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新手對頂級音響音質一問


wingsquare2000 wrote:
其實人耳只有立體聲,多少個環繞喇叭或音效處理,還是只有兩個耳朵,
具老前輩的說法,兩個喇叭要有3D效果,需要劇院型或者是音樂廳級的喇叭效果就會出來,
而環繞音響就像是雞尾酒一樣,將一堆差一點的酒調成好喝的飲料而已。

空間大小確實有差,如果是好喇叭,空間小音場只會縮小,不會差異太大的,
而好的音響的另外一個標準就是,連小聲聆聽都會感動。

如果你的地板是用拋光石材加上牆壁周圍都是素面,在裝潢之初也未加上吸音棉..
我認為20萬買喇叭,真的是非常可惜,環境不對事倍功半,否則隨便買個跟朋友一樣的喇叭就搞定了。


個人也是認為兩聲道之所以還存在有其道理
一般環繞音響所造出來的音場或不自然或犧牲音質(因為過多線路處理總會有失真的問題)
至於空間的大小對音場的表現
應該是適當就好
過大反而須要用吸音棉
因為大空間很容易造成回音更明顯
至於適當的空間如果沒吸音棉應該還好吧(自己想的未驗證)
不過理論上還是會有點差異
等賺多一點錢再說吧


宅爸發現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
(1)錄音室製作的加料,搭配 喇叭,器材,線材,電源 不同的特性
甚至變更一些器材元件 ............稱之王道加料
(2)使用 DSP, 多聲道 的加料 ....有問題 ?


大廚在廚房加料,天經地義 端出來客人照吃 是王道吃法
擅自使用桌上佐料者 ..... 有問題 ?

專喝考究年份的酒(製作過程中 酒廠可以加料,天經地義) 是王道品酒
自行調配雞尾酒 ..... 有問題 ?

限用兩支喇叭 (喇叭廠可加料,天經地義) ..... 王道音樂
自行多用幾支喇叭 ........有問題 ?

這種界線上的區別,非常主觀
邏輯上說不通, 常常就一句 "懂得人就知道" 來定義王道

畢節望族後裔
設備頂級的真的要一千萬 中價位五百萬差不多 低價位的嘛.....你知道的

ai_0301 wrote:
宅爸發現一些似是而...(恕刪)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就不用太在意別人怎麼說
反正是自己聽爽的
我來回答宅爸的問題

並非觀點似是而非
而是對於音響的態度問題
當我們想了解音響本身素質的時候
當然以能重現軟體本質來做比較

就像我們要寫餐飲評論
或者是廚藝比賽
當然不能擅自亂加調味料

要比較哪一瓶酒品質較好
當然也不能調成雞尾酒

但是我們聽音樂完全不用自我設限
能發出自己喜愛的聲音才能的到最大滿足
尤其每個人喜好不同
不用硬是強迫自己接受別人的聲音美學

就像我學喝紅酒
結果還是不喜歡喝一樣



丹野嵐 wrote:
但是我們聽音樂完全不用自我設限
能發出自己喜愛的聲音才能的到最大滿足
尤其每個人喜好不同
不用硬是強迫自己接受別人的聲音美學...(其餘恕刪)


這一段值得討論
個人以為類似的說法乍看是沒有問題的,但其實不然
小弟在此想將音響表現出的聲音用"抽象畫"做比喻
沒錯,欣賞抽象畫就是要想像力
但這僅是非常非常膚淺的一種欣賞方式

有興趣的話,隨著接觸的時間越久需要一步步探索
"如何才能碰觸作者真正要表達的?"
能夠這樣捫心自問才是有營養的
您以為畢卡索中.後期的創作只是如老頑童一般隨意揮灑,後人就盲目的尊之為"大師"
並不是這樣!!抽象畫的創作還是有其理論,並且是建築在具象的領域裡的

最後回到音響
如果音響聲音可以還原大自然或樂器的聲音是最理想不過
但是達到目的地往往不是只有一條路
而且這條路一般人真的距離還非常遙遠
所以換條路試試也無不可
但重要的是,目的地在何處一定要清清楚楚,否則肯定要迷路(迷失)了

ju5888 wrote:
這一段值得討論個人以...(恕刪)


這問題我也有思考過
我的想法是最後大家的答案應該會趨於一致
以音響來說當然是原音重現
但有些人會覺得原音重現太難
所以用方法讓它展現出來比較接近
這是無可厚非的做法
至於說迷失掉也無所謂啦
就像泰國人吃麵一定要加辣椒跟糖
不然覺得沒味道
久了湯頭如何配合加辣椒跟糖就是一門顯學了
所以山頭各立是一定的
至於口味不同如何探討孰對
只會各說各話
各自在心裡批對方就好

honorth wrote:
這問題我也有思考過我...(恕刪)


好壞與風格
不要混著論

一句「各說各話」來作結論
應是分不清好壞、風格所致

宅爸十分同意各位的看法 !

數位發達的年代, 打開器材電源 DLNA 連動
(1) 平板上選不完的專輯, 單曲
(2) 平板上複雜的 DSP 參數選項與設定
(3) 平板上 RTA 頻響的變化

iPad2 上的資訊 & 控制 以秒為單位大量釋出 ....... 開始 open book 考試
單曲的資訊 檔案格式/取樣率/取樣深度
改變取樣率 聽感有無差異 ?
製作人加了哪些料 ? (常玩 DSP 會比較有概念)
厚聲模式 or 解析模式 聽感差異 & 優缺點比較 ?
要否啟動虛擬深度 近場 or 遠場 切換 ?
2.0, 2.1, 5.1, 7.1, 9.1, 11.2 各種詮釋方式 優缺點比較
若啟動多聲道 => 續答 音場選項 pop/rock/classic/unplugged/extended 聽感比較
何者為優 ? 試分析之
空間頻響是否平滑 ? 駐波是否顯著 ? 駐波頻率為何 ?
喇叭極性的變化 ? 為何變化 ?

因為盯著資訊研判 , 反而疏忽了美聲
因為常常答不出來, 乾脆閉目養神, 純聽音樂就好





...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就不用太在意別人怎麼說
反正是自己聽爽的
....

丹野嵐 wrote:
我來回答宅爸的問題並...
但是我們聽音樂完全不用自我設限
能發出自己喜愛的聲音才能的到最大滿足
尤其每個人喜好不同
不用硬是強迫自己接受別人的聲音美學
(恕刪)
畢節望族後裔

dgg wrote:
好壞與風格
不要混著論

一句「各說各話」來作結論
應是分不清好壞、風格所致


這東西是各執一詞
不管我的立場如何
我是不想去捲入這種無謂的爭執
每一種東西之所以存在是因有其必要性與擁護者
這很難戶相理解
是好壞問題還是風格問題跟本不會被重視
其實我只想知道大家追求的是那一種音質
如何得到那是手法問題
音質或趨於一致
但手法各異
否則這世界將只會存在一台音響而已
現實世界卻是百花齊放
所以這不會有結論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