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

音響新手老手必看的產品測評頻道(持續更新05/07)

SebastianT wrote:
我大部分沒開的都重複(恕刪)

那你有用的都是不一樣的耳機對吧...超過10隻?
買不一樣的耳機是為什麼?不就是追求不一樣的聲音!
萬一你答按要說不是的話....那我真的停止討論了...

不同的耳機聲音肯定不一樣...聲音不一樣接上了測試儀器...這訊號..一不一樣....?
不一樣就叫失真.....
那你買那麼多失真的耳機要幹嘛?

PS:這些問號真的不是問題....
steventsao.tw wrote:
線 run 過和沒run 過,到底差多少,因為我覺得有差,但,沒看過這種分析。


有差

有理論的,金屬有一個一個晶格的叫grain,電子穿過grain boundary因晶格方向不一致會碰撞到錯位的原子,撞久了造成位移,金屬線會往電子流動方向被推擠過去,剛開始會拉的粗細不均,久了就拉斷。

電遷移效應Electromigration。PCB, 封裝或半導體這行的網友會知道。

不過這是較微觀的世界,尤其是半導體還用鋁導線製程的Fab一定會驗證這個現象,鋁原子比銅還有鎢原子量輕,容易被migrate。這裡應有TF或QA的專家,不班門弄斧瞎扯淡。

音響線材這麼粗又屬弱電系統,對聲音影響大不大就看有沒有人有心得。單結晶銅也差不多是這個原理,整條線都冶同一個grain方向,減少電子跨過grain帶來的阻礙。

但那個核磁共振跟超低溫處理應該是「偽科學」。
李明益 wrote:
買那麼多失真的耳機要幹嘛?


所以你們在介紹產品的時候 會跟顧客說 我們這條發燒線使用了
三平衡幾何舖排 (單獨的接地基準導體) Triple-Balanced
實芯單支完美表層純銀導體 Solid PSS Silver Conductors
聚四氟乙烯空氣導管絕緣 FEP Air-Tubes
冷焊掛電無鎳銀紅銅插頭 Cold-Welded, Hanging-Silver directly over pure Red Copper
6 層碳素材降噪系統 Carbon-based 6-Layer Noise Dissipation System
72V DBS 電池電介偏壓系統 72VDC Dielectric Bias System
而且還有香港音響雜誌的評論 歡迎試聽

還是會老實說 我們這條發燒線價格是原廠線的幾十倍 不過其實量測出來的失真跟你用原廠線是差不多啦 哈哈
如果你們有誠實揭露商品該有的優點與短板 顧客還是願意買 願打願挨 那我沒話說

我知道當一個有良心的商人沒有那麼容易 我也不是甚麼聖人
但我相信不只我 很多人就是受不了 這樣的市場環境
不想要再聽到一堆虛幻浮誇的評論 沒有科學根據的誇讚與跟風
我只是想好好的 深度中性的去認識這個環境 不行嗎?
就沒有一個專業理性一點的業者或環境嗎?
一堆初燒的人 就像失速列車的殭屍一樣的去著迷著"音響級"的數位產品
喔 所以關鍵就是在那些 Switch 那些網路線嗎....?

這樓反正就是發出一個不一樣的聲音
讓大家重新想想 自己想要的到底是甚麼
如何去正確地去認識眼前的產品 店家與所謂老燒講的話 所謂的經驗 可不可信?
讓獨立思考的精神 合理的實驗設計 專業的儀測揭露該有的資訊 才是這棟樓的中心思想所在
luxor_w wrote:
有差有理論的,金屬有...(恕刪)
謝謝分享。
李明益 wrote:
那你有用的都是不一樣(恕刪)


每隻喇叭 耳機 透過發生單元與腔體出來的聲音都不一樣好嗎...
而發聲單元說是失真那就是單元毀損
無法正常發揮出設計出來的聲音才是失真...

而不是每個喇叭出來的聲音的不一樣所以是失真...
喇叭跟耳機都沒辦法出那個“真”的聲音
所以在喇叭音色比較上來說沒有失真一說
因為這樣算失真的話沒有一個發聲產品不失真
只有評斷單元正不正常才有失真一說
只要發出該設備原廠原本設計的聲音就是沒失真
媽耶 我是在教小學生嗎

為什麼買那麼多耳機就是在買音色啊
只要他發出設計出來該的聲音就不失真啊

但你們調來調去就失真了啊

但是只要發出該設備設計的聲音就正常啊
在發聲上說設備失真那就是產品壞了不然就是你設備搭配有問題

不是真的問題所以是假的問題?
喔 那我也不需要太認真對待你了
提出問題說出這種話 唉 這種人
itsuone wrote:
所以你們在介紹產品的(恕刪)


明明我才是樓主 但給你5個讚
是的 現在這是不健康的市場
太多沒被有檢測 沒有過安規 沒有保障的三無產品在市面上流竄

我覺得小時候晚上搭台子
阿伯手摸高溫鐵鍊沒事的白罐神藥都比這些靠譜
好歹阿伯拼了摸給你看
但產品方沒那勇氣測給你看
itsuone wrote:
還是會老實說 我們這條發燒線價格是原廠線的幾十倍 不過其實量測出來的失真跟你用原廠線是差不多啦 哈哈

所以我一直在問...那個儀器測出來的線材數據是什麼?
這樣說好了
有人問:訊號線RUN過沒RUN過,聽起來感覺上不一樣,那經過那台儀器,測起來一不一樣?
又或者同一條線,長度不一樣....經過儀測...又是一不一樣?

如果...答案要是會不一樣...
那麼...要說服我說...不同材質,不同絞線法,不同線徑與隔離的2條不同線,還有RCA頭的材質更是影響聲音.
但測起來就那麼剛好的一樣....真是是無法接受!
所以我是質疑那台機器的測試能力..或是他檢測的項目是什麼?

介紹線..歡迎試聽是必然的...甚至還要比給使用者看...看看是差在哪兒...
不用聽不用比就買單的客人當然有.
但是比了再比才決定的消費者更是占多數...

當然..現在網購的消費者也不少
或許他們需要的僅僅是儀測證明.
但線材...大家到底想看到的數據是什麼?
李明益 wrote:
所以我一直在問...(恕刪)


他測的就是訊號進去跟出來的失真比阿
不然你想看到什麼?
就進去的訊號跟出來的訊號沒失真 還要測什麼?
就直接監測0~20K的訊號進去跟出來系統比對有沒有失真阿
你知道嗎 跟他比對的那條線還不是音響附的線
是他20年前DVD撥放器附的
AQ那條抗噪能力比DVD撥放器附的還差

我是不明白你要其他的什的測試麼資訊是什麼
阿就沒什麼好測的阿

一直追問這個 不然你告訴我還測什麼?
線不就傳輸訊號的嗎? 不測訊號測熔點嗎?
還是會傳輸我們所不知道的能量與訊號?
還是測誰插上去聽到有改變的腦洞誰比較大?
就跟你講沒失真了 聲音改變什麼? 改變的是你的腦洞

就這樣沒東西可以測了 電線就測電流測電阻 訊號線就是測失真
有失真再去聽才有意義 因為理論就是訊號沒有失真就不應該改變聲音
且他也聽了 也是說沒改變 再說一次 他的耳朵是有經過測試有認證的
不然你也去認證一下耳朵 然後測個雙盲拿個認證 那你說改變就有公信力
沒有的話他專業拿認證的 你土炮的信誰?

還什麼大家想看到什麼數據 那你說你想看到什麼數據

RCA頭的材質更是影響聲音 那麻煩一下影響的原理?
影響不就失真了嗎? 更好的頭更不因該失真吧
我就說你們就期待失真卻又不承認 不管聲音更好還是更差都是失真
你覺得衛星上的接口與線 是要保真訊號出來到最後都是一樣的
還是訊號更好看被調整了?
那衛星不就因該用你們高檔訊號線嗎? 用高檔接頭嗎?
為什麼就你們燒音響的用這些怪線沒想過嗎?
難道其他科技都是低科技就音響最高嗎?
大家都盡力在保真 就音響燒圈想要失真
真的想不透

除了腦洞 我真的想不到有什麼辦法又不失真又可以改變訊號的 這是極度矛盾的存在
改變訊號一定失真 你要喇叭接受到改變的訊號才會發出改變的聲音
不改變訊號就不會改變

所以不要在問 大家想看到什麼訊號 就沒有別的訊號可以看 0~20K都測了
還是你非人類聽超過20K
李明益 wrote:
但測起來就那麼剛好的一樣....真是是無法接受!

沒有剛好一樣....
只是用+-1dB的比例下看 從 0 到 20萬 赫茲 很相似
相似 不等於 相等....
國民義務教育 很重要....若有後輩還在念書請務必注重他們的教育.....


儀器是APX555 音頻分析儀,連結
itsuone wrote:
用+-1dB的比例下看 從 0 到 20萬 赫茲 很相似

這我就接受了...很相似...
相似 不等於 相等...一樣
訊號線會是這樣的,甚至這對擴大機來說也一樣...
但訊號線的優劣...不該是看音頻分析而已..

有讀書的人確實不同...不會如某人有些歇失底里了...
阿豪兄

這不是一開始樓主就一直講的......心好累

2022-12-15 12:54
  • 6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