讓高階款賣到幾十萬、百萬元
甚至成為有錢富豪、社會頂層的標榜品味、地位的競逐品
好聲音只能讓買得起的人享有
這大概也是音響產業的默契?或策略?
對有預算限制的普羅消費者來說,情何以堪...
難道,享受好聲音也有貧賤階級之分?

希望不是這樣的結果,至少現實中還不完全是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sandman_ou wrote:
當時選屋時有另一棟有比例較好的鞋盒型空間
但我選了這一棟挑高的
主要是想挑戰殘響這個空氣感的關鍵
在小空間多年,空氣感一直沒辦法獲得滿意
果然,這下空氣有了,但回音過多
目前調整中,應該還可以玩上好一陣子


發聲體與反射體兩者之間

需距離17公尺以上才會有回音(例如大禮堂)

大大的音響室應該是殘響過多

建議用波浪型吸音板用傾斜式懸掛在天花板

吸收多餘的殘響來調音

至於空氣感

應該指的是音樂廳的堂音

將交響樂團與音樂廳融合出來的音樂與氛圍

藉由音響與空間的配合將之重現

這是所有發燒友和音響迷的畢生追求

但這一條路也永遠沒有終點

碰過像教堂那種尖頂的空間 非常好聽
像大大這樣子雖然有部份挑高到3.8米
但在挑高的部份卻是一個前後左右都平行的面 殘響會很嚴重
這是當初設計師告訴我的 因為我的房子也是在客廳部份有挑高 如果有誤還請更正
avatar01 wrote:
好聲音只能讓買得起的人享有
這大概也是音響產業的默契?或策略?
對有預算限制的普羅消費者來說,情何以堪...
難道,享受好聲音也有貧賤階級之分?


話不能這麼說

要看你對好的定義在哪裡

小弟認為豐田和賓士及法拉利都是好車

那閣下會認為法拉利對有預算限制的普羅消費者來說情何以堪

難道享受好車子也有貧賤階級之分?

天價音響和天價超跑都有一個共同點

少量高價

這本就不屬於普羅消費者所能擁有的奢侈品

總不能要求叫愛馬仕讓工廠女工也買得起柏金包吧


-----------------------------------------------------------------------


五萬元的音響對很多人來說

聲音已經很好聽了

就像夜市小吃一樣

可是當你聽得越多(或吃得越多)

你的耳朵(或嘴吧)就會越來越精

這也是人類因為欲望無盡的負面因素

卻成就人類不斷精益求精的正面結果
劍神路亞 wrote:
將交響樂團與音樂廳融合出來的音樂與氛圍

藉由音響與空間的配合將之重現

這是所有發燒友和音響迷的畢生追求

但這一條路也永遠沒有終點


以當今的科技來說,這是不切實際的追求,猶如追鬼.
若從錄音、混音、母帶、製版...到聲重播上多做一些科學上的了解便知,這之中存在著許多的差異與衝突.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劍神路亞 wrote:
小弟認為豐田和賓士及法拉利都是好車
那閣下會認為法拉利對有預算限制的普羅消費者來說情何以堪
難道享受好車子也有貧賤階級之分?
天價音響和天價超跑都有一個共同點
少量高價

似乎有些誤解??

究竟,真正的好聲音需要多少代價
或許長久已被這些大廠所迷惑
過度商業化後,像白開水一般的聲音,再也不是那麼純粹

與汽車的區隔在於...
跑車要達到極致的性能,需要金錢的堆疊

但是 聲音需要嗎

這是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

鑑往知今,看看各級距的音響,
多了解音響技術、材質與結構的演變
我想,答案不會很難尋覓

極品的聲音一定要很貴嗎

如同我所說的
希望不是這樣的結果"至少現實中還不完全是"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570 wrote:
我是不裝天花板,也是跟你一樣畫面左低右高的不規則天花板,還有斜面.

快比美擴散板了


若是隨便粗製亂造且號稱的擴散板,那就不論,若經聲學設計出的擴散板,一般室內的高低或斜面是很難比美的.這些是可經由聲學測量驗測的.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