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教音響性與音樂性的不同

ju5888 wrote:
看到這裡不得不感嘆一...(恕刪)


你說的也是,盲目的比較古典音樂版本的差異,根本不會進步。
ju5888 wrote:
看到這裡不得不感嘆一...(恕刪)


「看過一個音樂創作人批評現在一般欣賞古典樂的主流竟然是"版本比較"」

第一次聽到

我真是無知,欣賞古典樂也有主流、非主流之分
dgg wrote:
「看過一個音樂創作人...(恕刪)


你是真的很無知,古典音樂也真的有主流跟非主流之分,可惜我對古典音樂沒興趣,只是大概知道有此分別而已。
Loompster wrote:
你是真的很無知,古典...(恕刪)


哈哈
我今天才知我很無知

我說的是欣賞古典音樂,不是古典音樂

版本比較是主流?
誰對這現象作了調查、誰作了研究?
願聞其詳


如果自我感覺是這樣,那就甭提了

不知誰無知

dgg wrote:
哈哈我今天才知我很無...(恕刪)


我比較無知

我都亂聽一通

亂槍打鳥總是特別有驚喜

dgg wrote:
哈哈我今天才知我很無...(恕刪)


我記得古典音樂有分主流跟非主流,還有分古典派與現代派。
音響性=人工整型美女(五官比例都非常恰恰好,幾乎無什麼缺點,但是就是會有點說不上的感覺)
音樂性=天生美女(會許沒有黃金比例的五官,但是就是給人看了很舒服)
一個是給機器聽的
一個是給人聽的

機器覺得不錯聽的
人不一定覺得好聽

人覺得好聽的
機器不一定覺得好聽
joetliu大形容詮釋滿貼切哩
音樂性是音響系統良窳的絕對參考值,也是音樂表情張力的程現.
音響性是數據及工藝的分數.

宅爸最近比較 CoCo & 阿妹 兩位允文允武的實力派歌手

面對知名歌手,製作群功力 也不在話下
論及音樂性 => 歌藝, 製作水準 兩者可謂伯仲之間

兩位除了高超又有感情的歌藝外,製作人都用到深又強的低頻 大大延伸音樂的張力
一堆小牌歌手 就難請到強大的製作群 讓音樂性錦上添花

詮釋這種張力,就看音響性的表現了, 它要 空間, 金錢 & 調校.
行動裝置, 桌上型,客廳,獨立音響室 背後的心血與享受 大大不同啊 !

畢節望族後裔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