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bastianT wrote:
但是他下的功夫 不如你直接買一台UPS裝上去
最省錢且最有效處理電源的方式還是一個設備掛一台線上式的UPS
我的switch hub電源路徑是 獨立電錶專線->PS Audio P10 -> Keces 線性電源, 就算比不上優質的線上式UPS, 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有很多燒友跟我一樣, 都是已經有某些程度的加強電源處理. 這時候還想再進一步提升, 添購音響級的switch hub可能是最輕鬆無腦的升級方案了.
vicence wrote:
數位器材的雜訊會干擾類比系統是幾個質疑"音響級"'網路設備者的論點
u31101kimo wrote:
整串看下來我發現一個滿有趣的點,那就是聽得出音響級交換器(甚至是音響級網路線)的人,大多數自己的音響設備都滿講究的,而且都是實際試聽後,覺得有差異,因此上來分享自己的聽感。
而另一種人堅持音響級交換器(甚至是網路線)傳送的都是數位訊源,理論上不可能對音質產生影響。然後大多數這種人,都沒有試聽過,就可以直接根據數據、科學、理論來判定出,所謂的音響級交換器無用。一種是有試聽過,才下結論,另一種是光從理論上就判定一個產品的死刑,以「評測產品」的角度,哪一種論點比較有參考價值,其實淺顯易見。
至於在音響設計的範疇裡,可不可以光用測試數據就可以拿來當作評測音質的絕對表現?當然是不行,其他不用說,光是喇叭測出的頻率響應,找出十對同樣是20Hz-20kHz的喇叭,從入門到高價輪流試聽,音質音色會一樣嗎?當然不一樣。至於數位訊號是否可以對音質產生差異,當然可以,不然現在市面上一堆音響用USB數位線在賣給誰?聽不出差異誰要花錢買高價數位線?就是你最聰明,其他人都笨蛋?
至於為何音響級交換器為何會有用?很多人堅持傳送的數位訊號一定要符合協定,因此交換器數位訊號品質不應該影響音質,因為訊號從頭到腳都是完整的。這個論述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因為如果交換器傳送的數位訊號封包資訊不完整,就不可能被末端的DAC解碼,也不可能發出聲音。但,音響級交換器真正的用途在於降低末端DAC的工作負擔。簡單來說,就是一般的網路訊號其實不夠乾淨(甚至可以說非常不衛生....),訊號從電信業者,一路經過一堆硬體最後才將訊號派送到家裡,中間的傳遞過程容易產生各種的雜訊干擾,這些訊號不被處理就直接硬生生把它插進DAC末端做解碼,雜訊當然會對音質產生影響,也就是串流音質聽起來容易生硬不耐聽的關鍵。
再來,網路串流的封包傳送是即時的,也就是它不可能等一首歌曲傳送完才進行解碼。既然是即時,就會有因為有時網路訊號不穩,而造成封包抵達延遲產生時間差,也就是時基誤差。而為了應付這個情況,通常DAC內建的時鐘線路針會對數位訊號作時基校正,但如果網路端的訊號產生較大的時間誤差,DAC這端的時鐘線路就會被迫長時間處在高工作狀態,進而產生振動雜訊劣化音質,對DAC音質產生影響。最後一點,就是音響級交換器的電源,還有內部選擇的元件都是音響級的標準,這些比起一般交換器還講究的用料,當然也會對音質產生差異。
所以說穿了,音響級交換器沒那麼複雜,它就是一個針對現在盛行的高階網路串流訊源所設計的產品。因為網路音樂串流的過程,比起單純的CD唱盤播放還複雜許多,若能提前先將訊號預先在交換器那端先處理乾淨,所後才將「更好的數位訊號品質」,交給末端DAC做解碼,這不是對DAC更友善的處理方式嗎?
至於有沒有實際用處?那就是直接聽最準,市面上萬把元出頭的有Nuprime可以選,更進階的有SoTM還有Melco,頂級的還有Ansuz。根據你的預算跟音響系統等級去選擇適合價位帶的交換器直接試聽。不用以自己偏頗立場去強力否定他人,這樣討論才有意義。
塞巴斯蒂安 wrote:
USB聲音有差我也是笑笑
資料>>USB>>快取>>DAC 會有差? 只要資料傳完有聲音都是沒差的
不然大家平常USB傳資料傳假的喔 不就會計USB複製報表結果報上去金額都錯
所有聲音有差別都是DAC處理之後的事情
DAC一路到喇叭 到空間到溫度濕度角度 這些才是聲音變化的開始
DAC之前都只是單純的數位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