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Bang & Olufsen音響

chenning77711 wrote:
天啊,這位同樣姓陳的...(恕刪)
任何有品味的東西都是需要較多的專業知識和耐心的調整,而不是馬上就能上手譬如單眼項機,跑車,品酒,雪茄,hiend音響,等等
B&O has some of the best audio technology in the industry. the class D ICE power are the best class D money can buy now.

as for B&W M801, before u upgrade anything, upgrade the crossover first. in M801 series 2 and series 3, the crossover is the weakest link in the system.

B&W use cheap steal-core inductor and some cheap capacitors. u will hear big improvement if you use air core inductor (thick one) and M-Cap capacitors.
既然樓主已經撩下去了, 那就恭喜恭喜, 要好聲, 最後難免要動土動牆的, 如果現在這系統的音質如果夠喜歡, 就夠了. 日後找到更喜歡的, 再換就是了.



http://starterx.blogspot.com
樓主應該不太會有換機的機會。

如我前面說的,B&O的確將聲音調整成一種輕輕柔柔悠閒的狀態,如果不是發生什麼事不太會有換掉他的機會。加上他專利的Link系統可以將聲音輸入到每個房間,那個是特殊規格。換掉簡直傷筋動骨。

我以前也很迷信大功率大體積的喇叭,低音要沈到海底高音要戳到月球。後來發現這些機器都"不耐聽",會一直讓你刁出缺點然後把機器換掉,結果少買很多唱片又不快樂。我去台中文心路的B&O試過機器之後,就知道那就是我要的家居音響,打開來聽關了就睡,掛牆上看了也開心。


(一個覺得B&O不錯的人的觀點)
jomessha wrote:
樓主應該不太會有換機...(恕刪)
你的耳朵真容易滿足
陳興文 wrote:
你的耳朵真容易滿足...(恕刪)


所以我在上面提過
看人啦!
每人的想法、寬容度不同
就各取所需吧!

但說有些器材低音很強
不耐聽
這實在不懂
如果音源沒那麼強的低音
怎會有低音
將它推給器材
實在弄錯對象了
另一可能是那不是對的器材、或調整不對

如果音源就該有那麼低的低音
反而說器材不耐聽
那也弄錯對象了
應是那音源的錯(錯?其實不是,是不愛那音源才是)
不是器材

這些關係如果弄不清楚
那就無話可說
陳興文 wrote:
任何有品味的東西都是需要較多的專業知識和耐心的調整


這個我是完全同意的. 不過品味也分很多領域不是嗎? 有人買錶一擲千萬金,
但是車子開個國產2.0的, 有人相機的銘機銘鏡堆成山, 但是戴個電子錶.
這樣算有品味或是沒有品味? 要做到很全面性的「有品味」, 那得要有那個
命啊~~不但要有錢而且要有時間才行.....大多人頂多能專精其中一兩樣就
不錯了.... 有錢未必一定要在某一個方面有品味, 也許人家的品味在別的地方
不是嗎???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陳興文 wrote:
任何有品味的東西都是需要較多的專業知識和耐心的調整


不需要吧~品味的本質就是錢堆出來的事實,如果很努力賺錢。

一定沒什麼時間玩 什麼音響,相機...等等

那麼,這時候就應該買只有設計感的東西啦!! 例如萊卡 B&O,

有品味的人大部分都有錢的,有錢的人不會有時間玩小玩具,

所以小玩具買大名牌就好。
神州 wrote:
不需要吧~品味的本質就是錢堆出來的事實,如果很努力賺錢。
一定沒什麼時間玩 什麼音響,相機...等等
那麼,這時候就應該買只有設計感的東西啦!! 例如萊卡 B&O,
有品味的人大部分都有錢的,有錢的人不會有時間玩小玩具,
所以小玩具買大名牌就好。

我的天呀,居然有人認為萊卡是只有設計感的東西??!!

goodpig wrote:
我的天呀,居然有人認...(恕刪)


抱歉抱歉!!

或許見仁見智 但對我來說

1D MARK照片或許會比來卡好看吧~

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萊卡啦....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