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01 wrote:就像你動不動就說推別...(恕刪) 手機版很有趣的是三星派來的工讀生............我忠愛usher沒利益關系....你不是代理b.....請問老闆可以放 mini one mini two 還是be-718嗎同價位usher應該完勝!!
版主不過是想問個預算內的最佳搭配,幹嘛爭個臉紅脖子粗雅瑟就算不錯,被金大這麼個攪和,我看不被厭惡是很難的青菜蘿菠各有所好,聽覺跟味覺的喜好一樣是很主觀的不要一昧的將自己所好的產品強迫他人接受更不要貶低他人所用的器材那樣不只令人厭惡,更暴露自己的無知
口口聲聲說USHER可以完勝,但是從頭到尾連個推薦搭配都沒有,這也是很稀奇了...低預算入門的話,Monitor Audio真的是簡單又容易出好聲的東西。有的時候真的不得不承認,在音樂藝術這方面的修養上,台灣還有很大一塊努力的空間。DYNAUDIO 通常來說是預算充裕的推薦選項之一,不過要注意喇叭跟擴大機的預算分配。TANNOY AUTOGRAPH MINI 有朋友給了不錯的評價,可惜低頻的量比較不是屬於充裕的那型。B&W 我目前是以 CM1 搭 Nuforce IA-7,在人聲方面的韻味有符合我的喜好,各方面也算平均。對線材的反應很靈敏,不過這組合並不常見。Monitor Audio 我自己使用過兩對,其中一對目前還在服役當中。以我自己的使用經驗,MA的聲底是屬於比較秀氣的走向,當家的黃金高音效果真的不俗。ELEC 幾次試聽都不自覺得會讓人想起以前的德國室友,每件事情都是一板一眼、一絲不苟 其他可以選擇的品牌還有很多,看看有沒有人願意幫忙補充。擴大機的話,YAMAHA、DENON、MARANTZ、ONKYO等等日系平價品牌,近幾年的機子在聲音表現上,多半都已經不若過往一樣被批評為過度纖細骨感,如果在走訪音響店時有碰上,不妨留意一下。因為我自己手上也有 TAG McLaren 60 iRv,所以偷偷的小建議一下 AudioLab 8x00系列。Nuforce是近幾年崛起,擁有獨家技術的D類放大廠商,國外評價也不錯,樓主如果對D類的機器有興趣的話,也可以試試。(Nuforce 的IA-7是 Design in Taiwan 哩)話說回來,樓主的預算是在十五萬左右,已經遠超過兩三萬元入門的門檻,可以選擇搭配的器材不少,不妨先走訪一下幾家大家比較推薦的店家,先決定喇叭後再來研究搭配的擴大機,這樣也許會比較容易進行。另外,除了喇叭與擴大機外,訊源的部分也很重要,在預算分配上也須多注意。還有就是在總預算方面也最好保留一點餘裕度,因為一些線材配件等,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是筆花費。
alphamates wrote:真想見識他的系統長怎樣...(恕刪) 其實,音響就像小老婆,小老婆當然還是自己的好啊~ 像管機就比較不屬於我的菜,而且管子我養不起啊之前有過一時衝動想拚Luxman SQ-N100來玩玩,最後還是忍下來了,景氣不好錢不好賺啊...不過看其他高手分享管機也是很有趣的事情。話又說回來,很有耐心搭配器材給顧客聽的店家真的不容易遇到。以我這種被老婆大人批評為"衣服僅用來遮蔽身體"的穿著習慣,加上鎖定的都不是讓店家好賺的目標,所以還蠻常遇到"你隨便接、我隨便聽"的窘境。看看大家能不能多推薦幾家有耐心的好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