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kc888 wrote:怎理論派的鍵盤俠們很少發言了啊?上面視頻聽過了嗎?或是有自己親身實驗過不同網路線及Switch的差異了?還是大家親身去參加過盲測證明有差沒差了?...(恕刪) 裝睡叫不醒,佛度有緣人邏輯理論講完,願意相信就隨他了就像電影周處除三害最後的邪教一樣,死到臨頭依舊看不清更何況音響只是白花錢不會死,加減促進經濟循環
今天又收到一條廠商寄來測試的網路線AIM NA9 定價要3萬5這三台串流播放機...最上面那台,英國的ARCAM ST5 定價居然還比網路線少100. 3萬4千9還真是這樣...要是讓這台串流機接上NA9那真是本末倒置了不過這裡討論的是網路線有沒有聲音差異的"現象"我還是會接上去試試的,畢竟換網路線最容易,連關機都不用.
一般網路線那個RJ45塑膠頭完全無法屏蔽電流雜訊,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換掉那個塑膠頭就能有明顯效果。音響器材、線材的邊際效益遞減更是明顯,真有預算還不如買個電源供應器。上了電源供應器至少可以降低一天到晚盲聽還比不出結果的頻率。
各位都在討論網路線最後一哩路多重要多炫, 都忽略了原始設備上的母座, 不同廠牌不同國家, 設備產品雖同樣是RJ45, 總是會有不同材質和些微製造公差...看隔壁樓有在討論, 插進去拔不出來, 提供卡住的處裡撇步 : 不要搖晃硬拔, 壓緊翹起薄片, 往裡推一下再拔, 切記不要左右搖晃 ...
啊吞啊 wrote:很好奇網路上的串流音...(恕刪) 參考[Cisco白皮書], switch架構如下示意圖圖:上游資料經由cable, 由下方Ethernet port進來,經過PHY將物理訊號轉成數位,中間會經過層層FiFo/Buffer等數位封包處理。最後送回下方經由PHY轉回物理封包經Ethernet cable傳遞出去。可想像成是重新使用本地的clock,利用DAC將數位封包資訊,轉成類比物理層訊號傳送出去。(這就是schnauzer 之前提到過的store & forward)這個過程中,合格的switch設計,需保證傳送出去的訊號品質必須符合規範,讓下一級可在規範的錯誤率以下,正確收到封包。以此圖為例,就算48個port同時收送封包,48 port傳送出去的封包也都不能出錯。因此所有由上一級跟著過來的noise, 在電路設計上必須抑制到一定程度,同時並控制在自己這一級新引入的noise, 以維護每一個輸出port的信號品質。所以在傳遞過程中上一級的雜訊,會在一級一級switch層層轉發過程中,不斷被抑制衰減能量。最後雜訊若衰減到noise floor以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Ronniekuo wrote:可能是錄音關係,我只聽出audioquest cat700這條...(恕刪) 對該換網路線錄音YouTube[link]做了點探討,給大家參考。首先是標準的頻譜(spectrum)分析,以第一段標準網路線以及第二段CAT700為例,橫軸是時間,縱軸是頻率,顏色越淺則表示能量越高。在15KHz左右發現有很顯著的斷層(由綠變黑),這在Tidal原始的FLAC檔案中,並沒有此斷層。有可能是錄音設備或YouTube音訊編碼造成。所以接下來只討論15KHz以下頻帶。兩張頻譜由肉眼比對不易看出差異,所以利用程式將兩份頻譜相減,得到下圖:其中紅色代表該時間頻段CAT700有較強能量,藍色則反之。同樣15KHz以上有大量不正常條狀,以及13KHz到15KHz有較多雜亂點,會不會也是因為錄音或YouTube造成,很難斷定,只能暫不討論。回到時間軸,在一開始及58秒附近,可看到低頻兩者有點狀能量差異,是否聽得出來,可能就因人而異了。我也很好奇在只有換線的條件下,為何有這種差異?真想能同一首歌同一條線,有不同時間多次錄音能對照比較。在縮圖下,隱約覺得整片偏紅,所以再對時間上取平均,得到下圖,這裡轉九十度,橫軸是頻率,縱軸是該頻率兩者能量差的平均。可以發現使用CAT700時量測到的,會比標準線平均高約0.2dB。再看另一條線(名字有alpha那條):同樣只看13KHz以下,這條反而跟標準線比較接近,沒有明顯高或低。會不會0.2dB就足以造成聽感差異?而網路線如何影響了音量,還是摸不著頭緒。在這幾段錄音中,的確看到換網路線,在頻譜上能發現不同。但也看到一些變因,會對實驗結果造成不確定性。例如可能因錄音裝置或是上傳YouTube,在頻譜上有異常斷層,會不會進一步影響上面的分析。而且錄音一首歌曲只有錄一次,若可以同一首歌,同一條線,在不同時間下錄音double check,就更好了。若能有更多的量測資料,或許有機會能跟聽感連結,找到一些相互對應的參數,這會是件很有趣的事。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好奇NA9跟NA6的差異(恕刪) 三頻的分布可輕易聽出差異,特別是NA9的低頻更有重量感..會有更大聲一點的感覺.更明顯的是音場的大小,這任何人都可以聽得出來.還有深度...NA9可以更加清晰的分離出音場的深度.聽Srsa K的 I could sing you blus.特別明顯.歌者的人聲與薩克斯風更有距離.一旦音響系統解析力高了,就可以更明白錄音師高明的所在.測試使用的串流機 Esoteric N-01XD
當有了串流撥放器後,其實會有2種撥放方式有些人...WI-FI就用的很高興了.但有些高級些的機器並沒有WI-FI裝置,必須依定用LAN線連接.當回答音響專用swich與網路線應先選哪個時我先假設...系統本身已經接上SWICH與LAN線正在服役中了.也就是系統上有3C店買的SWICH與網路線,甚至有些串流機也會有附線.換哪個效果明顯....個人是會先換網路線...如果先換的是SWICH,那最後被卡在進機器的最後那一段LAN線那不就前功盡棄...這也有點像電源線的爭論從發電廠一直到家裡的壁插...只處理最後一段有用嗎?這段不處理,那之前的再好也枉然.循序進進...這一段處理好了...在討論SW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