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Denon音響也是透過奇摩賣場賣家代購回來的,音響真的故障率不高,尤其是如果挑專業音響大品牌基本上都不太容易故障,入手第一台Denon MD音響就用了七年,而且是天天操它,中間有維修過一次CD讀取不到的問題,後來故障買了Sony的音響來用,結果沒兩年就壞了!後來請代購買的Denon用到現在已經八年了,還沒有故障!索尼的產品真的蠻爛的
我最近也找代購幫我在日本買了一台擴大機。台灣的代理商牌價超過45萬,經銷商應該可以打到8折,但是日本代購,含運,只跟我收了代理商一半的錢。當然,未來如果故障,自己要有能力找師傅處理;另外,電壓,看是要改110V或是外加變壓器。上面有大大提到,代理商進口要繳付25%的稅。假設台灣表價50萬的機器,日本原廠以15萬**賣給代理商,稅,加上運費$5000,4萬搞定,也才19萬。當然,我沒計入電檢的費用。經銷商賣38萬。**日本代購,也是跟東京的音響店買,假裝是日本國內使用,所以不能退稅,機器送到日本國內地址後,再用空運寄到台灣。如果代購可以用台灣標價的五折賣給我,日本原廠賣給台灣代理商的價格,大概只有三折,甚至更低。
嗯嗯⋯⋯只能說,音響產業的淨利潤本來就是極高的!以稍微高階落地的喇叭來說,在將近十年前,動不動定價就要四、五十萬但當時的四、五十萬已經可以買台小轎車了一台小轎車上面要多少零件,金屬材質又佔了多少百分比大家真的兩相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結果,喇叭的50%以上材質,居然都是木材廢料壓製而成的【中密度密集板 MDF】
音響產業,算是一個規模經濟程度較低的產業,而且又碎片化;加上台灣市場規模又小,成本很難降低。最後,音響店也需要布置與裝潢,還要買展示機,與八德路賣筆電的店相比,成本也不低。簡單歸納一下,售價貴的原因有 :1. 關稅 + 貨物稅,約出廠價的20%。2. 銷售通路,與日本相比,多了總代理一層。3. 台灣市場規模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