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請問各位串流撥放器換網路線或交換器音感有變嗎

PY8888 wrote:
對於覺得switch(恕刪)


你"覺得"有差異不代表真的有差異 能讓人感知到的差異正常來多都是很很大的差異
尤其聲音 因為人類的聽覺在自然界中算差的 你都聽到有差異了 設備還錄不出來
那你可能真是天選之人吧 根本是聽風者 但哪來那麼多天選之人 不就心理因素罷了
電子理論和測試數據無法證實的話 那這世界還有什麼可以當證據
聽覺交叉比對其實根本沒意義 因為凡是變成記憶後 那就是抽象的 不可靠的
靠抽象的記憶去交叉比對 實際上根本沒有意義

你確定明白你在說什麼嗎? 你去讀過什麼是IEEE 802.3通訊協定嗎?
這個協定能傳到你設備中且接收完成(校驗都過才會接收完成)
那你所得到的檔案就會跟源頭的檔案一模一樣不會有任何改變
所以哪來的差異的可能性?
你有聽過非人為失誤導致數據傳輸錯誤你銀行戶頭數字變的嗎?
這協定的嚴謹與糾錯能力超乎你的想像
使用層面比你音響數據傳輸重要幾百萬倍的重要資料都在用
diyaudio一群人在笑的就是一群外行根本沒任何基礎然後在質疑這個的準確性

ulimie wrote:
所以....Tidal(恕刪)

他們就相信干擾阿 衰減阿 這類的 反正本身沒有相關的興趣也不想了解
反正人家說什麼感覺有道理就信 然後就變成個人的真理

stevenkc888 wrote:
可從第五頁翻到現在我(恕刪)


用記憶去測試有什麼用? 你記憶那麼好記一下圓周率好了 不就小時候都考一百分
記憶本身就不可信 你三分鐘前聽的細節你最好都記憶深刻
這種都嘛是給你聽聽 然後行銷話術讓你生理上愉悅進而改變你的想法與記憶聽感
記憶真的那麼好要設備幹嘛 你去聽一場現場之後 用記憶就可以還原了還要設備幹嘛
聽得多就記得多人體隨身音響重點就是不可能記住嘛
人家拿科學來回應你 你拿信仰來說嘴 好像就你家音響最多最棒 我們有的音響 耳機都是屁
就你聽風者聽得出來 我們都是木耳
在燒的時候花的不會比你少 買的不會比你少聽的也不會比你少好嗎
不要每次一副你在音響界打滾多久的樣子
滾再久還不是在聽我們電子 聲學 相關行業做出來的東西嗎 我們懂得是理論 不是靠感覺
聲音本身就是一門科學
好意用理論與數據來告訴你不要浪費錢在這個上面這東西我們都玩爛了搞得好像我們在騙你一樣

以前不就有種詐騙嗎 爸爸我被綁架了 歹徒跟你要錢 直到歹徒被抓了或錢被騙走了才發現那個根本不是你兒子
在被揭穿前都堅信那是他小孩的聲音阿 實際上根本不像 本來就是可以利用情緒去影響人的記憶達到目的

廠商給你聽這個交換機之前都沒告訴你這設備的特點然後給100人聽 聽出有差異的人能都說出一樣的差異嗎?
我跟你說根本不可能 必定會有人說幾個一樣的 但不可能都說出完全一樣(有一模一樣的大概就廠商的托吧) 但聲音也就那幾種術語阿 什麼高頻更通透阿 低頻更Q彈阿 解析更好啊
反正你說什麼感覺是好的廠商就笑笑點點頭附和你 然後再用此類話語去洗別人 讓他們覺得 唉 好像真的耶
這就是基本銷售 有沒有效是一回事 我只要讓你認為有效 在讓你去影響別人也讓它們認為有效那就好了
更何況現在廠商一開始就引導你往有效的方式去直接洗你功效 那當然你心理層面就很容易被廠商帶偏
這種方式的銷售行行業業都有 自己賣的東西自己講的話自己都不信了 但是就是有客戶堅信阿 有什麼辦法
我相信有做業務 或銷售的肯定知道我在說什麼反正有人信可以賣錢賺就好 我只能說 我們才是真的在告訴你實情的人 有的東西改了確實有用 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不會是交換機這種東西 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回應你了
是發的測試內容太深奧了看不懂?還是沒有看到Frequency Response兩條線分開就覺得不想接受呢.......
stevenkc888 wrote:
在自家中最後一段的Swich及網路線更換,可改變聲音
以聽感上來看,是往好的方向來改善

串流過來的東西,我們不要被改變過的,也不需要更好的,
我們只需要原來串流過來的東西,original 原味的東西,這樣的基本要求 OK 嗎?
看了這整串文章覺得蠻感慨的
我目前沒用串流撥放器但是我也想知道換網路線或交換器有沒差
(我是兩台電腦網路線相連,會用到網卡跟網線~~)
之前有很多問題不懂也是看各站上很多前輩熱心善意分享經驗 獲益良多
這裡潛水的高手很多,願意熱心提供經驗的已經不多了,我都很感謝,也多次看到幾位大大提供寶貴經驗

當然這事正反兩面意見都有,對事提出經驗或資料都有助於我們判斷有沒有用即可
不可能每個人都有專業量測設備測試結果 或有看到網上文章 大部分大大只能提供聽感
能提供聽感經驗就算很熱心了. 至於叫人家提出理論驗證?或叫人家怎樣提供甚麼的,,,,
人家沒欠你甚麼,也不是專業專家.也不一定看不懂英文,純粹分享熱心經驗而已,要不要提供看人家爽不爽.

至於別人經驗與我們認知不同也不用搞得像是要滿門抄斬 再鞭屍一樣.
試想如果有人好意提供經驗卻被這樣對待,大概也不會有下次了.

現在這邊寫留言都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盡量不要用"你" 這個字... 哈

覺得我寫的有道理的 請給我五分 謝謝!
marli wrote:
看了這整串文章覺得蠻...(恕刪)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投資 不用汽油,用水做為燃料的引擎 計畫呢?
marli wrote:
看了這整串文章覺得蠻(恕刪)


給您加五分

此討論串的原Po是問:
"各位串流撥放器換網路線或交換器音感有變嗎?"

我跟一些有親身體驗的發表心得,結果接受到的回應是.......&&%$#@
也舉了對岸,以及全世界網友親身的分享,不信的還是不信,越扯越離譜

其實每天來看這個討論串也蠻開心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及科學理論(我沒說誰,別自己對號入座)
看得真的心情好,每天大笑幾聲有助健康

不相信串流撥放器換網路線或交換器音感有變的朋友
不要只在這一討論區發表大道理
歡迎去跟對岸,以及全世界網友的分享區,把您大道理在那邊再說一次看看,看大家的回應看看
(我前面放了很多連結了)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SebastianT wrote:
檔案一模一樣不會有任何改變

你在自言自語嗎? 請先看清楚再回覆!

他們只是說交換器和網路線影響聽感,並沒說原因是網路傳送資料變了,是 "你自己說" 網路資料變了,然後再自言自語解釋不可能。懂通訊協定的我們自然知道網路傳送資料不可能有誤不需你說明,而對不懂電子的人你說了他們也聽不懂,重點是沒規定需懂電子才能聽音樂,且網路資料有無變化並非本文爭議點,你在吵甚麼?

雖我不相信交換器和網路線會影響聽感(也不該),但我尊重(不等於認同)他人分享他們系統上(不是我們的)有感的經驗,他們可能被心理因素影響而不自知,也可能是特殊個案真的有差(地迴路問題、交換器雜訊異常大、類比線路設計不良 .....),但無證據我不想斷言

理論上RJ-45接頭會導入雜訊沒錯,被質疑的是此雜訊會干擾到類比線路且對聲音的影響大到聽覺有感? 這是類比問題不是0101的問題,每套音響的設備組合、電源環境和接地都不一樣,你不能拿其他套音響系統的實測數據直接套在他們的系統上,你想要用數據證明 "他們的" 系統聽感沒變? 難道你要帶一堆儀器去他們家測類比數據變化大小來證明聽感沒變嗎? 你去啊!

就算你測得某指標數據只有一點點變化(如0.1db、1db、10db),你如何舉證此差異太小屬無感差異? 各指標分別要差幾db以上人耳才有感? 是依據甚麼客觀標準? 依據 "你覺得" 嗎? 他們用耳朵驗收後 "覺得" 有感不算數,而 "你覺得" 就算? 這樣有說服力嗎? 他們會服氣嗎?

反對或和害怕盲測的應該是認為差異很大的人,因為若是心理作用,複選題盲測結果將直接證明其實他們聽不出差異,一切都是心理作用,會很尷尬。若切換過程因時間差導致他們喪失聽覺記憶而聽不出差異,表示差異很小或無差異自然無法通過盲測,該擔心記憶喪失的是他們,你緊張甚麼? 至於認為理論上不可能聽出差異的我們根本沒壓力,因無論A、B怎麼切換我們回答都是 "聽不出差異",盲測是 "證明聽感沒差" 最快最簡單且最有說服力的方法,我們應該樂觀其成,搞不懂你在反對甚麼?

猜你是不懂盲測的意義和效益才會反對,參以下盲測定義:
https://wiki.mbalib.com/zh-tw/%E7%9B%B2%E6%B5%8B

或者你可以寫一篇論文來推翻盲測在實務運用上的可行性、效益和必要性,並主張光看紅酒和音響的測試規格就可以論定其口感或音感,客戶購買前根本不需先品酒或試聽音響 .... 你應會得到諾貝爾獎

其實盲測很簡單,由不相信有感的人當測試員進行A、B網路線插拔,測越多次越準(如A、A、B、A、B),覺得有感的人當被測試者,若被測試者未全部答對,證明無差異或差異小到無感,結論是心理作用,被測試者心服口服,反之若全部答對則證明確實有感,則測試者必然心服口服並重新檢討其理論與實際的差異為何?

比較串流機內建WiFi與有線網路聽感差異是有利的線索,如果他們說WiFi和(一般交換器+一般網路線)的 "聽感一樣差",基本上可斷定是心理因素(干擾源都已拆了還覺得聽感一樣差),反之若他們說只要拆了干擾源(一般交換器+一般網路線)而改用內建WiFi聽音感就會和(音響用交換器+音響用網路線)一樣,則證明交換器和網路線確實有差不是心理因素影響,但這也同時證明那昂貴的(音響用交換器+音響用網路線)是浪費錢白買了(因用內建WiFi聽就可避免RJ-45接口引入干擾)。比較內建WiFi聽感並分享結果對他們是兩難,所以才無人敢回答吧?

當你不相信對方說他會翻跟斗,最簡單最快證明事實(或戳破對方)的方法,就是要求對方當著你的面翻一次甚至多次跟斗給你看(如果對方願意),而不是依據理論或拿儀器量他的肌耐力等數據

盲測與理論並不衝突,相反的,盲測是驗證理論的工具之一

Again, 我不相信交換器和網路線會影響聽感(若有影響應是特殊個案),但我會建議以盲測方式證明,否則講再多理論都難以讓對方心服口服,不是嗎?
PY8888 wrote:
你在自言自語嗎? 請(恕刪)


別拿人家的論點往自己臉上貼金
數位器材的雜訊會干擾類比系統
是幾個質疑"音響級"'網路設備者的論點
包含我
再說.....
若真的會干擾,又真有必要買鞏金的音響級路由器?
很多便宜設備與手段便可隔離
對症下藥不就好了

盲測....?
也先有測試數據比較再盲測吧?
畢竟有數據差異並不一定人耳聽得出來
人耳聽得出來就一定有數據差異

不然...
沒有數據差異的東西,請問你在盲測什麼?
測試每個盲測者的心理分析?
還是心理鑑定?
整串看下來我發現一個滿有趣的點,那就是聽得出音響級交換器(甚至是音響級網路線)的人,大多數自己的音響設備都滿講究的,而且都是實際試聽後,覺得有差異,因此上來分享自己的聽感。

而另一種人堅持音響級交換器(甚至是網路線)傳送的都是數位訊源,理論上不可能對音質產生影響。然後大多數這種人,都沒有試聽過,就可以直接根據數據、科學、理論來判定出,所謂的音響級交換器無用。一種是有試聽過,才下結論,另一種是光從理論上就判定一個產品的死刑,以「評測產品」的角度,哪一種論點比較有參考價值,其實淺顯易見。

至於在音響設計的範疇裡,可不可以光用測試數據就可以拿來當作評測音質的絕對表現?當然是不行,其他不用說,光是喇叭測出的頻率響應,找出十對同樣是20Hz-20kHz的喇叭,從入門到高價輪流試聽,音質音色會一樣嗎?當然不一樣。至於數位訊號是否可以對音質產生差異,當然可以,不然現在市面上一堆音響用USB數位線在賣給誰?聽不出差異誰要花錢買高價數位線?就是你最聰明,其他人都笨蛋?

至於為何音響級交換器為何會有用?很多人堅持傳送的數位訊號一定要符合協定,因此交換器數位訊號品質不應該影響音質,因為訊號從頭到腳都是完整的。這個論述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因為如果交換器傳送的數位訊號封包資訊不完整,就不可能被末端的DAC解碼,也不可能發出聲音。但,音響級交換器真正的用途在於降低末端DAC的工作負擔。簡單來說,就是一般的網路訊號其實不夠乾淨(甚至可以說非常不衛生....),訊號從電信業者,一路經過一堆硬體最後才將訊號派送到家裡,中間的傳遞過程容易產生各種的雜訊干擾,這些訊號不被處理就直接硬生生把它插進DAC末端做解碼,雜訊當然會對音質產生影響,也就是串流音質聽起來容易生硬不耐聽的關鍵。

再來,網路串流的封包傳送是即時的,也就是它不可能等一首歌曲傳送完才進行解碼。既然是即時,就會有因為有時網路訊號不穩,而造成封包抵達延遲產生時間差,也就是時基誤差。而為了應付這個情況,通常DAC內建的時鐘線路針會對數位訊號作時基校正,但如果網路端的訊號產生較大的時間誤差,DAC這端的時鐘線路就會被迫長時間處在高工作狀態,進而產生振動雜訊劣化音質,對DAC音質產生影響。最後一點,就是音響級交換器的電源,還有內部選擇的元件都是音響級的標準,這些比起一般交換器還講究的用料,當然也會對音質產生差異。

所以說穿了,音響級交換器沒那麼複雜,它就是一個針對現在盛行的高階網路串流訊源所設計的產品。因為網路音樂串流的過程,比起單純的CD唱盤播放還複雜許多,若能提前先將訊號預先在交換器那端先處理乾淨,所後才將「更好的數位訊號品質」,交給末端DAC做解碼,這不是對DAC更友善的處理方式嗎?

至於有沒有實際用處?那就是直接聽最準,市面上萬把元出頭的有Nuprime可以選,更進階的有SoTM還有Melco,頂級的還有Ansuz。根據你的預算跟音響系統等級去選擇適合價位帶的交換器直接試聽。不用以自己偏頗立場去強力否定他人,這樣討論才有意義。
  • 1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