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Bi-Amp的效果

KUOSHENG2 wrote:
像我的漫步者A100,它內建擴大機分給高、低音單體的功率相差達10倍。盼達者解惑!

這問題問得好! 其實 BI-AMP & 主動喇叭 對於後級功率需求算法並不一樣,很多人易搞混

平常音訊和後級輸出的高、低頻波形是疊加的,例如下圖:



1. BI-AMP: 高、低音2個後級必須輸出一樣的波型和一樣的 "電壓" 然後分別接被動喇叭的高、低音端子(被動分音器輸入)進行分頻和高低音平衡,再接高、低音單體,如果高音後級太小導致輸出電壓不足,則還沒進入高音分音器就已經截波,高音會產生破音。因後級最高輸出電壓一般是依據額定功率和8歐姆負載倒算設計,額定功率小則最高輸出電壓相對小,所以原則上BI-AMP高音後級功率應等於或略小於低音後級(因高音電流較小),不宜差數倍

2. 主動喇叭: 音訊進入後級之前已先經主動電子分音和高低音平衡處理,高低頻訊號已分離波形不會疊加,且後級輸出直接接高低音單體(不經被動分音器),所以高低音後級的電壓和功率需求相對低,又因高音單體靈敏度和效率通常較高,需求電壓和功率比低音少,所以對高音後級額定功率需求比低音小好幾倍,例如主動式喇叭LS-50高音功率約為低音的約1/3,SCM19A僅約1/5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