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關於次世代音效的迷思

uglycat wrote:
感謝諸大大回覆。

那麼請問次世代音效若能完全發揮,比本世代好多少呢?


根據我比較的結果,大概好上34.57985%吧...
開玩笑,別在意
若是同一個片子,同時有收錄DTS和DTSHD,小弟肯定的告訴你
次世代音效一定比較好,聲音較混厚,細節多一點,定位相對的也較清楚
但是好多少呢,其實我感覺差異並沒有那麼大
至少感覺沒有cd和mp3的差距那麼多,比較像cd和xrcd的差距吧

看完以上文章,我有點懷疑樓主不太了解5.1聲道的用意為何
因為他一直在比較取樣率,或是說2聲道就夠了
可是對劇院稍有概念的人應該就知,5.1聲道個別喇叭的作用是什麼
不可能會說出先用2聲道來看劇院就夠了這種話
(那其實用電視看就夠了,根本也不用接出來
divax wrote:
根據我比較的結果,大...(恕刪)


回報 divax 大大,您說對了,我的確對 5.1 聲道環繞音響不夠瞭解,雖然家裡也有5.0聲道 (無重低音),劇院也看很久了。

我瞭解環繞包圍的音效,不是高音質的2聲道系統可以取代的。我想表達的是,在相同預算下,與其直接買一套完整 5.1,不如先買較高等級的兩支左右喇叭就好。等將來錢存夠了,再陸續把環繞聲道,中央聲道,重低音補上來。否則要用一套較高等級的5.1取代原來那套入門5.1,不是傷很大嗎?

而您提到的聆聽感受,其實就是我所擔心的事。會讓人聽起來過癮的,不必然只能由次世代音效帶來,在相同世代下以較高等級的配備來播放,也一樣能取得感官上更大的滿足。

所以問題是,平價 DD 5.1 升級到 Dolby True HD 7.1 (多兩支同級喇叭,環擴與 player 換成同級支援 Dolby Ture HD 。以及,不升級次世代音效,把相同預算花在喇叭(或環擴或player或線材) 升級,哪一種選項會讓人獲得更大的滿足呢?

uglycat wrote:
回報 divax 大...(恕刪)

一般劇院用的5.1喇叭系統,為了聲音的一致性,
通常是要求用相同一套的喇叭系統,
但重低音可以自由選擇搭配,因為重低音沒有音質搭配的問題,
所以你一旦只先買較好的兩聲道,能保證剩下來的3.0聲道將來音質能搭配的上嗎?
如果是用聯合國式的5.1系統,出來的聲音搞不好比便宜點的全套喇叭系統還差!
既然你已經有5.0系統了,不如先買一顆重低音吧,效果真的會改變很多!

至於從dts升級到dts-HD當然還是有意義的,而前提是在相同的喇叭系統及等級不是差很多的擴大機,
至於差異性有多大,不同等級的音響系統有不同的感受,
一切還是自己聽聽就知道了,在網路上討論再多也無法清楚的讓你感受出來!
uglycat wrote:
呵呵,我還以為是錄製聲音的取樣頻率由 44 or 48khz 提高到 96 或 192等等,壓縮比是否縮小,還有聲道數的增加等等。)


您提到的這些都只是規格上的提升
而不是聽感變好的程度喔
24/192規格也有錄得並不好的音樂
頂多只能說24/192的表現"有能力"超越16/44.1的表現
但因為變數實在太多(錄音技術 /個人偏好 /空間器材...)
因此並不會因為規格好N倍, 聲音就一定會好X倍的

若是只追求規格
就更不能買兩聲道了
連入門的DVDP或AV環擴都找得到採用24/192以上的DA晶片
很多要價數十萬的高階CDP還趕不上哩^^

uglycat wrote:
回報 divax 大大,您說對了,我的確對 5.1 聲道環繞音響不夠瞭解,雖然家裡也有5.0聲道 (無重低音),劇院也看很久了。



你現在用的系統的問題很可能就是出在少了那個.1
以至於低音部分的效果出不來
造成整個環繞音場聽起來薄弱失真

先加一顆重低音看看
也許你會覺正在用的這套系統得有很大的改進喔



uglycat wrote:
我瞭解環繞包圍的音效,不是高音質的2聲道系統可以取代的。我想表達的是,在相同預算下,與其直接買一套完整 5.1,不如先買較高等級的兩支左右喇叭就好。


我瞭解你的想法
從前我剛開始玩的時候也做過類似的嘗試
最後的結論是以相同的總花費來說
還是5.1跟2聲道各自獨立成兩套系統會比較好

例如總共二十萬的預算
十萬建構一套5.1
十萬建構一套2聲道
效果會比花二十萬建構一套聯合國式的5.1或是五個環繞整體一致但沒有優秀的2聲道喇叭這兩種情形來的更好
基本上從5.1的跟2聲道的擴大機和讀取設備在本質上的設計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最好是分開建構會比較有效



uglycat wrote:
否則要用一套較高等級的5.1取代原來那套入門5.1,不是傷很大嗎?


不會
除非你買的是一整套綁死的系統(例如一些多媒體主動式喇叭)
如果是 讀取設備 擴大機 被動式喇叭 分開的音響系統
那麼將來升級時也是一部分一部分慢慢升級就可
uglycat wrote:
所以問題是,平價 DD 5.1 升級到 Dolby True HD 7.1 (多兩支同級喇叭,環擴與 player 換成同級支援 Dolby Ture HD 。以及,不升級次世代音效,把相同預算花在喇叭(或環擴或player或線材) 升級,哪一種選項會讓人獲得更大的滿足呢?


都有可能
和個人偏好/器材等級/空間配置...等等變數都有影響
不如您先把現有器材及預算和空間條件列出來, 變數會少一點, 幫助縮小範圍
但個人偏好這點其他人是幫不了的
只能自己親耳聽才準

以您有提到的部分目前狀況
我也建議先加個重低音
再來考慮要不要升級次世代或喇叭
感謝前面諸位大大的解說,小弟獲益良多。小弟目前系統的確是聯合國部隊,慚愧。

我的環繞擴大機是 Marantz SR-18, 已經是很多年前的機種了(家人給的),支援 DD5.1, DTS 5.1, multi-room, 色差,光纖/銅軸數位等均有,且每一聲道有 140w 的輸出,推我的喇叭力道還夠。

左右聲道喇叭是 Dynaudio Contour 1.8 MKII, 規格上的頻率響應(+/-3.5dB)時為 28 Hz - 30 kHz, 在+/- 2dB時到 38Hz-20kHz. (+/- xxdB 的意義我不懂). 低頻都還聽得到,目前影片爆炸聲之類的已經讓我受不了了,所以還沒有想優先加購重低音的想法,但也許我的想法是錯的。

中央聲道目前沒有同等級的喇叭,是拿一對很早以前 Celestion 3 湊合著用,是目前最弱的一環,因為劇院系統聲音主要從這裡出來。雖然環擴可以將中央聲道輸出加大讓音量平衡一些,但聽起來就是無法與左右聲道有接近的質感。所以有時候我甚至會將Dolby音效改成用Stereo來聽。

兩支環繞聲道是 B&W 的嵌入式喇叭(型號忘了 大概是CWM6160 或 CWM 6260),老實說聽起來比便宜的 Celestion 3 還差。但速度較快,細節較多。幸好只用來做環繞喇叭。

Player 部分,有一台PS3, 一台 Marantz SA-11s1 CDP, 一台 Panasonic 的BS tuner (含錄影功能DVD). 另還有一台普通的Pioneer DVD Player 接 Marantz Karaoke 混音器。當然也 play 在區網上 存在 PC 裡頭的家用DV攝影機拍攝的 mts, m2ts 視訊檔。

線材普通。影像輸出部分有一台 42吋日立電漿相容 1080p,一台 Epson TW1000 入門級1080p劇院投影機。另外電腦螢幕是24吋 1080p, 所以必要時 PS3 也可搬過來接上。

我原來的想法 (優先順序) 是

1. 升級中央聲道喇叭
2. 添購二聲道擴大機,左右聲道 bypass (?), 就是二聲道與劇院共用左右聲道喇叭。二手 Ayre Ax-7e 列入考慮。
3. 添購重低音,或是升級次世代環繞擴大機(尚未評估, 恐怕訊源也需升級)。

只是客廳也不大,若要多出兩支喇叭不太找得出地方。至於音樂與劇院兩套系統,說真的多出來的喇叭與擴大機,還真不知道可以往哪裡擺。

不過最近則想先買多媒體播放器試試看,反正價格較低負擔比較不是問題。只是 BT下載一直無法成功(只成功過一次),所以暫停在哪裡。

如果能給予更多指點,在這裡先謝謝了。

uglycat wrote:
感謝前面諸位大大的解...(恕刪)


1. 您的左右聲道Dynaudio Contour 1.8 MKII是很超值的喇叭, 如果要換到更好效果, 所費不貲

2. 依照您的狀況, 我會推測有不錯的劇院環境(一般有裝吸頂環繞的空間應該是有事先規劃過), 而您的回文看起來也是以劇院效果為主要考量, 再加上您有考慮二手Ayre AX-7e, 應該預算有達到六七萬以上. 在這樣的前提下, 我建議的順序是:
1)重低音(相信我, AV環擴推dyna 1.8出來的低音並不是重低音)
2)中置喇叭
3)次世代環擴
4)BDP
前三樣加起來應該可以控制在您的預算內, 第四樣主要是為了提升音效, 想省錢的話可以先不要換, PS3的音效不是頂優但也不至於糟糕.

3. 假設想往兩聲道發展, 一定要有合適的訊源(不要用PS3或DVDP)和擴大機. Dyna 和 Ayre 很搭, 1.8 MkII也不算太難推, 但很奇怪的是AX-7e推不好1.8 MkII...至少我在版友家聽過的感想是這樣, 給您參考囉
BHMzero wrote:
1. 您的左右聲道D...(恕刪)


首先感謝 BHMzero 兄熱誠的建議。

1. 前面一些文其實只是心中的看法,倒也不是目前就打算購買。因為也沒有那麼多預算。所以提到先買好一點的左右聲道喇叭,是指給新採購者的建議想法,倒不是我現在要換掉它。

2. 一般說來我聽音樂的時間比看電影多出不少,這也是我比較重視音質的原因。以前也曾聽過大家認為很不錯的 Elac ,不記得等級如何 (應該至少7-12萬 2支),但總覺得樂器的音色太清亮,我有點受不了(跟現場聆聽的差距很大)。B&W我可接受,但800系列也很高貴。所以最後選擇比較超值的 1.8MKII。

3. Ayre Ax-7e 我只聽過搭配像 Focus 220, 或是 Contour S1.4, 確實沒聽過搭配 1.8 MKII. 也許並不適合,只可惜我沒有機會比較測試。也聽過搭配 MBL 7008, 很好,但實在太高貴了。如果您剛好知道1.8 MKII搭那個綜擴比較理想,還請不吝推薦 (我聽古典器樂為主,爵士人聲為輔,少聽流行,不聽搖滾重金屬) 目前無打算買前後級,沒預算也沒空間可放。

4. 我的環繞是嵌入後上方牆壁內的木櫃裡,雖是裝潢時規劃的,但卻是失敗的。因為高度太高,雖聽得到聲音,卻沒有理想的包圍感。

5. 重低音的話您是否推薦那個?Contour sub 應該找不到了,也未必理想。

6. 我現在的預算,最多就是中置加重低音,或是二手綜擴(如Ax-7e),沒辦法照顧那麼多。但沒有關係,可以慢慢來。人生需要一些耐心來實現夢想。

7. BDP 部分,的確如您所述,優先順序在比較後面。PS3就將就著先用了。

8. 我的環擴與CDP 這兩台,雖然只是Marantz的機種, 但目前要找到打敗他們的機種,預算恐怕至少得15萬以上。所以應該暫時不會動,也動不了。

uglycat wrote:
左右聲道喇叭是 Dynaudio Contour 1.8 MKII, 規格上的頻率響應(+/-3.5dB)時為 28 Hz - 30 kHz, 在+/- 2dB時到 38Hz-20kHz. (+/- xxdB 的意義我不懂). 低頻都還聽得到,目前影片爆炸聲之類的已經讓我受不了了,所以還沒有想優先加購重低音的想法,但也許我的想法是錯的。


是的~問題不是出在喇叭本身
而是喇叭的用途配置跟訊源的分配上面

好的重低音並不是靠音量大
而是超低頻帶來的深沉扎實的質感
所以一般情況形容重低音的聲音會用"低頻量感"而不是"音量"來講
因為好的超低音並不需要"非常大"的音量來顯現力道

MKII真的是很超值的二聲道
但是一來不是專職的重低音
在先天設計上就不同(可以低但畢竟不是專職)
二來綜括在輸出訊號時依設定的不同很可能也沒有輸出超低頻(100Hz)的部分給MKII
或是有輸出訊號但是因為MKII的中音喇叭還需要推1k的部分所以沒辦法中低兼顧

這時後來顆專職的超低音
不但可以彌補之前你失去的低頻量感
也可以讓MKII好好發出它擅長的部分

如果要在你目前的架構上能最有效率做出改善的
非添購一顆搭配"重低音"莫屬



uglycat wrote:
2. 一般說來我聽音樂的時間比看電影多出不少,這也是我比較重視音質的原因



uglycat wrote:
6. 我現在的預算,最多就是中置加重低音,或是二手綜擴(如Ax-7e),沒辦法照顧那麼多。但沒有關係,可以慢慢來。人生需要一些耐心來實現夢想。


如果你真的要以音樂為主的話
還有另一種比較經濟但更能提升音質的走法就是暫且放棄多聲道
別花錢買"縱擴"

只保留MKII這組喇吧
其他聲道去掉
然後買一台好一點的二聲道擴大機跟一台CD讀取裝置來推MKII
這樣音質應該可以大幅提升

因為縱擴跟PS3之類的訓源一開始就是以多聲道的"環繞音效"在設計的
本質上跟注重音質的系統是不一樣的
要提升音質
從注重音質表現的二聲道系統訊源著手才是扎根的治本之道
不然喇叭部分怎麼砸錢效果也還是有限

不過這種砍掉重練法必須暫時犧牲掉看電影跟打電動時的樂趣就是了
等日後再慢慢去把5.1建構回來
(PS3跟你目前用的縱擴到時可先頂著用)
切記要讓二聲道跟多聲道各司其職喔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