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請問各位串流撥放器換網路線或交換器音感有變嗎

PY8888 wrote:
請問是指換哪個設備的(恕刪)


對我來說, 幾乎每種電源線都會造成差異, 現在我的 cx-a5200 換回用原廠附的黑線. 對比線是 IeGO 70530 + 純銀公母插. 高音部分可以稍微收斂一點. 若是換成電熱水瓶的電線, 會變的低音一堆, 中高音相對來說弱很多.

照理來說, 熱水瓶電線應該算是熟化完成, 但應該都大電流跑低頻的關係吧.
steventsao.tw wrote:
但應該都大電流跑低頻的關係吧


台灣的交流電就是60Hz,不管電流大小都一樣.....

推薦一個簡單有效的小技巧
把與音響相連的所有器材電源線都拔起來,然後在所有訊號線(包含類比訊號線與數位訊號線、網路線...etc)都連結的狀況下,用三用電錶去量測這些器材電源線的接地腳有沒有相通。如果該器材本來就沒有接地腳的話就不用理他,看看有哪些器材的接地有相通,然後從中只選擇一台設備電源線保持下地,其他的設備電源端則不再下地。
這樣的調整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因為訊號線的地端已經相接的情況下,電源線方面的接地又串連再一起,造成複雜的ground loop而導致系統的SNR變差。把地迴路調整好的系統,換數位線或交換器的所造成的影響就會減低。
有網友覺得換數位線材或交換器聽不出來差異,其實是原本系統在地迴路方面就處理得不錯,所以變化的幅度小到聽不出來,不是耳朵的問題。這種現象在耳機發燒友當中更容易出現,因為能用電池的部分幾乎都用電池供電了,產生ground loop的機會相對更小,要產生能大到容易辨別的差異就更不容易了。

附帶一提,標準的音響製造商在量測設備的數據時,不管是音響器材或是量測器材都是獨立下地的,各自有各自的接地系統,不像一般家庭用戶統一插在一個排插上下地,就是為了避免因為ground looping帶來的雜訊干擾,導致量測的結果失準。
SebastianT wrote:
聲音會有明顯差異其實幾乎都能用科學解釋

你說的沒錯但本文主題不太一樣

音訊 "類比" 訊號路徑上的 "類比線材(RCA線、XLR線、喇叭線)" 之頻率響應(受其阻抗、感抗、容抗和集膚效應等影響)會直接影響音訊波形和聲音,而電源的變動、連波和雜訊等會因類比放大器的PSRR不夠好而跑到放大器輸出 .... 這些都容易理解

但本文主題是 "數位" 交換器、網路線和WiFi對系統輸出聲音的影響,這目前原因仍不明(尤其像Naim Uniti Atom設計上串流數位線路已有獨立隔離電源和光耦合隔離數位訊號)
Lanster Wang wrote:
複雜的ground loop而導致系統的SNR變差

說得沒錯,但一般家用便宜的router和switch大多用外接變壓器供電,變壓器沒有接地沒地迴路問題,且Naim Uniti Atom設計上串流數位線路已有獨立隔離電源和光耦合隔離數位訊號 .... 就算還有看不到的地迴路問題,只要像我說的把switch和網路線都拔掉,直接用Atom內建的且WiFi聽串流,這樣就可排除不當地迴路和switch干擾問題了
SebastianT wrote:
聲音會有明顯差異其實...(恕刪)


更換電源線或者其他線材以及UPS供電等
有無儀器可以測出聲音有改變?
就小弟認知示波器、頻譜分析都無法證明更換線材以及使用UPS供電對聲音有所改變
因為更換前後測出來都是一樣的
有無科學儀器可以證明線材能影響聲音?
steventsao.tw wrote:
IeGO 70530 + 純銀公母插. 高音部分可以稍微收斂一點

能否以電子專業簡單論述(IeGO 70530 + 純銀公母插)會產生 "高音部分可以稍微收斂一點" 理論?
PY8888 wrote:
能否以電子專業簡單論(恕刪)

我是指原廠線比較收斂. 鍍銀線+純銀頭 高音會更亮一些, 因為鍍銀線 是 銅銀並存, 集膚效應會讓高頻走表面, 而銀的導電率比銅高. 個人認為的理論
chariots wrote:
更換電源線或者其他線材以及UPS供電等

這是有理論根據的,如我在293樓所述,理論上這些變動都會影響擴大機輸出波形進而影響喇叭發出的音波,只是影響有多大? 是否大到儀器能量出差異? 是否大到人耳有感? 這答案每個案例情況都不同。有的小差異儀器可分辨但人耳無法分辨(如變化很小或超音波),也可能人耳可辨識但儀器無法量出差異(如目前儀器仍無法取代緝毒犬的鼻子),所以更換訊號線和電源周邊是否影響聽感只能以耳朵驗收,但一定要盲測才能排除心理因素影響
PY8888 wrote:
但本文主題是 "數位" 交換器、網路線和WiFi對系統輸出聲音的影響,這目前原因仍不明



你不是要人與你說明?

我只是順便把最簡單發揮設備能力的方式提出來而已

你不知道有種改變叫做你覺得改變嗎?

你以你覺得 你記得 你感覺所作的比較那都是記憶比較

記憶的比較很不正確 大部分的人記憶只能記得大概

你只記得大概如何確認你剛剛聽的跟現在聽的差異?

尤其是細部差異 所以你只能靠量化去比較

個人太容易因為心理的因素造成判斷上不正確或是自己以為

所以我為什麼注重數據上的呈現 因為只要不故意那數據出來的不太會因為奇怪的因素造成失真

那個才是真實的東西 畢竟人不是機器

太容易因為心裡改變生理

拿到一個覺得好棒的東西 進而讓感覺變良好

你要做交叉比對起碼要長期

你請人讓你在不知道裝置換到那個的情況下測10天

你連測10天每天測一次說是那一個 準確率能達80%以上

恭喜你 那你就真的能聽數據上看不出的差異(其實10天還不算嚴謹 畢竟有的人運氣好就是“猜“的準。)

靠記憶力的判斷真的是很不可靠的方式

我還肯定這個設備無法改變聽感

但是你的人可以改變你的聽感
chariots wrote:
更換電源線或者其他線(恕刪)

Audioholics 就一直講這個, 但他還有加上"設計良好的線 " 作為前提, 不然就不會有不同頻寬的網路線規格了
  • 1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